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拍攝的迎豐村文化禮堂。 本報記者翁忻旸攝
▲8月20日拍攝的王豐華生前的工作筆記。 本報記者翁忻旸攝
王豐華走了,留下了寫得密密麻麻的21本工作筆記。筆記本記錄了260個村民夢想,如今大部分已經實現。
送別王豐華那一天,來了上千人。遺像裡的王豐華,干干淨淨的小平頭,細長的眼睛微微瞇起。送行的人哭得泣不成聲,都說“這樣的好干部,如果不走,村裡還要大變樣呢!”
王豐華是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湍口鎮迎豐村村委會主任,曾獲杭州市“雙百”優秀鄉村干部、杭州市勞動模范,去世時年僅56歲。
圓夢進行時
“隻飲迎豐一彎水,止用迎豐一張紙。”一行工工整整的字,被王豐華寫在21本筆記本的封面或扉頁上。他從2013年年底當選為村委會主任后,就開始了記工作筆記的習慣。
裡面除日常工作日程、工作思考、跟工作相關書籍閱讀摘記外,還從不間斷地記錄村民們的夢想。
唐正義,文化禮堂要弄好﹔方榮蓮,家裡住得高,要解決自來水出水特別小的問題﹔萬曉勇,門口裝一道減速帶……從村庄建設發展到村民自己的“小心願”,足足260多個,他一個不落地認真記下。已經完成的夢想后面,他認真地打上了勾。
2015年,迎豐村裡百十個有代表性的村民夢想,被細心地分門別類貼在一塊大木板上,做成一面“心願牆”,立在村委會門口。王豐華曾說,這是村兩委干部們的“軍令狀”。
村民們的心願,很快一個個實現:三輪車都難走的小路,變成了4米寬的雙車道﹔破敗的舊祠堂,修繕成了大氣美觀的文化禮堂﹔老百姓意見很大的垃圾房被全部清除,實現了垃圾直運﹔快倒塌的知青點被改成了養老驛站,裡面開設了價格極其便宜的老人食堂,而自付的餐費裡有一半還是王豐華自掏腰包貼的……
一直以來,迎豐村的主要產業是山核桃,幾乎家家戶戶都種山核桃。現在村裡環境好了旅游也發展起來了。迎豐村先后獲得杭州市美麗鄉村精品村和文明村、臨安區村落景區創建村等近10項榮譽稱號。2018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2.9萬余元,比2013年翻了一番多。
村民萬愛華一提起王豐華就紅了眼圈,她說,村民的夢想其實都是村裡發展最需要解決的問題。“豐華當主任的這2000多天裡,迎豐村真的大變樣了,他真的是直到去世前一刻,都還在為村裡操心。”
以夢為馬
實現村民的夢想,是王豐華的夢想。
迎豐村黨支部書記朱永春說,王豐華是村裡的能人,雖然初中都沒念完,但好學善學,辦過搪瓷廠,搞過建筑工程,家裡經濟條件很好。之前村裡也想說服他回來,他婉拒了,2013年卻主動參選村委會主任。
“那時候村裡情況很糟糕,村集體負債一百多萬元,村民怨氣很重,他看到這樣的情況,把挖機一賣,一心投入了村裡的事務。”朱永春說。
王豐華有主意、有干勁、有辦法,還投入了自己幾乎所有的時間和精力。他的妻子徐亞君說,他從早到晚都在村裡,也幾乎沒夜裡一點前睡覺。“小孫子每天傍晚都會趴在窗口等爺爺回家吃飯,常常等到天黑了也不回來。”
雖然全心全情投入,但村裡工作依舊不好干,不被理解的事也常常有發生。為了實現村民“讓小汽車開到家門口”的“夢想公約數”,王豐華帶頭拆違、拆危、拆舊,拆出空間,拓寬村道。
這其中,首當其沖拆掉的有他哥哥和姐姐的房。兄弟之間還好說話些,但等拆到他姐姐家時,就沒那麼順利了。王豐華的姐夫回憶道:“因為這件事他們姐弟倆很長時間不來往,但該拆的他一點都不客氣。”
有村民改不了老習慣,在建好的民宿風情精品線圍牆上私搭柴棚。王豐華聽說了,馬上趕到現場勸阻,村民不聽。他褲腿一拉,准備上牆強行拆除。違建村民年輕氣盛,操起棍子結結實實地砸在他的腰間,王豐華被砸得尿血,住進了醫院。
但當王豐華聽說這位村民被派出所帶走后,他心裡比誰都急,強撐著給派出所打電話“撈人”。
村集體經濟薄弱,所有建設發展都要花錢,大家都說,王豐華是出了名的“摳”。禮堂、國學館不請設計師,圖紙都是自己畫出來的﹔請工人也要討價還價還到最低﹔出去學習考察的路費也不舍得花村裡的錢,反而讓他妻子跟著買單……
永不消逝的夢想
2018年7月,在腰疼得輾轉反側、脖子上又出現大面積腫塊后,王豐華不得不去了醫院。一檢查,已經是癌症晚期。
一邊積極治療,一邊對村裡事務依舊念念不忘。住院前一刻,他還站在村口的大香樟樹下為村裡古樹保護搭樣板。
2018年12月8日,第五次化療剛結束的王豐華讓家人開車送他回臨安,看一眼他在競選時候向村民承諾要建設好的萬家國學館——這時候的國學館正好處在基礎放樣階段。
都沒顧得上在家裡喝口水,他拄著拐杖就去了現場,在工地一站就是兩個多小時。第二天,就被緊急送回了醫院。
王豐華是村干部,還是有著26年黨齡的老黨員。從2004年開始,他每年都會捐出3000元,資助給貧困大學生。村裡修橋的5萬元是他捐的,文化禮堂建設帶頭捐款的也是他,每年村委會主任的收入也被他變成了紅包,分發給村裡70歲以上的老人……
經過20多次化療,一向樂觀的王豐華感覺到了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已經時日無多。他對一直照顧自己的妻子連連說:“這麼多人裡,就對不起你了,欠你的隻有下輩子再還了。”
6月6日,用盡了最后一絲力氣的王豐華,與世長辭。
朱永春說,村委會干部們一定會按照王豐華的遺願,拼命干,努力干,讓迎豐村越來越好。
不遠處的山上,成片成片青翠的山核桃已經挂果,到了白露,就是採摘時節了……(記者 商意盈、許舜達)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