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憂患的河 一條幸福的河

——記科學治黃的七十年征程

2019年09月20日10:45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一條憂患的河 一條幸福的河

“總書記在博物館邊看邊問,整整停留了一個小時。他要求我們著力加強生態保護治理,促進全流域高質量發展,讓黃河這條中華民族的憂患之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9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從信陽革命老區來到鄭州,實地考察了3個地方,其中兩處都是有關黃河的,一個是黃河博物館,一個是黃河國家地質公園,18日上午還專題召開了黃河治理座談會。談及這些情況,黃河博物館館長王健平說:“科學治黃必將因此掀開新的一頁!”

一館閱盡萬裡黃河。位於鄭州市迎賓路上的黃河博物館始建於1955年,是我國第一座河流博物館,也是最早成立的以黃河為主題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現有藏品1萬余件(套),分為千秋治河、治河新篇等6個展區。從大禹治水到漢代賈讓的治河三策,從明代“筑堤束水、以水攻沙”到近代李儀祉提出的上中下游統籌並治,中華民族在科學治黃的道路上一步步艱難走來。新中國成立70年來,逐步摸索到“上攔下排、兩岸分滯”的防洪工程體系,讓“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的黃河成為一條歲歲安瀾的母親河。

水資源綜合利用,以全國2%的水資源養育著12%的人口

黃河是中國的第二大河。但很少人知道,它的水資源僅佔全國河川徑流的2%,卻承擔著全國15%耕地面積、12%人口以及60多座大中城市和能源基地的供水任務。

如何讓有限的水資源支撐起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成為擺在各級決策者和治黃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在中央科學決策下,先后在黃河中游末端修建了三門峽、小浪底、故縣、陸渾、河口村、萬家寨水庫,先后4次加高培厚了下游1400多公裡的兩岸大堤。“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連續開展了兩期黃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設,完成了1371公裡的標准化堤防建設,開辟了北金堤、東平湖滯洪區。”黃河水利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李肖強介紹。

李肖強還說,上世紀末以來,黃河水資源供需矛盾緊張、斷流頻繁。面對這一情況,163位院士聯名發起“拯救黃河”的呼吁,中央因此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再加上水庫及其他各類水利設施的建設,截至今年,黃河已實現整整連續20年不斷流。

不僅如此,黃河流域灌區面積也由新中國成立之初的1200萬畝發展到1.2億畝,整整提高了10倍。黃河干流已建、在建30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2.2億兆瓦,年發電量總計700億度。

水沙調控,要讓黃河變清河

治黃百難,唯沙為首。黃河最大特點就是沙多水少、水沙關系不協調。黃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580億立方米,但輸沙量卻達16億噸,是世界上含泥沙最多的河流。早在先秦時代,黃河被稱為“濁河”,漢時更有“一石水而六斗泥”之說。

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張金良打了個比喻,如果把黃河每年攜帶的泥沙切成一米見方的泥塊,可以繞著赤道擺27圈。如今,因為一座水庫的興建和水沙調控技術措施的實施,黃河的泥沙含量比原來降低3/4。

這座水庫,就是位於黃河中游最后一段峽谷出口處孟津縣小浪底村的小浪底水庫。它於2001年全面建成投用后,當年就承擔起了利用技術手段調水調沙的任務。作為這項技術的主要設計者,張金良解釋,調水調沙,就是在現代化技術條件下,利用工程設施和調度手段,通過水流的沖擊,將水庫的泥沙和河床的淤沙適時送入大海,從而減少庫區和河床的淤積,增大主槽的行洪能力。這項“黃河調水調沙理論與實踐”技術,獲得了201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當然,黃河問題,表象在黃河,根子在流域。從20世紀末開始,中國在大西北黃土高原開始實施世界上最大的生態綠化工程,不斷加大黃河流域的生態治理,實現了“人進沙退”的治沙奇跡。

數字黃河,將以信息化為核心的高新技術運用於治黃

為了科學地調度多個水庫的水源使之挾沙入海,從2002年起,黃河水利委員會探索建立了原型黃河、數字黃河、模型黃河“三條黃河”體系,將以信息化為核心的高新技術深入運用於治黃領域。

原型黃河就是自然界中實實在在的黃河﹔數字黃河則是“原型黃河”的虛擬對照體,把黃河“裝進”計算機,借助現代化以及傳統手段採集基礎數據,對全流域及相關地區的自然、經濟、社會等要素構建一體化的數字集中平台和虛擬環境,以系統的軟件和數學模型對黃河治理開發的各種方案進行模擬、分析和研究,為決策提供科學性、合理性和預見性支持﹔模型黃河,就是把原型黃河按比例濃縮在一個實驗室中,對原型黃河所反映的自然現象進行反演、模擬和試驗,以揭示黃河內在規律。實踐証明,“三條黃河”體系的建立,為調水調沙提供了現代化的視角和手段。

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岳中明說,目前這些科學的治黃手段在黃河治理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強調:“正像總書記所說,當前黃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生態環境脆弱,水資源保障形勢嚴峻,發展質量有待提高等,都是我們接下來要重點攻克的問題,同樣離不開科學手段。”(記者 喬地)

(責編:梁秋坪、劉融)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