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自信地邁上世界經濟舞台

——重慶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調研

2019年11月28日08:41  來源:光明日報
 

【重慶發揮“三個作用”調研行】

一個全力奔跑的“人”。

這是地圖上,重慶呈現的模樣。

一座4D立體的魔幻之都。

這是網絡上,人們標注的“網紅”。

奔跑,崛起。今天,世界面前的重慶,朝氣蓬勃,容光煥發。

不同於沿海地帶,一座內陸城市的覺醒與崛起,往往包含著更深刻的自省,亦需要更廣闊的胸懷和更刻骨的革新。

10月22日,重慶召開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推進大會,對開放的認知更加明確:在經濟全球化日益發展的今天,開放的空間決定著發展的空間,開放的水平決定著發展的水平,開放的程度決定著發展的質量。

11月9日至10日,2019重慶英才大會在美麗的嘉陵江畔舉行。這場集交流思想、促進合作、對接人才於一體的國際性招才引智盛會,共吸引了180余位全球知名科學家、國際組織負責人、大學校長、行業領軍人物、獨角獸企業負責人,以及1.5萬余名海內外優秀人才參加。會議期間成功簽約608名緊缺急需優秀人才和227個項目,分別是去年的2.8倍和1.4倍。

開放,是重慶的秘訣。這個地處中國西部的城市,由此內陸變前沿、開放起高地,找到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帶頭開放,帶動開放,是新時代賦予重慶的使命。這個“一帶一路”上的重要支點,正加快融入全球市場。中國的重慶,正變成“世界的重慶”。

賦能一座城

一場雨過后,空氣清新,陽光洒在沙坪壩區團結村鐵路中心站上。渝新歐公司現場調度中心工作人員熊斌指向集裝箱區,回想起2014年初到這裡的場景:“那時,這裡等待裝車的集裝箱也就堆放一排幾百米長。”現在,碼放三層的集裝箱首尾相接,一眼望不到頭。

這裡是中歐班列(重慶)列車的起始點。2011年,中國第一條中歐班列從這裡出發,跨越亞歐大陸,抵達德國,通過鐵路運輸首次將中國內陸和亞歐串接成一條線。

探路“一帶一路”建設,重慶早早做好了准備。

201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德國杜伊斯堡見証渝新歐班列到站,指出了重慶開通中歐班列帶來的重要意義:“中德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兩端,是亞歐兩大經濟體和增長極,也是渝新歐鐵路的起點和終點。兩國應該加強合作,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

當“一帶一路”倡議響徹世界,為全球發展開辟新空間,世人看到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智慧”。重慶順勢而為,率先抓住這一機遇,開放的步伐不斷提速,再提速!

“一眼平地起,再看樓萬丈”,重慶,有它獨有的立體感。與這樣的城市品格一樣,發展也從海陸空水各層疊加開始——

向西,截至今年8月底,中歐班列(重慶)累計開行超過4100班,境外集結分撥點覆蓋11個國家30多個城市,成為亞歐之間重要的國際物流陸路運輸骨干。

向北,“渝滿俄”班列自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出發,北上經滿洲裡口岸出境,橫越西伯利亞,到達莫斯科。隨著中俄雙方交往的頻繁,“渝滿俄”班列頻率不斷增加,目前已實現常態化運營。

向東,長江黃金水道正不斷優化,同時依托沿江鐵路干線,開通渝甬班列,西部腹地直抵東海,貨物通過寧波舟山港出海,通達各國。

向南,發起陸海新通道建設,其中鐵海聯運班列實現“天天班”穩定雙向對開,目的地已覆蓋全球六大洲84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個港口。

空中,江北機場已開通國際航線87條,今后還將繼續以國際直達為重點的概念優化航線網絡。

“鐵公水空”完善的多式聯運體系在重慶生成,“一帶”和“一路”實現有機銜接。

南來北往,西進東出,八方通衢。

城市的魅力,在於它獨有的區位因素和文化環境中誕生出的一個個城市符號。“大通道”便是重慶全新的城市符號。

讓大通道暢起來、活起來、亮起來。依托大通道,重慶在西部打開了內陸物流貿易新局面,“大物流”“大貿易”應運而生。

重慶兩江新區挂牌成立緊接著又獲批成立了內陸首個保稅港區——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全國面積最大的保稅區——西永綜合保稅區。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運營中心落地重慶,開創了“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新格局。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挂牌運行……

