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貧困代際傳遞,“大山園丁”堅守苗鄉55年

2019年09月09日09:04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王大英在苗族服飾非遺傳習所指導孩子們刺繡(7月24日攝)。 本報記者向定杰攝

“打籃球,我可以打全場。”“往針眼裡穿線,我兩下就找准了。”時不時,快73歲的王大英嘴裡會冒出幾句“大話”,讓人感覺像個孩子。

這或許是和孩子待在一起太久的緣故。作為貴州省開陽縣高寨鄉平寨民族小學的一名教師,王大英雖然2002年就已退休,但仍沒有離崗。

“教了50多年,學生都是我學生的學生了。”她常對來訪者念叨。不過,隻要一換上苗族服飾,重復起蠟染、刺繡的工序,她又瞬間像打了雞血,因為這是她一輩子與貧窮戰斗的“武器”。

從以教女紅為條件讓苗家姑娘上學堂,到開辦農民夜校、女子春蕾班“掃盲”普及漢語知識,到如今堅守工作室、傳習所讓民族記憶活態傳承。半個多世紀彈指一揮間,大山外面的世界已經翻天覆地,但王大英改變家鄉面貌的初心不變。

女娃可以上學讀書

2018年9月7日,記者第一次見到王大英。那天陰雨綿綿,從開陽縣城到高寨鄉平寨民族小學,沿著蜿蜒的公路行車,路上偶爾還有滑坡。近兩個小時后,一條狹長的山谷間,傳來學生嘰嘰喳喳的吵鬧聲。

踏進校門,身穿百褶裙的王大英冒雨迎上前來,還沒多說話,她粗糙的手便伸了過來,在濕冷的天氣中帶著一絲暖意。在她帶領下,記者來到學校專門為她設立的民族文化傳承名師工作室,屋裡挂滿了蠟染、刺繡的樣品以及學生們的民族服飾。

“我每星期都要回來,給學生上民族文化課。”王大英說,退休后自己也帶孫子在隔壁鄉鎮上學,所以兩邊跑。拿出一塊蠟在小火爐上慢慢融化,王大英坐在矮矮的板凳上,用蠟刀蘸著蠟汁,在布上嫻熟地演示著如何畫出工整的花紋。

這些技藝她從五六歲就開始接觸。王大英出生的高寨鄉是開陽縣一個偏遠鄉鎮,與黔南州福泉市、貴定縣、龍裡縣隔河相望,全鄉約有三分之一為少數民族,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苗族,蠟染、刺繡是女人的生活必須。

“從小就開始學,因為苗家姑娘出嫁時,家裡必須要准備十多套衣服,衣服越多、越漂亮,娘家人就越有面子。”王大英說,小時候家中有七姊妹,她排行第五,那時雖然條件很困難,但開明的父親反對重男輕女,堅持讓她去縣裡的幼兒師范學校讀書。

1961年,由於糧食緊張,學校被迫停辦,她又轉學到開陽中學。“我不懂漢語,就不想去讀。”王大英回憶,那時自己看課本,除非青蛙、玉米等有配圖,否則根本不曉得是什麼意思,於是她就退學回家繼續學了一年刺繡。

1964年,賦閑在家的王大英17歲了,聽說當地有一個順岩河教學點停辦6年了,一直缺老師,她就自告奮勇要去試一試。“根本不像個學校。”她清晰地記得,教室裡幾塊石頭支起來就是桌凳,茅草蓋的房頂有碗大的洞,所謂的教師宿舍也是牛圈改造而來。

“我打算第二天就走,但是我又想,如果我都怕苦不敢留下來,那誰還會來這裡教書呢,我們苗家的孩子不是永遠沒有希望了嗎?”考慮再三,王大英毅然選擇留下。

從農家借來鋤頭、撮箕,王大英很快把教室清掃干淨。隨后,她又搬來幾塊石頭、搭起木板、鋪上谷草當床,寢室也有了。勞動中途餓了,她就在山上撿來柴生火,煮一點自己帶的苞谷面充飢。

硬件條件基本解決了,緊接著,王大英開始走村串戶,動員孩子入學,可來的11名孩子中沒有一個女生。為了讓女孩子也能像男孩子一樣上學,她白天上課,晚上又繼續做動員。

“我一說讓她們讀書,就把房門關起,躲著不見人。”“大人也不相信我一個小姑娘。”王大英說,碰了幾次壁后,她想到了一個辦法:告訴家長,女孩來學校可以學刺繡,做嫁妝。就這樣,一下子23個女孩走進了學堂。

慢慢地,學生越來越多,就連臨近龍裡縣的都有。學校也有了5個年級,可仍然隻有王大英一名教師、一間教室。為了讓學生能正常學習,她讓1到3年級的學生早上來上課,4到5年級的學生下午來上課。1969年,嫁到順岩河的王大英,看著教學設備太差了,忍痛把家中唯一的肥豬賣了80元錢,又以丈夫的名義貸款150元,為學校添置了20套嶄新的課桌。

