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哪些民生政策帶來實在紅利?

2019年12月30日13:57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2019,哪些民生政策帶來實在紅利?

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 題:2019,哪些民生政策帶來實在紅利?

新華社記者

幼兒園學費降低、高速公路更加暢行、老舊小區逐步更新、垃圾分類成“新時尚”、5G來了……回望即將過去的2019,一項項民生政策帶來的可喜變化定格為令人難以忘懷的幸福畫面……

學費降了!小區配套幼兒園整治持續發力

今年,家住北京市朝陽區國美第一城小區的王女士節省了一大筆開支:從9月起,孩子就讀的幼兒園正式轉為普惠性幼兒園,學費從每生每月5000元降至750元。

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是城鎮小區重要的公共服務設施,是重要的公共教育資源,是滿足城鎮地區幼兒就近入園的主渠道。

為回應人民群眾“幼有所育”的期盼,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通過全面摸排、分類整改,集中解決小區配套幼兒園規劃、建設、移交、辦園等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

目前,各地都出台了摸排治理工作方案,強化政府統籌,明確了工作目標、任務、步驟、措施。全國共摸排城鎮居住小區4.21萬個,其中存在規劃、建設、移交或普惠不到位等方面問題的有1.84萬所幼兒園。截至2019年11月,已完成整改任務的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有1.14萬所,佔應治理總數的57%。

省界站“拆”了!高速公路將實現不停車快捷收費

最近,在遼寧省沈丹高速沈陽收費站口附近的ETC辦理網點,市民姜洋給自己的車裝了ETC。

姜洋家住沈陽市區,從事貿易行業,經常往返丹東市對接客戶需求。問及為何裝ETC,他說,通行費享受九五折,還能減少排隊交費時間。

推廣ETC,是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工作的重要內容,有助於提高綜合交通運輸網絡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據統計,正常情況下,“撤站”后,客車平均通過省界時間將由15秒減為2秒,貨車由29秒減為3秒。

今年5月,“撤站”攻堅戰打響,“撤站”后,全國高速公路將實現“一張網”運行,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局長吳德金說,當前正在調整減免費實現方式,完善治超工作方案,拓展ETC應用場景等,以確保高速路上一網通行、一路暢通。

房子新了!老舊小區改造深入推進

“以前我家的下水道時不時會堵塞,污水從管道裡往外溢,家裡沒人的話甚至會流滿整個屋子,全是酸臭味。”河北省定州市齒輪廠家屬樓的住戶劉春愛說,經過老舊小區改造,下水管道再沒堵過,單元樓外還安裝了電子鎖大門,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在定州市,像齒輪廠家屬樓這樣2000年及以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有67個。目前定州已累計投入5300余萬元,完成了50個老舊小區改造,惠及數萬居民,2020年將對剩余的17個小區進行改造。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數據顯示,自2017年底啟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以來,截至2019年5月底,各地上報需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17萬個,涉及居民上億人。目前老舊小區改造內容主要分三大類:一是保基本的配套設施,包括水、電、氣、路等﹔二是提升類的基礎設施,包括公共活動場地、配建停車場等﹔三是完善公共服務類的內容,包括養老、文化室等設施。

業內專家分析,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拆違難度大、施工難度大、融資模式不確定、后期管理不力等。住建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總結推廣試點經驗,進一步完善支持政策,推動多渠道籌措資金,做好這項工作。

城市更干淨了!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

相較垃圾分類之初,上海市長寧區虹旭小區垃圾箱管理員戴啟躍的工作輕鬆了許多,居民已基本習慣分類,不再需要時刻盯著桶邊。傍晚7點,除了督促居民干濕分類,老戴還將可回收物整理打包。

被“收編”之前,老戴是騎三輪車收廢品的游擊隊中的一員。如今除了箱房管理員,他還是廢品回收企業的員工。每當廢品攢夠一定量,老戴就通知回收企業上門,並按照市場價將廢品賣掉。

老戴介紹,垃圾分類之后,能被回收的垃圾明顯增多。由於干濕分開,過去容易被污染的塑料紙板變得干淨﹔經常盛著食物殘渣的外賣餐盒,也更容易回收。

垃圾分類是綠色生活方式的革命。2019年2月,住建部在上海召開現場會,宣布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垃圾分類全面啟動。7月,上海垃圾分類邁入強制時代﹔11月,北京相關條例獲得通過。截至目前,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4省已出台地方法規,河北等12省份地方法規進入立法程序。

“隨著不斷推進,垃圾分類公眾關注度迅速提升,全民參與的氛圍逐步形成,垃圾分類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清華大學教授劉建國說。

5G來了!生活開啟更多想象

“在北京三裡屯、長安街沿線等區域,室外5G網絡信號還不錯。”北京市民李先生說,最近開通5G套餐后,他出門最喜歡做的就是到處查看5G網絡覆蓋和測速,街上有5G信號的地方,網速平均可在400至800Mbps,比4G快很多。

李先生說,他使用的128元5G套餐,每月有30GB的流量,很充足,比4G用起來更放心,但目前5G覆蓋區域少,也影響到了使用效率。

2019年,5G正式走進百姓生活,有通信專家預測,2019年我國5G用戶數量有望接近1000萬戶,但5G網絡基礎建設和用戶的大范圍普及仍需時日。

5G時代來臨,將不僅為網民上網再提速,AI、工業互聯網、智能生活等也將因為5G賦能而發生質變。中國信通院測算的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5G將拉動中國經濟增長15.2萬億元。

“5G時代的到來,必將催生我們現在還想象不到的新應用。”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說,互聯網乃至經濟發展的新篇章正在開啟。(記者魏玉坤、胡浩、王優玲、高亢、杜康)

(責編:馮粒、曹昆)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