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桌子一杯茶,敞開心扉“嘎三胡”

———上海市黃浦區政協探索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的實踐

2019年08月05日08:36  來源:人民政協報
 

“阿拉小區老人多,租客也不少,他們可搞不清楚垃圾怎麼分?”

“早上、晚上倒垃圾的時間能更靈活一點就好了。”

“濕垃圾破袋以后手臟了還難聞。”

……

7月9日下午,上海市黃浦區五裡橋街道瞿南居民區的會議室裡,居民們你一言我一句,室內的氣氛和室外的天氣一樣熱!

這不是一次阿姨爺叔間的普通“嘎三胡(聊天)”,而是黃浦區政協正在召開的社情民意座談會。

區政協把協商會開進居民區,在黃浦區已經不是新鮮事。

“為居民群眾提供一個反映基層真實情況的平台”“多做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事”,帶著這些理念和認知,黃浦區政協正在努力探索“社區有需求,政協有供給”:城市更新與舊區改造、城區精細化管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政協委員帶著這些“命題”,與居民群眾敞開心扉“嘎三胡”,一張桌子、一杯茶,聊出直觀的社情,聽取真實的民意,探索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的有效銜接。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一周,為了解生活垃圾分類開展情況,解決處理好各類新問題,委員和居民們又一次坐到了同一張桌子前。

“今天主要是想知道生活垃圾分的怎麼樣,希望大家知無不言,隻講真實情況和問題,不要拘束。”區政協副主席黃瑋微笑著做開場白。在家門口議事,會場內的氣氛輕鬆不緊張。

“經過前期宣傳、准備和試行,現在小區的垃圾分類基本有序開展,我們本來以為會很難推進,但是沒想到居民們主動參與的意願這麼高”,五裡橋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薛駿首先介紹了街道垃圾分類的整體情況,他開心地表示,“垃圾分類在五裡橋已經成為一種‘新時尚’了”!

瞿南居委會主任鄭惠俊迫不及待地講問題,“現在上班族很多都是‘996’,早上出門垃圾廂房還沒開,晚上加班回來垃圾房已經關了”。話音未落,幾位居民立刻補充道:“周末在家早中晚都會燒飯,產生很多的廚余垃圾卻不能及時扔,天氣熱了更難聞”。

顧兵委員皺了皺眉頭,隨即問:“我想要和每天奮戰在垃圾分類‘第一線’的志願者聊聊,不知道在座的有沒有?”

瞿南居民區四葉草志願者隊隊長陸淑英馬上舉手,“我們志願者每天在崗4小時,天氣逐漸炎熱,體力消耗大,再加上垃圾廂房氣味重,老年志願者尤其感到力不從心。垃圾分類是一場‘持久戰’‘接力跑’,接不上力可不行”。

針對這些“一線問題”,李真委員提到,“可以為志願者購買保險,寒熱季節增加補貼,還可在假期發動學生、周末發動黨員,充實志願者隊伍”。還有委員建議,“垃圾投放時間應當彈性設置,可以根據不同時間、不同群體的實際需求增加臨時投放點,有條件的還要在垃圾廂房中安裝水龍頭和攝像頭,來不及裝可以先放點濕巾紙”。

近兩個小時“嘎三胡”后,黃浦區政協整理匯總了8條情況反映和6條對策建議。幾天后,區綠化市容局作了回應,表示將對垃圾投放時間進行調整、對垃圾廂房進行合理化改造、增加垃圾運輸力量等,盡快解決居民群眾反映的問題。此外,這些意見建議還通過社情民意信息報送給上海市政協,之后,來自基層的聲音被送往全國政協辦公廳。

7月初的社情民意座談會之后,時隔半月,五裡橋街道又召開了垃圾分類實施情況評議會。除了街道、居委會的相關人員和居民、志願者到場外,還邀請區政協委員及有關負責部門的人員參與,這是基層協商和政協協商又一次“握手”。

會議之前,街道邀請委員們冒著高溫來到垃圾廂房旁察看。委員們發現,廂房旁邊的告示牌清晰地張貼著垃圾分類的投放時間安排的通知,還增加了垃圾臨時投放點。垃圾投放點的硬件設施也得到了整改,有條件的垃圾廂房正在安裝水龍頭方便居民洗手,大部分廂房已經安裝了照明設施和攝像頭。

五裡橋街道黨工委書記沈永兵介紹,經過上次社情民意座談會上的充分討論,街道和社區都在認真研究,許多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隨著學生志願者、在職黨員志願者參與到垃圾分類活動中,志願者隊伍得到擴充,老年志願者有了休息調整時間。“現在有很多全家總動員的志願者了。”“放暑假的孩子們對垃圾怎麼分類、什麼時候投放記得又快又牢,真的做到了從娃娃抓起”。

情況反映得到重視,意見建議得到落實,委員們深感欣慰。街道工作人員感慨道,“特別感謝政協委員為居民們出謀劃策,群眾能直接在政協平台上發表意見和建議,基層民意能‘直通’全國政協,這是完全沒有想到的事情。”居民代表也欣喜地表示,“以前覺得政協高大上,現在卻能直接和政協委員們面對面,聊小事、解民憂,感謝政協。”

“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將類似垃圾分類這樣涉及民生問題的社情民意座談會開進居民區,實現政協委員參與基層協商、基層群眾參與政協協商,以‘雙向參與’推動探索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據黃浦區政協相關負責人介紹,區政協在深入學習貫徹全國地方政協工作經驗交流會精神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進一步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的工作方案》。

方案規范了政協委員參與基層協商、基層群眾參與政協協商的工作機制,完善了“三個協商平台”——街道協商議事會議、社區協商議事會議、樓宇協商議事會議。方案的一大亮點在於,選擇專題協商會、提案辦理協商、民主監督會、社情民意座談會等邀請群眾代表參加,在政協的平台發出代表群眾的呼聲和意見,努力實現政協委員與群眾議事協商“零距離”。

“我們提出政協委員下沉到社區、樓宇,在輸送協商經驗、集聚協商資源、倡導協商精神、培育協商文化的同時,更要把黨的聲音傳遞到基層,推動中央、市委和區委的重大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生根,最大限度地凝聚思想共識。”區政協主席左燕表示:“對於委員也有明確要求,參與基層協商的定位是‘參與、助力’,不是‘替代、越位’。”

把協商會從“政協會場”搬到“社區現場”,有計劃、有步驟、有側重地引導委員參與社區治理重點、難點問題的協商解決,使政協委員在“走下去”與基層群眾“面對面”的交流過程中,把政協“專門協商機構”的經驗和服務送到了基層,同時也把社情民意、各項政策在基層落實的情況帶上來。黃浦區政協的這條探索之路,有一個明確的坐標———在互動中,讓政協協商和基層協商做到了有機銜接,從而讓群眾感到“政協離自己很近,委員就在身邊”。(記者 顧意亮)

(責編:宮宜希(實習生)、岳弘彬)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