1983年,因為一直堅持在偏遠山區教學,王大英獲得了“全國優秀班主任”稱號。“當時轟動了開陽縣。”王大英笑呵呵地說,轟動的原因不僅是得了榮譽,還因為自己的工資漲到了20塊5毛。

大人必須“掃盲”識字

1975年7月的一天,時任順岩河大隊隊長班正明把全村群眾的布票領了回來,自己不識字,特地來找王大英幫忙。村民大多不識字、買賣不會算賬,這對王大英的觸動很大,讓她萌生了開辦業余農民夜校的想法,白天教小孩,晚上教大人。

王大英說,“村民沒文化鬧出過不少笑話,比如有大人去街上趕集,買肥料覺得80斤比100斤多,因為隻知道8比1大。”

同年8月,王大英的流動夜校開班了。她先用漢語講,再苗語翻譯,教村民怎麼丈尺寸,認識圓角分。有時候,為了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她要不厭其煩地教上10遍、20遍。冬天冷的時候,她還會在自家點起煤油燈教書。

不久后,政府送來了蠟燭、課本、粉筆、墨水等,隨后,很多地方都來學習經驗。經過培訓考試,王大英帶的第一批63個農民,有57個合格,第二批93個人則全部脫盲。從1975年到1982年,農民夜校幫助當地數百人脫盲。

1992年,順岩河教學點撤銷,堅守了28年的王大英調到平寨民族小學。雖然從一個偏遠的村民組到了中心小學,但王大英深知,改變家鄉的貧窮面貌,非得讀書不可。

在一次走訪中,她得知當地還有很多十七八歲的姑娘沒讀過書,不會說漢語,於是她就在婦代會等場合呼吁關注這類現象,次年學校同意申請,專門設立了苗族女子班,后來改名春蕾女童班。

“辦了兩屆,38名貧困苗族女孩得以進校學習文化課程,有的還考上高中、升入大學。”王大英說,現在平寨民族小學有幾位老師就是畢業於這個班,李中蘭就是其中之一。

從平寨民族小學畢業后,成績優異的李中蘭繼續讀書,2014年大學畢業后,她考回家鄉平寨民族小學當老師。“王老師人很好,是她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李中蘭表示,現在學校本科畢業的老師越來越多,教育正在成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手段。

記者了解到,1994年,因為對教育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王大英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王大英打開一個櫃子,裡面堆滿了獎杯和証書。隻有小學文化程度的她獲得過“全國十佳春蕾園丁”等3項國家級榮譽以及9項省級榮譽。

民族記憶應該世代傳承

2002年,王大英光榮退休,但考慮到學前班少數民族學生在語言方面有很大障礙,她沒有回家,又主動承擔學前班的教育教學工作,並對學生進行苗族蠟染、刺繡、苗族蘆笙舞蹈等民族技藝輔導。

“學校有老師可以用漢語、苗語雙語教學,但他們教的都是高年級,一二年級和幼兒班必須用苗語交流。”“我也擔心,民族文化這一塊,沒有接班人,要失傳。”王大英說,每次民族文化課上,看到一群可愛的小朋友在學苗家的傳統文化技藝,她就覺得開心。

2019年7月24日,記者第二次見到王大英,學校已經放暑假,前往學校的山路正在新鋪一層瀝青。這次見面的場所換到了一個苗族服飾非遺傳習所。

“是去年成立的。”在王大英的指引下,記者看到,這家傳習所還同時加挂著“開陽縣小花苗民族手工藝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牌子。原來,王大英的孫女袁龍艷2013年從貴州省貿易經濟學院畢業后,也回到家鄉,來接奶奶的班。

按照計劃,合作社將發揮培訓帶動作用,讓當地婦女通過制作工藝產品掙錢致富。“兩個月時間,培訓了100多名婦女。”王大英介紹,孫女很棒,也很有想法,參加過蠟染刺繡設計能力培訓班,得了很多証書。盡管目前合作社也面臨著一些困難,需要自家貼補很多,但哪怕不掙錢,也會努力堅持下去。

“右手在架子上,左手在架子下,拿好針線,一針一針來,注意每一針之間的穿插……”在這個全新的工作場地,王大英還是那樣耐心地教授孩子們苗繡技藝。

“王老師就像我的奶奶,在生活中非常照顧我們,對我們很關心。”12歲的初一學生蘭群說,學做刺繡很麻煩,要從一些傳統圖案、最基本針法開始學起,但有小學時跟隨王老師打下的功底,現在她越來越上手了。

“王老師默默付出,不計回報,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平寨民族小學黨支部書記焦文富說。

1985年就入黨的王大英,2017年被評為貴陽市道德模范。到各區縣進行事跡巡講報告會時,她在講稿裡寫道:“黨的政策進苗鄉,苗鄉兒女進學堂,教育戰線向前進,聲聲高唱共產黨。”

已經兩鬢斑白、四代同堂的王大英,站在演講台上依然精神矍鑠,她飽含深情地說道:“我想繼續傳承我們的民族文化,隻要身體沒問題,就一直干下去,我想干到80歲。”(記者 向定杰、肖艷)

(責編:宮宜希(實習生)、劉融)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