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新政協揚帆起航

2019年08月29日08:42  來源:人民政協報
 

本文是“人民政協與西柏坡”研究課題的成果之一。文章關注了中國共產黨在西柏坡時期對即將建立的新中國高瞻遠矚的頂層設計,描繪了新中國的宏偉藍圖,同時,加緊了新政協的有關籌備工作。

“九月會議”:

確定新中國的政體和國體

1948年9月8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村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又稱“九月會議”。

關於新中國的政權性質,毛澤東在“九月會議”上所作的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們政權的階級性是這樣: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但不是僅僅工農,還有資產階級民主分子參加的人民民主專政。”“我們是人民民主專政,各級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種政權機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如法院叫人民法院,軍隊叫人民解放軍,以示和蔣介石政權不同。我們有廣大的統一戰線,我們政權的任務是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要打倒它們,就要打倒它們的國家,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

關於人民代表會議制度問題,毛澤東指出:“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是以人民代表會議產生的政府來代表它的。中央政府的問題,十二月會議只是想到了它,這次會議就必須作為議事日程來討論。”“關於建立民主集中制的各級人民代表會議制度問題,我們政權的制度是採取議會制呢,還是採取民主集中制?過去我們叫蘇維埃代表大會制度,蘇維埃就是代表會議,我們又叫‘蘇維埃’,又叫‘代表大會’,‘蘇維埃代表大會’就成了‘代表大會代表大會’,這是死搬外國名詞。現在我們就用‘人民代表會議’這一名詞。我們採用民主集中制,而不採用資產階級議會制。”“在中國採取民主集中制是很合適的。”“我們可以這樣決定,不必搞資產階級的議會制和三權鼎立等。”

七屆二中全會:

確定與民主黨派長期合作方針

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即將取得全國勝利的前夕,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村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

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報告中指出:“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要求我們黨去認真地團結全體工人階級、全體農民階級和廣大的革命知識分子,這些是這個專政的領導力量和基礎力量。沒有這種團結,這個專政就不能鞏固。同時也要求我們黨去團結盡可能多的能夠同我們合作的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它們的知識分子和政治派別,以便在革命時期使反革命勢力陷於孤立,徹底地打倒國內的反革命勢力和帝國主義勢力。”

“我黨同黨外民主人士長期合作的政策,必須在全黨思想上和工作上確定下來。我們必須把黨外大多數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樣,同他們誠懇地坦白地商量和解決那些必須商量和解決的問題,給他們工作做,使他們在工作崗位上有職有權,使他們在工作上做出成績來。從團結他們出發,對他們的錯誤和缺點進行認真的和適當的批評或斗爭,達到團結他們的目的。對他們的錯誤或缺點採取遷就態度,是不對的。對他們採取關門態度或敷衍態度,也是不對的。每一個大城市和每一個中等城市,每一個戰略性區域和每一個省,都應當培養一批能夠同我們合作的有威信的黨外民主人士。”

“現在中國第一次在我黨領導之下的政治協商會議即將召開,民主聯合政府即將成立,革命即將在全國勝利,全黨對於這個問題必須有認真的檢討和正確的認識,必須反對右的遷就主義和‘左’的關門主義或敷衍主義兩種傾向,而採取完全正確的態度。”

中央統戰部:

具體負責新政協籌備工作

“五一口號”發布后,籌備新政協的工作日益緊迫,客觀上要求必須有一個專門的部門來組織落實中央的部署。1948年8月24日,劉少奇向毛澤東寫了一份報告,其中說:“在中央匯報時大家意見將城工部改為統戰部,以便能管政協、海外及國統區工作,而將解放區城市政策及工人運動歸彭真及政策研究室管。此點你的意見如何?請決定!”毛澤東認為劉少奇的意見非常正確而且及時,立即批示:“同意這種改變。”

1948年9月26日,在遼沈戰役的隆隆炮聲中,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城工部改名為統戰部及該部工作任務等問題的指示。中央任命李維漢為部長,高文華為副部長,齊燕銘、童小鵬分任正、副秘書長。

胡喬木回憶說:“中共的號召,得到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和海外華僑的熱烈響應,一個規模巨大、催動新中國誕生的新政協運動在全國興起。為適應這種形勢的需要,1948年9月中共中央決定將中央城市工作部改名為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統戰部在毛主席、恩來同志的領導和李維漢同志的主持下,為籌備新政協和擬定共同綱領,做了大量具體工作。”

