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同樣的位置、同樣的大小、同一個姿態,承載著鹽阜人民深厚感情的精神地標“大銅馬”9月25日換新,嶄新的“大銅馬”雕像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亮相革命老區鹽城。
人們口中的“大銅馬”雕像正式名稱為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塔,於1986年9月落成。33年來,“大銅馬”經歷了2007年的抬高、2009年的暫時搬離、2018年的復位,每一次改變都吸引著全城的目光,牽動著全市人民的心弦。然而,由於早年制作工藝受限,加之30多年的風吹日晒,“大銅馬”雕像的外表面已鏽蝕,即使清洗也不易恢復到原樣。市住建局城建處處長韓詠生介紹說,去年復位時發現“大銅馬”雕像腐鏽,在結構安全上存在一定的隱患。這座在市民心中有著重要地位的“大銅馬”,理應得到更好更妥善的保護。為此,市委、市政府從“大銅馬”雕像的安全和文物保護價值出發,汲取部分健在的新四軍老戰士的意見,經過多方科學認証,決定對原雕像進行更換。
新的“大銅馬”雕像展現雄姿,與市民見面,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制作單位前期對現有的‘大銅馬’雕像進行了兩天兩夜的3D掃描,最終三維成像,制作模型,同比例澆鑄制作。重新鑄造的‘大銅馬’與現雕像的高度、形狀甚至紋理都完全一致,無任何形態上的偏差,但在制作工藝上有了很大提升,雕塑的材質強度和著色牢固度更可靠。”韓詠生補充說。
記者了解到,新鑄“大銅馬”雕像的南京晨光集團公司,是我國歷史悠久的現代工業鑄造企業之一,承擔過韶山毛主席銅像、南京梅園新村周總理銅像、香港永遠盛開的紫荊花雕塑、澳門盛世蓮花雕塑等一批具有重要特殊意義和社會影響力的雕像鑄造。
33年,歲月悠悠,昂首向東。“大銅馬”雕像象征著新四軍一往無前的東進精神,蘊含著鹽城這座革命老區的紅色基因,沉澱著一代又一代鹽城人民的深厚感情。換下來的“大銅馬”雕像將作為文物得到科學妥善的館存,待鹽城博物館建成之后,安放於館內展陳,供人們世代瞻仰,讓鐵軍精神永存。(記者 鄭歲寒 張勇峰 祁佳)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