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龍江,蒸騰的黑土地上彌漫著裊裊米香。10月10日至14日,第二屆黑龍江國際大米節在哈爾濱舉行。黑龍江是全國產糧第一大省,也是全國最大規模的優質粳稻生產基地。“一碗米”,連著天下糧倉,關系糧食安全。黑龍江一流的稻米品質使“中國飯碗”裝上了更多龍江優質糧。如何實現黑龍江大米優質優價,產業做大做強,黑龍江省借助國際大米節讓龍江大米由省內飄香到香氣外溢。
綠色種植 提升品質吃得好
稻花香,長粒香,珍珠米……展會上,來自黑龍江及全國各地大米品類琳琅滿目,散發著清新自然的稻米香味。各參展商秉承本次大米節“生態農業引領健康生活”的理念,把田間地頭綠色無公害的大米,直接搬進了展會現場,讓消費者更直觀地感受到優質綠色食品。
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文濤在開幕式上表示,綠色是龍江的底色,糧食是我們的一抹金色。我們不斷鞏固提升糧食產能和產業核心競爭力,在穩定產量的同時,不斷優化供給結構、提升供給質量,把“天下好糧出龍江”的優勢和聲譽珍惜好、保護好、發展好、傳播好。
黑龍江省通河縣兆林農民水稻專業合作社展位上一碗碗熱氣騰騰的米飯吸引了眾多客商及消費者的目光。“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僅要‘吃得飽’,更要‘吃得健康’,綠色種植無疑是黑龍江大米發展的最大優勢。”合作社理事長李照林說。
在大米節舉辦的品評品鑒活動中,五常市稻花香2號大米,在數百個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連續兩屆榮獲大米節品評品鑒活動金獎。“五常市近年來大力實施大米產業提升工程,按照嚴於國際高端大米標准,從良種繁育、浸種催芽、育苗插秧、收割倉儲到加工銷售的27個流程99道工序,逐一細化,制定出種子、環境、種植、投入品、倉儲、加工等8項標准,引導農民提升種植品質。”五常市農業農村局局長伊彥臣說。
如今,黑龍江省以開展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為載體,全省建設655個互聯網+綠色(有機)高標准示范基地。在五常、慶安、樺川等20個縣(市、區)示范推廣稻魚共作、稻鴨共作、稻蟹共作等“一水兩用,一地雙收,一季雙贏”稻田綜合種養技術,建設核心示范區24個,示范帶動全省綠色、有機水稻種植面積達3262萬畝。
打造品牌 注重營銷闖市場
不僅要種得好,更要賣得好,做大做強大米產業,讓廣大農民實現豐產增收。近兩年,黑龍江省加快大米品牌培育,注重營銷闖市場。“黑龍江好糧油中國行”系列活動已先后走進北京、上海、廣東、深圳、成都等地,受到當地消費者喜愛。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王金會表示,本屆大米節的舉辦,為龍江農民搭建了一個種植優質水稻並獲得更多收益的平台,擦亮了龍江大米品牌。
在本次展會上,記者看到很多黑龍江參展商在現場利用互聯網營銷,採用“線上+線下+網紅”直播方式展示優質產品。
本屆大米節,吸引了國內外41家龍頭米企參展,為進一步深化產銷對接合作,宣傳龍江稻米品牌,組委會專門組織召開供需對接會,來自全國各地的380名大米供應商和採購商面對面洽談,10月10日當天,現場簽約超過37億元。
“我們企業在全國經銷大米,從銷售數據來看,黑龍江大米賣得最好,這次我們預計訂購7000萬噸左右。”在供需對接會上,一位鄭州的採購商說。
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信息”中,“五常大米”品牌價值677.93億元,在全國地理標志產品排行榜中名列第六位,佳木斯大米、慶安大米、方正大米、通河大米、延壽大米的品牌價值也都榜上有名。
伴隨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美譽度的持續提升,龍江大米在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青睞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經濟效益。今年上半年,黑龍江省水稻產業實現銷售收入243.9億元,實現利稅5.32億元。
專家支招 助力黑龍江大米走出去
“黑龍江省的氣候條件和生態條件都極利於大米的生長,打造優質綠色品牌是龍江大米產業今后的發展方向。”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表示,面對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黑龍江大米營銷應有不同策略。中國國內市場潛力巨大,消費者需求不同,應細分優質大米品種。面對國際市場,應打造高端產品,通過優質大米的生產提高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大米節活動期間,國內外稻米專家齊聚哈爾濱,分享了品嘗黑龍江大米的感受,並為黑龍江大米走出去支招。
“要想讓黑龍江大米走向世界,加強品牌保護非常重要。”美國水稻技術公司教授褚啟人說,“方正、五常等地大米宣傳很有力度,但大米銷售還有各種瓶頸需要破解,在加強品牌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還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黑龍江大米要想走產業化、鏈條化之路,既要和資本市場結合,也要注意技術和科技緊密結合,打造高端產品進軍國際市場。”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強調科技對大米產業的重要性。
“品牌雜亂、產品同質化嚴重和企業無序競爭的局面成為大米產業發展的重要障礙。”中國優質農產品開發服務協會副會長孫林指出,黑龍江應加強頂層戰略規劃,實現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協同發力﹔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立足實際、找准定位,催化內生發展動力﹔提升品牌科技含量,堅持自主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雙管齊下”﹔立足國內市場,擴大國際份額。
泰國藍甘亨大學教授黃暹豐看好黑龍江的有機大米,他認為,黑龍江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種植有機大米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黑龍江如果能深挖有機大米的優勢,並作為大米品牌發展的著重點,黑龍江大米在未來的國際市場中會更具競爭力。(記者 張士英)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