截至目前,重慶已擁有19個國家級開放平台,其中包括西永、江津、涪陵3個綜保區和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共4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內陸開放新坐標,成為閃亮的重慶名片。

重慶人有自信,不沿邊不靠海的內陸城市能做到如此。

重慶人不自滿,多式聯運上還有很多文章可做。

把握開放內涵,統籌內與外、陸與海、東與西、南與北,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全方位、寬領域、高水平開放——

激活一群人

在運營重慶段中歐班列的渝新歐(重慶)物流有限公司,聽到最多的話就是“打造全新陸上貿易規則”。

千百年來,世界貿易規則都以海上貿易規則為主,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海商法、金融體系和標准化流程規則。探索陸上貿易規則,談何容易?

“沒有成熟的陸上規則,對於重慶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而言是一個重要的制約。重慶要加快塑造陸上貿易便利化的核心規則。”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李敬一語中的。

路雖遠,一步一步向前。渝新歐(重慶)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漆丹講了兩個小故事:

曾經,海運貨物“提貨單”可以作為金融借貸的信用憑証,而在鐵路運輸中卻遲遲不能得到公認。直到2017年,從重慶開始,小小的鐵路“提貨單”才在金融秩序中有了正式的身份。

曾經,海購商品一直沒有從鐵路運輸而來,國際鐵路直通貨物聯運中不允許運送郵政專運貨物。直到2018年,在中歐班列(重慶)的鐵路上,郵件從萬裡之外的德國杜伊斯堡,抵達重慶,實現了中歐班列郵件進口“零的突破”。

故事雖小,看似一張紙、一個包裹,卻一筆一畫勾勒出重慶人不斷打破常規,奮勇前行的足跡。

熱情果敢,無所畏懼,是重慶人的性格,它源自被山水阻隔時一心“走出去”的決心。不管是古時巫人跨越崇山峻嶺以鹽業興,還是近代川江號子用身體丈量出長江航運,都無不顯出如此決心。

共建“一帶一路”,指引了重慶“走出去”的方向,更激發了重慶加速發展的活力。

新時代賦予重慶人的,不止是身處“一帶一路”節點城市的自豪感,更激勵重慶人走出一條撬動內陸開放的創新之路。

中歐班列被稱為現代鐵路版“絲綢之路”,是“一帶一路”建設中最扎實成熟的典范。自重慶開通首條中歐班列后,8年時間,全國共有59個城市開通了中歐班列,運行線已達65條,通達15個國家、49個城市,運輸網絡已覆蓋亞歐大陸的主要區域。

“中歐班列(重慶)不止步於帶動全國省市開通多少國際班列,而是要探索帶動全國其他中歐班列高質量的發展。有創新才有大發展。”漆丹如是說。

重慶人創造出“走出去”的開放新動能,促使更多國際貿易和金融合作“引進來”。“走出去”和“引進來”相互激蕩,重慶人不斷創新的激情更加澎湃。

金秋十月,位於重慶機場高速金渝立交旁的砂之船奧特萊斯人頭攢動,人們在琳琅滿目的商品海洋中徜徉。時間回溯至2018年春天。在中新兩國機構推動下,重慶砂之船房地產投資信托(REIT)在新加坡交易所成功上市。

“這是中國中西部地區首個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房地產投資信托項目,也是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在金融領域的一次全新突破,將對中西部地區企業探索利用跨境融資新模式具有重要示范意義和帶動作用。”說起這個項目,星展銀行(中國)重慶分行副行長蔣美璐話語間難掩激動。

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啟動近4年來,中新雙方合作機制持續深化,創新跨境融資業務還有多筆“首單”:全國首單非銀金融機構借款及結匯業務、中西部地區首筆跨境債權轉讓業務、中新機構間首筆“再保理”業務、西部陸海新通道下首筆海鐵多式聯運進口信用証等創新業務,相繼在渝落地﹔進出口銀行與星展銀行合作的“出口雙保通”貿易融資、建設銀行跨境資產轉讓等創新產品率先在重慶推出,滿足了企業多樣化跨境融資需求。

9月11日,中新(重慶)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在新加坡正式開通。這是我國首條針對單一國家的“點對點”國際數據專用通道。通過這個通道,不僅能促進中新雙方在遠程醫療、遠程教育、智慧旅游、智慧物流、超高清視頻傳輸、跨境電商等領域廣泛合作,還將實現中新企業在協同設計、聯合研發、數據處理、遠程檢測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今后,重慶與新加坡將以該通道為核心,構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通信網絡與信息服務新體系。”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負責人說。

