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 (中工網記者甘皙)近日,江西贛縣區開展的一場高質量脫貧成效普查行動在城鄉全面鋪開。該區從區扶貧辦、各行業牽頭部門以及鄉鎮抽調100名業務骨干,組成10支普查工作隊,深入到各村進行脫貧成效普查,採取上戶走訪、實地查看、電話訪談等方式,以貧困戶脫貧、貧困村退出為標准,全面普查建檔立卡貧困戶、特殊困難人群的“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扶貧政策落實等情況。對於發現的問題,普查工作人員現場“開方”,要求限期整改,確保“戶戶過硬、村村交賬”。
據悉,開展高質量脫貧成效普查行動,是該區高質量開展主題教育、高效能推動脫貧攻堅問題整改的生動實踐。作為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贛縣區堅持以高質量的主題教育推動高質量脫貧。在學習教育、調查研究、檢視問題和整改落實工作中,該區把查找、分析和整改脫貧攻堅中的問題作為重點,由參學區領導、單位鄉鎮黨員負責人帶著脫貧攻堅主題,通過96333熱線電話調查、開展“鄉村夜話”活動等形式,廣泛聽民聲、查問題,並建立問題清單,實行銷號整改,著力破解黨員干部在推動脫貧攻堅中存在的思想、工作、作風等問題,讓黨員干部在扶貧一線踐行初心和使命。目前,全區已對2萬余農戶、4000多名幫扶干部進行電話問卷調查,開展“鄉村夜話”活動600多場次。
其中,圍繞高質量脫貧目標,該區把群眾安全住房、飲水安全、義務教育、基本醫療等核心指標作為整改的重點來推動。一方面,扎實開展了高質量脫貧摘帽成效普查,聚焦“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准,以問題清零為主線,充分排查存在的薄弱環節和返貧風險,全面檢視脫貧成果,切實提升脫貧質量。另一方面,針對排查出來的問題進行“部門會診、對症下藥”。針對一些鄉鎮面對的季節性缺水問題,該區會同中國地調局武漢中心組織實施找水打井工程,通過村組摸排、鄉鎮初審、實地調查,核定34處季節性缺水問題,涉及14個鄉鎮34個行政村,目前已打井鑽孔23口,其中日涌水量50噸以上鑽孔17口。為解決群眾住房安全問題,該區採取靶向施策、逐戶解決,對貧困群眾住房問題,推出了危房改造、易地搬遷、建設農村保障房、戶辦項目提升等多種解決辦法,目前已累計完成危房改造4572戶,住房安全提升8049戶,易地扶貧搬遷9031人﹔對“老人住老房、子女住新房”等不孝行為,督促其子女履行贍養義務,共計整改“老人住老房”問題1450戶。針對農村反映的“出行難”問題,該區多方籌措資金3億元,完成路面修復484公裡、窄路面拓寬76.3公裡、通組公路195.3公裡,完成入戶路硬化1萬戶,極大改善了群眾出行條件。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