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什的城市中軸線。任海鑫攝 新華社發
新華社呼和浩特8月16日電(記者張麗娜、魏婧宇)35歲的英國人艾倫·帕特森已在內蒙古鄂爾多斯的康巴什生活了8年。盛夏時節,漫步在人來人往的街頭,紅寶石海棠盛開,滿頭蒼翠的槐樹參差排列。
康巴什是一座崛起於沙漠邊緣的新城,依靠完善的節水系統,灌溉出1500多萬平方米的綠地。
在帕特森2005年初次來鄂爾多斯的前不久,當地政府決定在一大片荒地上建設它的新區——康巴什。初期由於各類設施不完善,居住人口少,城區空曠冷清,曾被外媒稱為“鬼城”。帕特森說:“這裡隻用10年就建成了一座繁華的新城。”
帕特森與康巴什結緣於妻子——一位曾在英國留學的鄂爾多斯姑娘。現在,每年的大部分時間他們都在康巴什居住。
4年前,帕特森在康巴什創辦了一所英語學校。去年,他成為鄂爾多斯市第一位拿到“綠卡”的外國人。
2017年來此工作的南非馴馬師迪翁·維瑟也愛上了康巴什。他曾經受媒體報道影響,也認為康巴什是一座空曠、無人居住的城市。但當踏入康巴什城區時,他驚呆了:這裡哪裡是什麼“鬼城”!
位於康巴什的鄂爾多斯博物館與圖書館。張貴斌攝 新華社發
據康巴什區住房保障和房產交易管理中心提供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康巴什已建成住宅748萬平方米,在建和已建成的庫存未售出住宅僅有561套。
目前,康巴什城區常住人口已達15萬,不是豪華的寂寞之地。
一群群20歲上下的年輕男女聚集在博物館和圖書館前以及附近的廣場上。他們的穿著與其他東亞城市裡隨處可見的休閑風格別無二致:名牌跑鞋和連帽運動衫。
這裡的一所重點中學還連續三年被中國頂尖高校清華大學確定為“優質生源”基地。
影院、展館、運動場、購物中心,以及熱鬧的賽馬和賽車運動,讓這裡人流不息。如今,康巴什已成為中國首個以城市景觀命名的4A級旅游景區。
“康巴什的現代城市建設,是景在城中、城在景中,旅游富民的效果正日益明顯。”康巴什區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溫雲翔說。
康巴什的城市綠化景觀。新華社記者魏婧宇攝
2018年,康巴什接待旅游人數285.7萬人,旅游收入對GDP的貢獻率為16%,對就業的貢獻率達28%。目前,康巴什有賓館48家,房間總數3453間,旅游季的入住率接近100%。
談及當年為何決定建設康巴什,康巴什區副區長田生華說,這是因為隨著鄂爾多斯市工業經濟的快速崛起,亟須尋求新的發展空間,構筑新的城市框架。
在中國全面實施西部大開發、推動能源戰略重點西移的背景下,鄂爾多斯地區依托富集的資源,通過資源轉換戰略,推動了工業經濟快速發展。
然而當時的城區規模已不能滿足人口和產業集聚需要。2003年,鄂爾多斯市政府駐地東勝區的建成區面積27平方公裡,人口23萬,具有開發條件的土地不到40平方公裡,人均道路、綠地面積僅為17平方米和6平方米,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為了緩解城市發展中的結構性矛盾,鄂爾多斯市於2004年5月拉開了康巴什城市建設的帷幕,2006年7月31日市政府遷址入駐,2016年6月8日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縣級行政區。
位於康巴什的鄂爾多斯國際賽車場。康巴什宣傳部供圖
康巴什是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一個縮影。
2016年,國務院審議通過《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部署進一步推動西部大開發工作。在兩輪西部大開發的過程中,康巴什所在的鄂爾多斯不再依賴資源採掘,全面升級產業結構,進行新舊動能轉換。
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與荷蘭專家合作建立實驗室,從事煤制油前沿技術研究。公司位於鄂爾多斯的工廠給荷蘭化工專家漢斯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說:“這裡高效的設計、美麗綠色的布局令人嘆為觀止。”
康巴什的發展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經濟發展的回旋余地和廣闊空間,發展速度較快的中國西部地區,不斷給個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和發展基礎。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