起草新政協有關文件

西柏坡時期,中共中央為了籌備新政協,起草了一系列有關新政協的文件或草案,其中主要有:《關於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諸問題》《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綱領草稿》(第一、二次稿)、《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組織條例草案》《參加新政協籌備會各單位民主人士候選名單》《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組織大綱草案》等。1949年2月27日,有關部門按照周恩來要求,將上述文件一起編印成冊,名為《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有關文件》。其中《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綱領草稿》為后來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起草,《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政府組織大綱草案》為后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起草,奠定了基礎。

據胡喬木回憶,《關於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諸問題的協議》第二項第五款規定:新政協應討論和決定兩項重要問題:“一為共同綱領問題,一為如何建立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問題。共同綱領由籌備會起草,中共中央已在起草一個草案。”其中所說“中共中央已在起草一個草案”,即指中共中央第一次起草的《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綱領草稿》。

《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綱領草稿》前后起草了兩次。第一次稿是1948年10月27日在李維漢主持下寫成的,上報給周恩來,周恩來又通過中央辦公廳分送劉少奇、朱德、陸定一、胡喬木、齊燕銘等人審閱。第一次稿除有一個簡短的序言之外,共有46個條文,分為總則、政治、軍事、土地改革、經濟財政、文化教育、社會政策、少數民族、華僑、外交等10個部分。該稿體現了我黨長期以來逐漸形成的新民主主義的政策思想,但還不甚完善,尤其是稿子的側重點是在“人民民主革命”方面。但它畢竟把即將立國后所應當實行的最基本的制度和政策清楚地勾畫了出來,因此它是后來共同綱領的最初底稿。

1948年11月,《中國人民民主革命綱領草稿》產生了第二次稿。該稿在結構方面和內容方面,同第一稿相比較,都有一定的變化。從體系結構來看,原來的第一稿除序言外分成10個部分﹔而第二稿則分為3個部分,內容也不完全一樣:第一部分,“人民解放戰爭的歷史任務”,主要有人民解放戰爭的歷程、主要經驗及其要完成的推翻三大敵人和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歷史任務,號召全國人民“繼續支持人民解放戰爭直至解放全中國的徹底勝利”。第二部分,“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國的基本綱領”,主要有規定中華人民民主共和國的新民主主義的性質以及它的國家構成、政權構成、經濟構成、文化教育、外交政策。第三部分,“戰時具體綱領”,主要有全力支援人民解放戰爭,鞏固人民解放區,建立臨時中央政府等內容。

擬議參加單位和代表

中國共產黨作為新政協的號召者和召集者,在籌備過程中必須要提出一個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覆蓋面、還能為各方所認同、而且還能保証中共領導地位的參加新政協的單位和代表名單,擬制這樣一份名單是項非常復雜的工作,直接關系著新政協的成敗。在中共中央領導下,周恩來和中央統戰部做了大量而又具體的擬議工作。

時為中央統戰部工作人員的李青回憶:“經同黨外人士協商決定,新政協的參加者,由反美反蔣的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無黨派民主人士的代表人物組成,南京反動政府系統下的一切反動黨派及反動分子,不許參加。為全面准確地反映這一要求,統戰部在原南方局、中央社會部人物資料基礎上加強了對黨外人士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在當時封閉的山溝小村裡,資料來源匱乏,隻能從蔣管區報紙雜志的夾縫和隻言片語中耐心搜集了解黨外人士的政治經歷、社會關系、政治主張、經濟狀況、業務專長等各方面的信息,點點滴滴地積累。經過半年多的努力,終於圓滿完成任務。1949年3月進入北平后,中央統戰部向黨中央報送了參加新政協的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及各界民主人士名單,詳細說明每人的簡歷、歷史及現實表現。毛澤東同志閱后贊揚說:‘這是一部包羅萬象的天書。’”

在擬議過程中,中央統戰部還征求了在李家庄民主人士的意見。楚圖南回憶:“新政協的籌備過程中,很重要一條是毛主席在1949年新年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一文中所說的:‘沒有反動分子參加。’當時在中國人民大革命勝利的形勢下,難免‘泥沙俱下、魚龍混雜’,例如有些類似青紅幫的組織,也想列名‘民主黨派’,有些和國民黨反動勢力關系很深的人,也想混跡‘民主人士’行列。對這些,中共中央統戰部召集我們多次交換看法。除了聽取我們對蔣介石1949年元旦的求和聲明、對中共擬定的戰犯名單的意見外,還就參加新政協的單位和個人的名單征求大家的意見。例如,當時,大家一致認為,像民社黨革新派及鄉村建設派這樣的組織,不宜列為新政協的參加單位,但其中的個別愛國人士,則可以在他們明確表示和反動陣營決裂后,特別邀請他們參加新政協會議。”

