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中國經濟總量增長超170倍

陳煒偉、王雨蕭

2019年09月21日18:3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記者陳煒偉、王雨蕭)70年,只是人類歷史中的短暫一瞬,中國發展卻實現驚人跨越。按不變價計算,2018年國內生產總值比1952年增長174倍,從積貧積弱發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奇跡”舉世矚目。

  70年,中國經濟體格逐步強健。1952年,中國GDP僅679億元,2010年超過日本並連年穩居世界第二。70萬億元、80萬億元、90萬億元,近3年,中國經濟總量連續實現跨越,綜合國力與日俱增。

  70年,中國開放大門越開越大。1950年,中國外貿規模僅11.3億美元,2018年,貨物進出口總額達到4.6萬億美元,增長超過4000倍。從“賣大米”到“賣高鐵”,不僅實現了量的飛躍,更實現了質的提升。吸引外資累計超過2.1萬億美元,對外投資實現從零到千億美元的飛躍。

  70年,中國高質量發展日益凸顯。1952年,農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高達50.5%,2018年,農業增加值比重降至7.2%,服務業佔據半壁江山,實現了由農業為主向三次產業協同發展的轉變。

  70年,中國經濟力量激越澎湃。中國GDP佔世界經濟的比重,從1978年的1.8%上升到2018年的接近16%。2006年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居世界第一,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引擎。

  當今中國,已成長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第二大外資流入國。

  聯合國大會主席蒂賈尼·穆罕默德-班迪表示,70年間,中國從一窮二白的國家,發展為對全球治理貢獻越來越大、對全球經濟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帶動作用越來越大的國家,這是對人類發展的巨大貢獻。整個中國社會充滿活力,面貌日新月異,中國發展前景光明。

(責編:曹昆)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