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為什麼能夠義無反顧、果斷堅定帶領全黨拉開全面從嚴治黨大幕?為什麼堅持把人民幸福不幸福、高興不高興、滿意不滿意作為執政施策的出發點、歸宿點?為什麼能夠以氣吞山河之勢打響脫貧攻堅戰並取得節節勝利?為什麼能夠全面推進住房、就業、養老、教育、醫療等領域的系統改革?為什麼能夠在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等核心利益上,堅守底線、堅決斗爭?面對來勢洶洶的反全球化逆流,為什麼能夠做到審時度勢、從容應對、精准出手?毫無疑問,要拉直以上問號,除了需要系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外,還需要從精神追求和理想格局的本質層面進行深度挖掘、深刻把握。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習近平總書記具有獨樹一幟、卓爾不凡的領袖風范、統帥威望和核心能力,而深層支撐風范、威望、能力演進發展的核心因素就是高尚情懷。
習近平總書記的家國情懷、革命情懷、人民情懷、天下情懷
一是家國情懷。在中國人的精神譜系裡,國家與家庭、社會與個人從來都是密不可分的整體,家是國的基礎、國是家的延伸。家國情懷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和價值邏輯,直接影響理想追求、使命擔當。隻有擁有了家國情懷,才能夯實做人為官的根基,守住建功立業的初心,集聚造福人民的力量。
其一,非常珍視家庭幸福。家庭幸福不只是關系一家一戶的普通小事,而是關系全國全民族的全局大事。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強調“要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而且倡導“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同時呼吁全社會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
其二,堅持小家大家相統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把愛親人與愛人民相統一,把愛自己與愛社會相統一,堅持把實現家庭夢融入民族夢之中,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用我們4億多家庭、13億多人民的智慧和熱情匯聚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礡力量”,踐行“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的“公私觀”,矢志追求“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高尚境界。
其三,恪守國家利益至上。國家利益是黨的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的集中體現,為黨、為民、為民族最終必須落實到為國家上。習近平總書記始終以國家利益為先、以國家利益為重、以國家利益為本,把為國家奉獻作為人生追求。
二是革命情懷。革命情懷是一種追求真理、堅持正義、敢於斗爭的情懷。共產黨人的革命情懷不僅體現在遵循人類發展規律、社會發展規律、國家發展規律,為真理而戰、為正義而戰、為主義而戰上﹔而且體現在自覺奮斗、堅持奮斗、永遠奮斗,為國家創造財富、為人民創造幸福、為人類創造未來上。
其一,堅持奮斗為本的革命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真抓實干、苦干勤干,靠實實在在的奮斗贏得信任、贏得尊重、贏得地位﹔始終堅持貼近基層、深入基層、融入基層,引領中國人民依靠奮斗獲取幸福、依靠奮斗創造財富、依靠奮斗贏得未來、依靠奮斗成就夢想。
其二,擁有敢於斗爭的革命氣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舍我其誰的責任感,帶領全黨進行新的歷史條件下的偉大斗爭。堅決與錯誤思想作斗爭、堅決與固化利益作斗爭、堅決與腐敗現象作斗爭、堅決與分裂勢力作斗爭、堅決與霸權主義作斗爭。
其三,堅持勇於克難的革命作風。知重負重、遇難克難、排除萬難,最終戰勝困難,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面對問題、面對矛盾、面對挑戰、面對風險展示出的革命作風。
三是人民情懷。人民情懷是民本情懷、民主情懷、民生情懷的融合體,體現了一切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等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情懷十分深厚、十分淳厚、十分寬厚,集中體現在為民、憂民、親民、敬民、惠民齊頭並進、毫不偏廢上。
其一,始終牢記黨的宗旨。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作為一切行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堅持民之所望就是施政所向,人民群眾期盼什麼就努力實現什麼、人民群眾擁護什麼就始終堅持什麼、人民群眾反對什麼就堅決改進什麼的執政風格和政治導向,全面推動了全黨全心全意、一心一意、誠心誠意為人民服務的健康氛圍形成。
其二,真摯體恤人民群眾。習近平總書記展現了對人民群眾真體恤、真關愛、真上心的真摯情懷。人們不難看到,他想人民群眾所想、急人民群眾所急、辦人民群眾所需﹔人們不難看到,他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人們不難看到,他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做人民的貼心人。
其三,不斷滿足人民向往。黨的十八大后,他及時響亮喊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及時理性作出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大判斷﹔及時全面拉開提升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精神生活水平、文化生活水平的時代大幕,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人民的向心力、創造力、凝聚力不斷提高。
四是天下情懷。天下情懷融合了抱負、眼界、胸懷、志向、修為等豐富內涵。習近平總書記的天下情懷以家國情懷為基礎、國家利益為根本,“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是習近平總書記天下情懷的真實寫照,這種情懷具有站位高、視野寬、格局大的鮮明稟賦。
其一,堅持立足中國、放眼世界。堅持融入世界、發展中國,堅持走向世界、強盛中國。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每種文明都有其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都是人類的精神瑰寶”,堅持尊重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打開心胸、挖掘價值、兼收並蓄。