1949年2月28日中央統戰部的一份綜合報告顯示,西柏坡時期所擬議的“參加新政協的單位總數尚未能最后確定,約為40個左右”。

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時,參加單位為46個,代表為662人。與西柏坡時期擬議的情況比較,雖然數量有所增加,但基本原則、參加范圍、代表基本面沒有變化。

籌備組建人民團體

新政協與舊政協的一個重要區別,新政協有人民團體的單位和代表參加。但是,當時解放區全國性的人民團體還比較少,國統區人民團體也很少具有全國性。要使新政協能夠真正代表全國人民意志,就必須盡快籌組全國性的人民團體,作為新政協的參加單位,並推選自己的代表。

在1948年的中共中央九月會議上,討論了有關成立全國性人民團體的問題,決定“明年上半年,將召開全國婦女代表大會,成立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將召開全國青年代表大會,成立全國青年聯合會﹔並將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

隨著新政協籌備工作的推進,特別是《關於新政治協商會議諸問題的協議》達成后,確定參加新政協的人民團體單位和代表工作越來越成為一項緊迫任務。西柏坡時期,在中共中央領導和推動下,中華全國總工會、全國民主婦女聯合會、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全國學生代表大會、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等人民團體相繼開始籌備或成立,為中共中央進入北平后掀起人民團體籌組高潮進行了預熱,也為新政協代行全國人大職能奠定了基礎。

為中央人民政府

成立做准備

1947年11月,華北重鎮石家庄解放,使晉察冀、晉冀魯豫兩大解放區連成一片,具備了建立統一的解放區政權的條件。“五一口號”發布后,中共中央在緊鑼密鼓籌備新政協的同時,也在深謀遠慮地為將來的中央人民政府做准備———召開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成立華北人民政府。

在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召開前,中共中央指示華北局履行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程序,召開晉冀魯豫、晉察冀兩邊區參議會駐會參議員聯席會,商討召開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成立華北人民政府問題。1948年6月26日,兩邊區參議會駐會參議員聯席會在石家庄召開,會議一致通過兩項決議:(一)同意兩解放區合並為華北解放區,兩邊區政府合並為華北政府。現在業已聯合辦公的兩邊區政府為過渡到完全統一的華北政府的過渡政府形式。(二)由業經聯合辦公的兩邊區政府立即籌備,並迅速召開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以便產生華北的統一的民主聯合政府。

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從1948年8月5日舉行預備會議,至8月19日閉幕,歷經半個月的時間。會議先召開了預備會議,推選出大會主席團主持會議,主席團會議推選出大會常務主席,並召開了多次主席團會議,大會全程共召開了7次全體會議,聽取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及各項法案,選舉產生了華北人民政府委員會。

董必武在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上致開幕詞說:“我們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已經宣布開幕了,它是一個臨時性的,而且也是華北一個地區的。但是,它將成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前奏和雛型。因此它是中國民主革命歷史中劃時代的一次大會,在中國民主革命歷史上將佔有光榮的篇幅。”在華北人民政府第一次臨時會議上,董必武指出:“華北人民政府的功能,過去本是具有中央與地方雙重性的。這是因革命的需要而形成。實際在經濟上、財政上也都起了一定全國范圍的作用。”“如果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則華北政府代理的一部分中央政府職權,自然要交給中央。”

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后,1949年10月25日,政務院舉行第二次政務會議,決定接管華北人民政府所轄的各省、市和所屬的各部、會、院、行。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命令華北人民政府結束工作。次日,董必武即向華北人民政府所屬各單位發出通知:“本府定於10月31日結束,停止辦公。”10月31日,舉行了華北人民政府向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正式移交會議,正式辦理移交。至此,隨著新中國的誕生,成立一年零一個多月的華北人民政府最終勝利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時期進行的局部建政實踐,完整地履行了“五一口號”中所規定的建政程序。召開兩邊區參議會聯席會,相當於政治協商會議,召開的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成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雛形,所成立的華北人民政府,成為中央人民政府的雛形。

(作者單位:張同樂為河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史寶強為中共河北省委統戰部干部﹔王冠軍為河北省政協理論研究會副會長、河北省政協研究室原主任。)

(責編:張佳妍(實習生)、曹昆)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