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將加快推動住房保障立法

2019年08月15日07:54  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從住建部官網獲悉,我國將加快推動住房保障立法工作,從國家層面明確住房保障頂層設計和基本制度框架。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住房保障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資料顯示,2018年,我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39平方米,比1949年的8.3平方米增加了3.7倍。

  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表示,住房保障工作為改善我國居住環境作出了巨大貢獻。她介紹,1994年至2007年,全國共建設廉租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1000多萬套。自2008年大規模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以來,到2018年底,全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合計開工約7000萬套,約2億困難群眾圓了“安居夢”。

  “雖然我國居民居住條件已有較大改善,但住房保障工作仍面臨一定挑戰。”住建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住房保障政策體系有待完善,一些人口淨流入量大的城市保障類住房需加大供應量,同時,保障性住房后續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強和規范。

  上述負責人透露,我國將加快推動住房保障立法,明確國家層面住房保障頂層設計和基本制度框架,夯實各級政府住房保障工作責任,同時為規范保障房准入使用和退出提供法律依據。

  未來對於人口淨流入較多、住房保障需求較大的大中城市,要督促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加快促進解決城鎮中低收入居民和符合條件新市民住房困難問題。“對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實現應保盡保,對中等偏下及以下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在合理輪候期內予以保障,對符合條件的環衛工人、公交司機等重點群體、重點產業困難職工實施精准保障,對符合條件的新就業無房職工、外來務工人員等其他新市民住房困難群體持續加大保障力度。”上述負責人說。

  同時,還需從實際出發合理確定公租房發展目標和年度計劃,切實增加公租房實物供給。積極推進租賃補貼,滿足多樣化需求。加強公租房運營管理,總結試點地區經驗做法,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逐步推廣政府購買公租房運營管理服務。(記者 梁倩)

(責編:馬昌、袁勃)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