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污染,政府埋單﹔環保停擺,違法不止﹔長期超標排放,申報弄虛作假,“綠色工廠”名不符實……這一次,又是央企。
剛剛結束的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以下簡稱督察組)再次曝光兩家央企下屬企業環境違法問題。一家是中國化工集團(以下簡稱中國化工)昊華鴻鶴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昊華鴻鶴公司)下屬兩家化工企業,另一家是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礦集團)營口中板公司(以下簡稱“營口中板公司”)。
從督察組通報的內容看,一方面,央企下屬企業環境違法不容小覷。另一方面,雖然環境違法之事發生在兩家央企下屬企業,但是,中國化工以及五礦集團均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企業環保停擺政府為污染埋單
位於四川省自貢市的昊華鴻鶴公司是中國化工下屬二級公司中國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材料公司)所屬獨資公司。新材料公司控股5家子公司,其中包括自貢鴻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化公司),自貢張家壩氯鹼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張化公司)。
據督察組披露,張化公司投產以來一直將生產廢渣傾倒在張家壩渣場,至2015年關閉時已存有廢渣53.1萬立方米,其中8.32萬立方米危險廢物鋇渣與一般固體廢物混存,渣場沒有防滲措施,沒有建設截洪溝,渣場滲濾液經場地旁的化工運河(排水溝)排入威遠河,最終匯入長江二級支流釜溪河。
“2017年2月,自貢市環境執法監測結果顯示,渣場旁化工運河匯入威遠河處鋇離子濃度高達31.5毫克/升,已超過《無機化學工業污染排放標准》近15倍,嚴重污染河流水質。”督察組認為,張家壩渣場污染問題先后多次被環境執法部門通報,並由原四川省環保廳挂牌督辦,但張化公司始終未開展任何治理工作。
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為盡快減輕污染,自貢市政府竟然出資530余萬元建設應急搶險工程,為張家壩渣場滲濾液處理埋單,並持續至今。督察組透露,2018年12月,自貢市有關部門聯合致函新材料公司,要求落實污染治理主體責任,並請昊華鴻鶴公司轉交,但昊華鴻鶴公司非但沒有將這份文件上報新材料公司,反而假借新材料公司委托之名予以復函,但復函卻隻字未提自身環保主體責任。
“由於渣場僅採取應急治理措施,滲濾液污染依然嚴重,2019年第2季度監測顯示,化工運河渣場下游鋇離子濃度明顯上升,地下水監測井硫酸鹽濃度1480毫克/升,超過地下水環境質量III類標准4.92倍。”督察組指出,2014年2月,鴻化公司全面停產,但生產設施內遺留的危險廢物和化學品殘液長期未得到妥善處置。“環保停擺,違法不止。”督察組認為,2018年8月,鴻化公司與沒有危廢處置資質的四川華清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簽訂《危廢固廢及殘留中間物料處置技術服務合同》,違法將30余噸廢催化劑與約200噸廢鹼液兩類危險廢物進行混合反應,並分別將反應殘渣、剩余廢鹼液和廢石灰混合物填埋在廠區污水處理池和一處廢棄水池內。
今年7月24日,督察組現場檢查時發現,大量雨水經廠區原有的4個排污口直排長江二級支流釜溪河。採樣監測顯示,4個排污口有3個超標,其中有2個排污口pH值超標﹔1個排污口氨氮超標,濃度為93.9毫克/升,超過《污水綜合排放標准》2.76倍。
事實上,2019年2月,自貢市生態環境局致函新材料公司,要求落實生態環保主體責任、開展相應治理,但昊華鴻鶴公司又未將此文轉交新材料公司,既隱瞞不報又不開展治理工作。
累罰累犯拒不兌現環保承諾
今年7月10日是督察組進駐五礦集團的日子,從進駐開始,督察組陸續收到多起關於營口中板公司環境污染問題的群眾投訴,督察組隨即對這家企業進行突擊檢查。未按要求和承諾淘汰落后生產設施、污染物超標排放……營口中板公司斑斑劣跡被督察組一一查實。