在重慶,創新的實例不勝枚舉。這些只是重慶人敢為人先,以創新帶動內陸對外開放的一個縮影。

重慶人的熱情,不斷被激活。在新的起點上推進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把握開放內涵,在擴大開放中增強發展新動能、增添改革新動力、增創競爭新優勢,早已成為這片土地上人們的共識和自覺。

著眼全球化

在中新南向通道(重慶)物流發展有限公司進門處,眾多獎杯、証書中間,一本漫畫書格外顯眼。這本書名為《互利共贏的“一帶一路”》,是馬來西亞首部以“一帶一路”倡議為主題的漫畫書。今年年初,馬來西亞中國商務理事會首席執行官、該書作者丘光耀笑意融融,將其交到前來交流的公司員工手上。

它見証的是國與國之間的情誼,也是企業之間的相知。“隨著各方面對外合作不斷被拓寬,我們的眼界也越來越寬廣。雖然工作辛苦,但我們深刻感知到,自己正在參與一場國家戰略。”公司董事會秘書霍家鬆說。

是啊,大門已經打開,放眼便是整個世界。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胸懷。山連湘黔,水出三峽,呼應長江,重慶飽覽這個時代的壯麗景致,並將目光投向更遠的前方。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擔當。打通亞歐大陸橋、長江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重慶選擇更大的時空坐標,並在世界尋求新的無限可能。

在大開放的主基調下,新時代的重慶,正在加速步入發展快車道,成為傳遞“一帶一路”倡議、打造共商共建共享平台的有力使者。

在這裡,合作項目開花落地、碩果累累——

10月15日,重慶來福士廣場正式亮燈。作為新加坡在華投資最大的單體項目,這個屹立於嘉陵江與長江匯流處的建筑,已經成為游客競相打卡的新地標。自2016年以來,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已經成為重慶與新加坡深化合作的橋梁紐帶、中新兩國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載體。截至9月底,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已累計簽約199個合作項目,總金額約270億美元。

從這裡,企業從“走出去”到“走進去”——

今年4月,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會議現場,重慶小康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興燕代表小康集團與埃及國家汽車公司簽訂了價值近4000萬美元的整車採購合同。依托“一帶一路”契機,小康集團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產品出口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投資1.5億美元在印尼建立整車制造工廠,產品立足印尼和東南亞,面向全球。同時,匯聚全球資源發展智能電動汽車,在中國、美國等全球重點國家建立研發中心,在中美建立雙智能制造基地。

看這裡,文化交融加速推進,人才活力被無限激發——

今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如火如荼。“一帶一路”國際技能交流與合作簽約儀式上,來自美國、德國、澳大利亞、意大利、加拿大等10個國家以及香港地區的代表和重慶市職業院校、培訓機構、有關企業等齊聚一堂,57家合作單位簽署了42份合作協議,將在校企、校校、世界技能大賽集訓基地共建、高技能人才培訓等方面展開合作,共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一流水平的技能人才。

每年一屆的“渝洽會”升級為服務西部、服務全國、服務“一帶一路”、服務全球的“西洽會”﹔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永久落戶重慶﹔而今年春天,短短一個月時間裡,5個大型國際性會議活動相繼在重慶舉行……各類盛事爭相舉辦,讓人看到重慶這片熱土上的蓬勃生機。

做一座“近者悅、遠者來”的美好城市。曾經,絲綢之路促進貿易發展,傳播著新的思想和理念。今天,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中,傳播理念一脈相承,友城合作含金量不斷提升,沿線國家友誼更被不斷鞏固。據2018“一帶一路”旅游大數據報告,重慶客源地排名全國第五,目的地排名全國第八。走上友誼之橋、合作之橋、民心之橋,重慶的前方越來越明朗。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金鑫給出評價:重慶積極拓展對外交往格局,正努力推動中西部國際交往中心建設,不斷提高重慶的經濟外向度、國際知名度和國際參與度,通過國際交往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努力將重慶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西部國際交往中心。

有胸懷,有行動,有底氣。更多新鮮的重慶故事,正在爭先恐后、競相到來,為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新動能。(記者 陳旭 劉夢 張國聖 報道學術指導: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秘書長金鑫)

 

(責編:劉璐(實習生)、鄧志慧)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