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車靜雯)阿昌族是雲南特有的、人口較少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雲南省德宏州隴川縣戶撒鄉。
阿昌族制造的鐵器極負盛名,以”戶撒刀”著稱於世,戶撒刀是全國四大名刀之一,其工藝祖輩相傳。刀客匠心,一把正宗的阿昌刀,需要選料、下料、鍛打初胚、修胚、打磨、淬火、拋光、雕飾、配鞘、開刃等十余道工序,經過千錘百煉、反復打磨。
在阿昌族人民的生活中離不開戶撒刀。每個阿昌人,在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會佩帶一把小銅刀﹔長成了小伙子,就會換成小軍刀﹔成年或成家以后就會換成長刀﹔青年男女在談戀愛的時候,小伙子也會送給心愛的小姑娘一把小軍刀,當作定情信物。
項老賽是阿昌族戶撒刀鍛制技藝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他從小就跟著父親學習這門手藝,至今數十年,一雙比常人要粗大很多的手是歲月給這位制刀匠人留下的印記。除了傳承最傳統的鍛制技藝,項老賽也在不斷地創新,現在,阿昌刀已經成為了很好的藝術品。
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銀河系工作室和光明網共同主辦的“可愛的中國”各民族優秀知識分子講述各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系列短視頻共58集,從8月6日起,將每天推出至少一集,敬請關注。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