誰與宜春伯仲間?

人民網記者 鄭少忠

2020年01月20日20:32  來源:人民網
 

開欄的話||“廬山觀”:人民日報記者看江西

“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王勃對江西的贊譽可以說是精准獨到。如何“不以江西為世界,而以世界謀江西”,我們要有“跳出廬山看江西”的胸襟和擔當。從今天起,我們開設“‘廬山觀’—人民日報記者看江西”專欄,綜合運用報網端等形式報道江西。歡迎讀者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2019年12月20日我們刊發了第一篇:天下誰敢小九江?

今天請看第二篇:誰與宜春伯仲間?

“煙霞盡入新詩卷,城郭咸開古畫圖”,這是唐朝詩人韋庄,初到袁州時發出的由衷感慨,喜悅贊美之情溢於言表、躍然紙上。

“莫以宜春遠,江山多勝游”,這是一生曲折坎坷的韓愈,給當過唐朝宰相、后貶任袁州刺史的同事王涯的勸慰詩中的兩句。秀美的山水給惆悵的謫官和落寂的詩人多少慰藉?

古袁州地處“吳頭楚尾”,境扼“湘贛孔道”。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縣時,因“縣側有暖泉,從地涌出,夏冷冬暖,清澈如鏡,瑩媚如春,飲之宜人”,由此得名“宜春”。境內山丘起伏,河川縱橫,素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氣如春、四時咸宜”之美譽。

宜春之美,美在歷史悠久,積澱深厚。五百裡禪宗祖庭星羅棋布,禪宗五枝三葉袁州輝映。距今約5000年的新石器晚期筑衛城遺址,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善、年代最久遠、功能最完備的土城之一。吳城遺址,為江南首次發現的大規模商代遺址,出土的大量石器、青銅器、陶器等,打破了史學界流行的“殷商文化不過長江”的“定論”,改寫了中國文化版圖。靖安的東周大墓,創多項全國考古之最,被列為2007年“全國10大考古新發現”。境內洪州窯,始燒於東漢,唐朝時即列為全國六大名窯之一﹔高安縣元青花博物館館藏元青花瓷全國第一、世界第三。

“宜川三月水東流,秀出江南二十州”,體會下詩人李虛已筆下的“秀出”二字,宜春之美呼之欲出﹔“我行宜春野,四顧多奇山”,品味下理學宗師朱熹筆下的這個“奇”字,宜春之美更是令人欣羨!宜春山川秀美,鐘靈毓秀。九嶺山恆亙北境,明月山聳峙西南,袁河、錦江、潦河貫穿境域。“千年水溫不降、萬載水量不減”的溫湯,高硒低硫,可飲可浴,贏得了“天下第一富硒溫泉”的美譽。奇鬆、怪石、雲海、溫泉,成就了明月山的“四絕”“武功”,令無數名山勝水“少顏色”。

宜春人文鼎盛,名人輩出。陶淵明“始家宜豐,后遷柴桑,晚年復歸”﹔謝靈運食邑康樂,開山水詩先河。徐孺子享“陳番之榻”,王勃《滕王閣序》為之擊掌﹔袁京“高義”歸隱秀江濱,成就千年袁州、袁山、袁河之英名。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謫居袁州創昌黎書院興學化民,筑啟“江西進士半宜春”之根基﹔“中國的狄德羅”宋應星,撰《天工開物》名揚中外,著就中國古代第一部系統的文獻式的大百科全書。開中國女學和民辦書院之先河的奉新華林書院,它不僅為華林胡氏一門培養了55名進士,還博得宋代名相晏殊、王欽若、李方和文豪蘇東坡等數十多名巨擘的題贊,宋真宗專門賦詩御贊:“一門三刺史,四代五尚書。他族未聞有,朕今隻見胡!”

“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修銅一帶不停留,便向平瀏直進。地主重重壓迫,農民個個同仇。秋收時節暮雲沉,霹靂一聲暴動。”1927年9月,一代偉人毛澤東在銅鼓、瀏陽等地策劃和領導了舉世聞名的秋收起義,當時滿懷激情地寫下了《西江月·秋收起義》這首豪邁的詩。沒有“修銅”等地的鐮刀斧頭,哪有后來的旌旗招展?袁州會議提出“向吉安(井岡山)進軍”,銅鼓作為秋收起義主要發起地之一,成為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並探索以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重要出發地。

宜春古稱“農業上郡”,今謂“贛中糧倉”,物產豐饒,宜居宜業。糧、油、豬、肉產量和毛竹蓄積量,以及中藥材、有機農產品、獼猴桃、百合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江西第一。豐城煤電馳譽全國,樟樹岩鹽菲聲江南。袁州漆器、油茶,樟樹藥材、白酒,萬載夏布、花炮,上高紫蒜、芋頭,宜豐竹筍、蜂蜜,靖安白茶、柑橘等聲名遠揚,鉭鈮、鎢、銅、鉛、鋅等蜚聲海內外。鋰電資源得天獨厚,亞洲鋰都呼之欲出。森林旅游方興未艾,“月亮之都”品牌享譽中華。

宜春之美,數不勝數。

美哉宜春,壯哉宜春。

宜春歸來處處春,誰與宜春伯仲間?(完)

(本文原載於人民日報海外版2O20年1月20日,作者鄭少忠系人民日報社江西分社社長)

第三篇:景德鎮對世界意味著什麼? 敬請關注    

(責編:馬昌、岳弘彬)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