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10月16日電(記者楊靜)記者從雲南省扶貧辦了解到,精准扶貧以來,雲南圍繞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不讓一個貧困群眾落伍的硬任務,持續用力、久久為功,75.8%的少數民族建檔立卡貧困戶已擺脫貧困。
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346.9萬少數民族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75.8%已經擺脫貧困﹔24個貧困民族自治縣中,14個摘掉了貧困縣“帽子”﹔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中,獨龍族、德昂族、基諾族實現整族脫貧。
雲南探索出“一個民族一個行動計劃”“一個民族一個集團幫扶”的做法。雲南省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認為,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得益於推動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資源力量向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傾斜,以及統籌整合20個行業部門項目資金,實施提升能力素質、組織勞務輸出等6大工程,逐村逐戶逐人逐項補齊“兩不愁三保障”的短板弱項。
雲南積極協調動員三峽集團、華能集團、大唐集團、雲南中煙工業公司、雲南煙草專賣局(公司)5家企業集團,助力怒族、布朗族、景頗族、拉祜族、佤族、傈僳族、阿昌族、普米族8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脫貧攻堅。截至今年9月,已幫扶270個貧困村出列,31.15萬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貧困人口脫貧。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