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統編教材將啟用 讓學生都有中國心、中國情

2019年08月29日08:50  來源:科技日報
分享到:
 

北京、上海等六省市的高中新生,將在今年新學期的課堂中用上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統編教材。

根據中央要求,2017年教育部啟動普通高中三科教材統編工作,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教材編審工作已經全部完成。“三科教材意識形態屬性強,是國家意志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具有特殊重要的育人作用。”27日,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22年之前,統編版三科教材將在全國投入使用。

組建100多人編寫團隊 每科組織140名特級教師審讀提意見

教材建設是國家事權,體現國家意志。

2017年,國家教材委員會成立,統籌指導管理教材工作,強調要按照中央決策部署抓緊編好中小學三科教材,實行國家統編、統審、統用。

編寫教材是大事。

經過層層推薦、評議,並報中央批准,確認了三科教材的總主編,同時組建100多人的編寫團隊,相關學科知名專家、優秀教研員和一線教師等參與編寫工作。

田慧生介紹,編寫組按照研制大綱—編寫樣章—編寫教材—試教試用—修改完善的基本流程開展編寫工作,還先后組織東中西部13個省份的412所學校開展試教試用,來檢驗教材的適宜性。教材還送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咨詢委員會、國家教材委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馬工程)專委會以及有關民主黨派推薦的專家征求意見。同時,每科組織140名特級教師,進行精細審讀,提出修改意見。

在編寫過程中,國家教材委員會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語文、歷史和思想政治審議4個專家委員會進行了全程指導。國家教材委員會委員王湛說,從教材整體框架設計、編寫大綱擬訂、教材初稿撰寫到修改定稿等環節,都有專家委員會的參與﹔對學科中涉及的重大問題,專委會也會與教材編寫組進行討論協商,提出指導意見。

王湛表示,對每科教材,專家委員會都進行了政治審核、專業審核、綜合審核、專題審核、新舊對比審核,全面、多角度進行教材把關。

教材導向和特色鮮明 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三科統編教材和以前的教材相比,有了不小的變化。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全套教材共7冊,其中必修4冊,選修3冊。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總主編、南京大學教授張異賓介紹,教材編寫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必修4冊教材採取總分方式,選擇性必修3冊教材則重在培養學生用全球視野認識人類社會發展大勢,用法律手段處理日常問題,用科學思維探索認識世界。

張異賓表示,教材還系統講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起源、特點和當代價值等,重點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代表人物、核心觀點、重要思想。採取“春風化雨”的方式,講述毛澤東、周恩來等革命領袖,李大釗等革命先烈,董存瑞等革命英雄,集中闡述革命文化,講述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的“紅船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同時,教材以“國家安全與核心利益”為議題,設計綜合探究,闡釋“國家安全,人人有責”,講述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內容和意義,培養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意識。

在語文教材上,普通高中語文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介紹,此次創新了教材體例設計,以人文主題和學習任務群雙線組織單元。教材也強化了語文實踐活動,改變過去常見的以單向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思路,注意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促進語文教與學方式的轉變。

在傳統文化方面,語文教材共選入古代詩文67篇(首),佔全部課文數(136篇/首)的49.3%。其中古詩詞33首,古文34篇﹔在革命文化方面,教材選取了反映革命傳統和革命精神的作品,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改造我們的學習》等5篇(首)文章,魯迅《拿來主義》《記念劉和珍君》等5篇文章。

普通高中《歷史》全套教材共5冊,必修2冊,選修3冊。普通高中歷史教材總主編、中國史學會原會長張海鵬表示,必修2冊教材按通史的體例編纂,選擇性必修3冊教材採用專題史的形式編纂。教材以唯物史觀為指導,引導學生認清歷史發展規律,全面正確地看待歷史與現實,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自覺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和文化虛無主義。

田慧生說,三科統編教材以普通高中課程標准為依據,充分體現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讓學生都有一顆中國心,都有滿滿的中國情,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所有任課老師先培訓后上課 會定期對教材進行回訪

而在高中三科統編教材和學生見面之前,義務教育階段三科統編教材已經於2017年開始投入使用,並將在今年秋季學期實現所有年級“全覆蓋”。

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長劉宏杰介紹,教育部對三科統編教材建立了全流程、廣覆蓋的教材使用跟蹤機制。從跟蹤情況來看,師生對教材整體滿意度較高,近90%的學生表示喜歡新教材,認為教材內容豐富有趣、語言優美、圖文並茂、啟發思考﹔教師對教材的總體滿意度達到92%,認為教材思想立意高、價值導向強,內容選材精當,呈現方式活潑,設計新穎,適教利學。

為配合義務教育階段三科統編教材的使用,教育部持續開展國家、省、市、縣各級培訓,來解讀統編教材的編寫理念、結構體系和重點內容。同時,建好教材網絡培訓平台,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教師提供更加實時、更有針對性的培訓資源。

田慧生介紹,對於高中三科統編教材,下一步工作的關鍵是指導各地抓好使用,發揮好教材育人功能。

他表示,接下來將實施國家、地市、縣三級培訓,組織專家對教材進行系統深入解讀,確保所有任課教師先培訓后上課。會建立教材使用監測平台,定期對教材進行回訪,同時用好三科教材意見反饋平台,實時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提升教材質量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我們將根據各方面反映和實踐發展,及時研究教材使用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定期對教材進行修訂,使教材不斷完善。”田慧生說。(記者 張蓋倫)

(責編:張佳妍(實習生)、曹昆)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