其二,堅持發展中國、貢獻世界。習近平總書記堅信中國的發展有助於世界的發展,堅信中國的機遇也是世界的機遇,堅信中國的未來影響世界的未來。他發出“歡迎大家搭乘中國發展的列車,搭快車也好,搭便車也好,我們都歡迎”的中國強音,彰顯中國人民的大度、氣度、風度﹔他真摯地為各國人民取得的發展成就點贊,發出希望他們日子越過越好的真心祝福,彰顯了開放、寬闊的博大胸懷。
其三,堅持共贏發展、命運與共。習近平總書記堅決摒棄“零和博弈”、以強凌弱、以鄰為壑的敵視、敵對的錯誤理念,積極致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以世界和平安全為前提,反對弱肉強食、窮兵黷武,主張和平而不是戰爭,合作而不是對抗﹔堅持以人民和諧友好為基礎,堅守相互尊重、平等相處、和平發展、共同繁榮的人間正道﹔堅持以各國共贏發展為目標,倡導雙贏、多贏、共贏新理念。
深刻感悟情懷的時代價值,自覺磨礪情懷、培養情懷、升華情懷
情懷是永不熄滅的理想明燈,照亮著爬坡過坎的前進道路﹔情懷是永不衰竭的精神涌流,豐潤著圓夢中國的不變初心﹔情懷是堅不可摧的頂梁支柱,支撐著砥礪奮進的磅礡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的家國情懷,深刻雋永,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相連凝聚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習近平總書記的革命情懷,百淬成鋼,以“不忘革命初心”的政治自覺引領了改革發展大業深入突破﹔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情懷,飽含深情,以“一切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一切”的責任擔當推動了為人民造福實踐的全面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的天下情懷,博大包容,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全球視野引領了新時代改革開放和全球治理新征程。
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第一個目標即將實現,向第二個目標奮進過程中,必須看到,國際環境的不確定程度、深化改革的復雜程度、持續開放的艱難程度、高質量發展的曲折程度都將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和預期。新態勢、新形勢、新趨勢必然對各級領導干部提出新任務、新挑戰、新要求。面對不斷變化發展的新形勢,在新長征路上,如果領導干部滿足於已有的素質與能力、格局與胸襟、理想與情懷,就難以擔當起新時代黨和國家賦予的重任。在世界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不難預料,越往后工作難度越大、改革難度越大、發展難度越大,對領導干部情懷要求越來越高。毫無疑問,情懷將成為克敵制勝、爬坡過坎、創造奇跡的支撐力量。各級領導干部必須深刻感悟情懷的時代價值,自覺磨礪情懷、培養情懷、升華情懷,增強干事創業的內生力量、厚植精神底蘊支撐,以實際行動向習近平總書記學習,爭做新時代有情懷的好干部。
一要學家國情懷——夯實為官做人根基,守住建功立業出發點。“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對領導干部而言,家國情懷是為官做人的基礎﹔對事業發展而言,家國情懷是建功立業的出發點。領導干部隻有守住這個出發點,才會持續奮斗、不斷變革,才能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立足本職、胸懷天下、成就事業。領導干部培養家國情懷,就是要堅持把小家與大家相統一,把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相聯系,把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一致,在任何情況下堅持國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切實把為國家奉獻、為社會貢獻、為人民造福當作根本使命。做到既愛家庭又愛國家,既追求個人發展也貢獻國家發展,既為家庭貢獻力量又為國家創造價值,努力實現“國家好,才能大家好”的雙贏局面、和諧局面。
二要學革命情懷——積蓄創造價值能量,守住建功立業立足點。事業是干出來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有利的局面是創造出來的。領導干部既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價值,又要敢於斗爭,靠革命精神打開天地,還要堅持真理、主持正義,靠無畏的擔當彰顯人格力量。領導干部培養革命情懷的過程,就是積蓄創造價值能量的過程。向習近平總書記學革命情懷,就是要學習他奮斗為本的革命精神,四海為家、艱苦奮斗、建功立業﹔就是要學習他敢於斗爭的無畏氣概,不懼危險、不計榮辱、義無反顧﹔就是要學習他保持正義本色,胸懷正義、愛憎分明、正大光明。自覺增強革命意識、煥發革命精神、激發革命斗志,堅決拋棄“不靠奮斗靠別人”的走捷徑思想、“放棄原則求太平”的和事佬做派、“是非不分隨大流”的局外人形象,爭做新時代真抓實干的奮斗者、敢於亮劍的革命者、秉公辦事的正義者。
三要學人民情懷——堅定為民造福追求,守住建功立業基本點。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黨員干部如果沒有人民情懷,就等於失去了建功立業的基本點,正所謂“當官不為民,一切等於零”。領導干部培養人民情懷,就是要老老實實、不折不扣、真心實意地從人民領袖的人民情懷中汲取營養、學到真諦、獲得力量﹔就是要融入人民,與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是要真誠地依靠人民,問需、問計、問策於民,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訴求放在心上、把人民向往當作目標,把為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當作畢生追求。領導干部必須加強為人民服務的自覺,堅決反對高高在上的特權心理、脫離群眾的官僚作風、愚弄群眾的錯誤行為、欺壓群眾的卑劣行徑,主動貼近群眾、自覺依靠群眾、真誠相信群眾,永葆為人民服務的本色。
四要學天下情懷——升華成就事業格局,守住建功立業突破點。天下情懷的基礎是全局觀,沒有全局視野、全局思維、全局意識作支撐,就不會有天下情懷。要以開放的胸懷、共贏的胸懷、共享的胸懷找准事業發展的突破點,做到胸中裝全局,既看到眼前又看到長遠、既看到自己又看到別人、既看到優勢又看到劣勢﹔做到處世有格局,追求認識起點高、站位層次高、工作標准高的高境界,不能“小肚雞腸”、不搞小恩小惠﹔做到一切為大局,算清系統帳、算好優勢賬、算精效應賬,追求政治效應、經濟效應、社會效應、文化效應、生態效應的統一,追求全局利益最大化,堅持在大局下行動。隻有胸中裝全局、處世有格局、一切為大局,才能告別平庸、短視、狹隘,最終成就一番事業。
(作者為領導者核心能力理論創立者,現供職於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在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新華網,2016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