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案劇是人們最喜愛的一種影視作品類型,暗潮涌動、跌宕起伏的斗智斗勇,抽絲剝繭、細密扎實的命案分析,最終正義總會戰勝邪惡的喜悅,都如此引人入勝。而在真正從事刑偵工作的警察的人生劇裡,有同樣的身臨險境,卻沒有主角光環,肩負著懲罰罪惡的天然使命,必須靠自己寫好勝利的結局。福建省寧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原副局長楊春就是這樣一位刑警。
從警28年,他的人生劇的關鍵詞,缺不了“危險”。
刑警面對的罪犯,不乏凶殘的、失去理智的。追蹤涉嫌殺人后逃跑藏匿的吸毒人員,在同陷入幻覺、手持兩把大刀的犯罪嫌疑人緊張對峙時,楊春伸手把新入職的同事拉在身后。他並不認為對方不會襲警,只是覺得自己塊頭大,挨兩下應該扛得住。
比刀更可怕的是槍。在一次抓捕行動中,與楊春共事16年的同事胡衛清扑到犯罪嫌疑人身上的時候,隻覺得對方抓了什麼東西抵在自己胸口,此刻,是楊春一腳踩住犯罪嫌疑人的手,胡衛清才看到犯罪嫌疑人持有手槍且上了膛。
關鍵詞還有“敏銳的直覺”和“對真相的執著”。
2016年8月7日,在寧德市蕉城區戚繼光公園裡,發現一名死亡男子。胡衛清回憶:“身體沒有其他外傷,手臂腫了,臉發青發紫,法醫鑒定是中了蛇毒。”案發現場散落著酒瓶、一對戒指和一封並不是寫給妻子的情書,怎麼看都像是為情所困、借酒消愁時,被蛇咬傷死亡。正當大家准備以此結論結案時,楊春卻對現場遺留的物証提出疑問,他堅持要弄清楚戒指是哪裡來的,情書中所指是誰。胡衛清說:“他要求証明現場的全部物証都是合理的,站得住腳的,才能定性意外,一定要排除所有疑點才能結案。”
隨后,民警按照楊春的思路,從現場的戒指盒等物品入手,找到銷售戒指盒的淘寶網店,發現了購買戒指的另有其人,並查實此人與死者妻子時常深夜聯系,有不正常關系嫌疑。在一系列鐵証面前,犯罪嫌疑人終於供述了他強迫死者喝醉后,將蛇毒注入死者體內,制造被毒蛇咬傷中毒死亡的假象。
此案是國內首例蛇毒檢驗方法應用於庭審判決,填補了相關領域物証鑒定技術的空白,為全省乃至全國辦理類似案例提供了方法借鑒和標准參考。
“勞累”更是這部人生劇中的高頻詞。
刑警守護的是百姓生命財產最基本的安全,因此為了盡快破案,熬夜研判、蹲守、預審攻堅是常事。
2018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楊春更忙了。
涉黑案件往往時間跨度長、涉及范圍廣,証據難以查實,背后關系錯綜復雜,破案難度極大。楊春擔任寧德市公安局蕉城分局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負責指揮、協調、指導全區涉黑涉惡案件線索核查和偵破工作。
謝某彬、張某渺為首的涉黑組織在專項斗爭開始之前就進入了楊春的視野。面對線索單一、受害人和証人懼怕黑惡勢力不敢提供真實信息的困難情況,他先后5次深入村居走訪摸排,11次深夜到受害人家中打消受害人的顧慮。最終,楊春以抓賭為掩護,在涉黑組織毫無戒備的情況下,將其一舉摧毀,66名犯罪嫌疑人悉數落網。
為了將這起涉黑案辦成鐵案,楊春帶領專案組,調查走訪群眾500余人次,形成1萬余頁的文字証實材料,形成起訴意見書近3萬字。2018年12月20日,蕉城區法院作出判決,全部犯罪嫌疑人當庭認罪、不上訴,正式宣告這個犯罪組織的覆滅,打響了寧德市掃黑“第一槍”。
接下來打響的“第二槍”,舉報對象涉及區人大代表、村黨支部書記,事關把持基層政權、操縱破壞基層換屆選舉、侵吞集體資產等犯罪行為。這樣復雜的案件,保密是生命線。楊春隻帶著同事詹益冬。“晚上工作、取証,我們兩個人對30多個犯罪嫌疑人處所進行踩點,制定了非常詳細的抓捕方案。”詹益冬說。
就在正要抓捕的時候,楊春因突發心肌梗死倒下了。
這部劇,走到了最后一幕。
2017年年底,楊春就出現了胸口發悶、手發麻的問題,醫生建議住院治療,他要求採取保守治療。“他總說辦完這個案子就休息,因為案子的線索都在他腦子裡。”楊春的姐姐回憶。
回放楊春的人生,並沒有太多資料,他沒有接受過採訪,能看到的影像都是在重特大案件的辦案現場。他的職業生涯濃縮在2007年起擔任刑偵大隊長以來參與偵破、組織偵破的3150余起各類刑事案件中。
妻子女兒單向發出的微信越來越長,楊春再無法回應,也無法再述說自己對於警察工作的理解與熱愛,但他把信念傳遞給了更多人。同事們會替他繼續書寫一個個案件的勝利結局。(記者 陳慧娟)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