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裡崛起“后花園”

重慶北碚區的生態發展新路

2019年12月11日09:03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大都市裡崛起“后花園”

一邊是開發新區,建設強度大﹔一邊是山水環繞,保護任務重。重慶主城區之一的北碚區,近年來在發展與保護之間均衡“落子”,在大都市中打造“后花園”,生態經濟動能十足,今年11月被生態環境部授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

用綠色本底解大都市難題

重慶主城區之一的北碚區南部屬於兩江新區、重慶市高新區,需要加速招商引資、開發建設﹔西北幾座山脈是城市生態屏障,穿城而過的嘉陵江為重慶主要飲用水源地……既是發展高地又是生態重地,如何做到生態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協同推進?

北碚區給出的答案是打造宜居、宜游、宜業的重慶“后花園”,用生態優勢蓄積發展動能。

在嘉陵江畔的縉雲山脈深處,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生態系統保持最完好的區域之一。前些年,由於私搭亂建、違規經營、農家樂無序發展,保護區部分林地遭到“蠶食”破壞。

自去年6月以來,北碚區強力拆除縉雲山保護區內違章建筑,復綠12.2萬平方米﹔率先探索自然保護區生態搬遷,核心區、緩沖區生產生活不便的520位村民搬遷安置,保護區得到休養生息。

電子屏幕上顯示某處出現大氣污染,系統傳回實時監控畫面,並自動發給網格員,網格員趕往現場處置……在北碚區大氣污染防治指揮中心,記者看到智能化監管系統讓環境治理更加精准高效。

北碚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李波介紹,近三年北碚累計投入約12億元治理污染、修復生態,2018年全區空氣優良天數310天,嘉陵江水質總體為Ⅱ類,森林覆蓋率達53.13%。

美麗城鄉宜居宜游

20世紀20年代,愛國實業家盧作孚、晏陽初等在北碚探索鄉村建設運動,讓北碚從貧窮的小鄉場變成當時的模范城鎮。但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北碚老城部分區域人口密集、交通擁堵,居住環境有待改善。

朝陽街道天津路社區是個老社區,63歲的退休職工諶傳德說:“前幾年社區缺少休閑場所,亂擺攤、亂停車,臟亂差的環境讓不少居民都搬走了。”

黨的十九大以來,北碚區傳承歷史文脈,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建設10座城區公園,人均綠地面積達到27平方米,“出門見景、推窗見綠”的花園城區日益呈現。

如今,天津路社區17棟老舊居民樓修繕一新、窗台整潔,一樓門市規范營業,旁邊嘉陵江濱江廣場建成開放。“環境美了,樓裡還新裝了電梯,江邊可以休閑健身,很多過去的鄰居又搬回來了!”諶傳德滿意地說。

依托良好生態,北碚區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發展水果、花木、休閑旅游等農業公園40個,推動鄉村振興。

走進“中國蠟梅之鄉”靜觀鎮素心村,梅花叢中香氣怡人,溫泉園、蠟梅園、加工坊等產業振興工程正在收尾。素心村黨支部書記李偉介紹,靜觀鎮的蠟梅雖然有名,但過去村民自己剪枝賣,附加值不高。

“去年我們村組建集體公司,延伸賞梅、泡泉、干花精油加工等生態產業鏈條。2018年村民人均純收入1.8萬元,等這些旅游設施投用后,通過分紅將大幅提升村民收入。”李偉充滿信心地說。

北碚還將生態環境與當地溫泉資源、抗戰文化等自然人文資源相融合,打造溫泉康養勝地、“自然博物館+抗戰名人紀念館”等博物館群,2018年接待過夜游客300余萬人次。

生態優勢帶來發展優勢

在北碚區西南大學外圍,一個集創業街、文創大道、大學科技園等多種形態的環西南大學創新生態圈已經成型。通過這種校地合作創新,高校科技成果正加速轉換。

位於西南大學校門口的創業街,記者看到政務、法律、風險投資等服務一應俱全,今年5月開街到現在,吸引了研發、眾創團隊54個。前海阜信投資公司相關負責人王志說:“這裡良好的生態和營商環境助推了創新創業,我們已看中創業街裡好幾個項目。”

北碚區科技局副局長宋曉輝介紹,生態優勢進一步聚集了發展要素,北碚區以科教文化高地、高新產業基地為目標,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近年來,北碚引進110個信息化項目,京東方第6代柔性顯示、萬國半導體等一批先進制造業相繼入駐。2018年,北碚新興制造業產值增長13.5%,數字經濟企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5%。

在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北碚區將生態優勢轉化成了發展動能,探索出了一條大都市如何走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綠色發展之路。(記者 周凱)

(責編:梁秋坪、鄧志慧)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