營口中板公司是五礦集團的控股子公司,且五礦集團持有營口中板公司54.04%的股權,是其最大股東。2018年5月被原遼寧省工信委納入“遼寧省第一批綠色工廠名單”。
但是,這家綠色工廠的環保承諾卻屢屢落空。據督察組介紹,2003至2005年期間,營口中板公司陸續建成投產4座450m3高爐和1台132m2燒結機。因不符合當時產業政策,2005年9月,營口中板公司向營口市發改委承諾“在現有高爐爐役結束后(2010年前),改為國家倡導和世界先進的熔融還原技術,淘汰現有鐵前和高爐、燒結機”。
2005年9月至2011年10月期間,遼寧省發改委和遼寧省原環保廳均指出營口中板公司4座450m3高爐和1台132m2燒結機等設備不符合國家准入條件,要求在2010年前淘汰。
但是,督察組現場檢查時發現,營口中板公司4座450m3高爐、1台132m2燒結機以及2800mm中板生產線仍在正常生產。時隔14年,營口中板公司“以新代老,上大壓小”的承諾淪為一句口號。
更為惡劣的是,2014至2018年,營口中板公司因環保手續不完善、配套污染治理設施建設滯后、超標排放等環境問題共計受到環境行政處罰40次,累計罰款2320.98萬元,其中600m2燒結機因配套脫硫脫硝工程遲遲未建成投運被“按日計罰”處罰11次,累計按日計罰天數多達306天。
督察人員調閱在線監測數據發現,自2019年6月25日有數據記錄至7月17日,豎爐脫硫設施廢氣排放口顆粒物濃度有30次小時均值超標、二氧化硫濃度有4次小時均值超標﹔2019年以來,在線監測設施正常運行情況下,132m2燒結機廢氣排放口顆粒物濃度有218次小時均值超標、二氧化硫濃度有9次小時均值超標、氮氧化物濃度有42次小時均值超標。
據督察組透露,營口中板公司累罰累犯,群眾反映強烈。其中,第一輪督察及“回頭看”期間,督察組共收到12起舉報件﹔今年第二輪督察進駐以來,從7月10日至7月27日,共收到針對營口中板公司的群眾舉報4件。
督察組指出,自2015年至2017年8月,因環境違法問題營口中板公司被原營口市環保局處罰26次,罰款共計2200.8萬元,但在申報綠色工廠的材料中,隻字未提,故意隱瞞違法事實。督察組調閱有關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營口中板公司180m2、600m2燒結機廢氣排放口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濃度等多次出現超標。在綠色工廠申報中,通過瞞報和虛假填報,最終於2018年5月被原遼寧省工信委納入“遼寧省第一批綠色工廠名單”,並於2019年7月被工信部納入“第四批綠色工廠公示名單”。
兩家央企負有不可推卸責任
明明是央企,不僅不做環保守法的模范,反而視環保法律於不顧,屢屢違法。對此,人們不禁要問,是什麼讓這些央企下屬企業如此大膽?
在通報新材料公司案例時,督察組透露這樣一個細節,2018年11月,中國化工到現場開展檢查,但並沒有發現所屬企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2017年、2018年新材料公司對昊華鴻鶴公司HSE(健康安全環保)考核結果為合格。
從這個細節不難看出,中國化工集團公司對下屬企業的監管嚴重不到位。
就兩家企業屢屢環境違法的原因,督察組指出,中國化工對所屬企業存在的突出環境問題沒有採取有力措施,雖然對有關企業開展了相關督查,但未查出企業存在的明顯違法違規問題。營口中板公司股權自2015年轉到五礦集團后,五礦集團黨組決定委托五礦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代管,但五礦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日常管理嚴重缺位,明知營口中板公司屢屢發生環境違法行為且多次被處罰的情況,但在考核中既未實施扣分,也未追責問責,長期聽之任之。
顯然,兩家央企集團總部對下屬企業出現的環境違法問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記者 郄建榮)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