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情 奮斗者·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
潛艇被稱為“大洋殺手”,以其隱蔽性、靈活性、突擊性等無可替代的優勢,成為各國海軍手中的王牌。潛艇出得去、藏得好是基礎,打得贏是關鍵,而聲納就是這一切的基礎。“聲納,是潛艇的耳朵和眼睛,聲納兵就是要在恰當的時間點,給艇長送上最需要的信息,成為指揮員手中最鋒利的‘劍’。”南部戰區海軍某基地聲納技師張磊,堅守聲納崗位23年,先后參與某型潛艇實射戰雷、戰備巡航、系列演習等30多項重大任務,被評為“全軍愛軍精武標兵”“海軍十杰青年”“人民海軍70周年突出貢獻個人”。
“數據庫中的噪音目標,隨你點!”
23年前,張磊參加潛艇學院聲納專業的第一次聽音考核,當其他人還懵懵懂懂、不知所以時,他已判別出了考核的10個噪音目標。雖說張磊能聽到很多人聽不到的聲音,但是要掌握聲納專業的基本功,還得靠苦練。張磊守著錄音機,沒日沒夜地練聽音判型。那段時間,他每天隻在洗澡、吃飯時摘一下耳機。因耳機長時間塞在耳朵中,張磊的雙耳發炎了……但他全然不顧,換上大耳機接著聽,聽壞了3台“磁帶+CD”的雙模錄音機。“數據庫中的噪音目標,隨你點!”張磊請戰友幫忙點題考自己。戰友們驚呆了,張磊無一差錯,平均每個目標耗時僅數秒!憑著這手“秒殺”的絕活,張磊叱咤基地無敵手,連年獲得聽音比武第一名。
張磊對聲音的敏感已經化到骨子裡。他對裝備的敏感超過了對聲音的敏感。那年,實射某型戰雷試驗開始,搜索接敵的關鍵節點時聲納裝備突然“停擺”,張磊抄起萬用表沖進設備艙,僅用5分鐘就找到了原因。幾分鐘后,戰雷呼嘯而出,准確命中目標,指揮位置上的首長沖他豎起了大拇指。
“戰場上隻有精准的判斷,沒有差不多。”
一次,在一場“背靠背”潛艦對抗演練中,突然多出了一艘觀摩艦,“艦型相同、主機相同、轉速相同、槳葉相同……這讓潛艇聲納兵怎樣斷定哪個是要攻擊的目標?”在場的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張磊。隻見張磊冷靜地帶上聽音耳機,雙眼緊緊盯著聲納顯示屏,手指不停地在腿上敲擊著信號。憑著高超的技藝,張磊從紛繁復雜、瞬息萬變的信號中“揪”出了有用“信號”,迅速鎖定了目標。
“戰場上隻有精准的判斷,沒有差不多。”張磊認為,工作中必須堅持高標准、嚴要求。那年秋天,基地進行聲納專業比武。經過6輪較量,最后剩下張磊與劉尊綱難分伯仲。工作人員按下錄音機播放鍵加試一輪。“驅逐艦,汽輪機,X轉/分”張磊搶先作答。“驅逐艦,汽輪機,X-1轉/分”劉尊綱緊隨其后。最終,張磊以一轉不差的標准答案獲得了勝利。有人認為,這一轉並不影響大局,隻要能夠判斷出艦型目標,實戰中就沒問題。但在張磊看來,戰場上的“一轉”之差,恰恰就是勝負的關鍵,執掌國之重器,容不得絲毫馬虎。
“是絕招就拿出來分享!”
2015年,張磊轉崗為聲納專業教練員,他把多年來積攢的筆記心得,結合上千天的出海經驗,制作了40多套多媒體教程、首創某型海上訓練模式……“是絕招就拿出來分享!”他的無私換來了聲納專業人員的全力支持,紛紛把自己對判別艦船噪音獨有的方法呈現在了集訓上。張磊任職教練員的兩年多,基地聲納專業的訓練水平整體上了一個大台階。
“裝備的發展為聲納兵提供了許多輔助設備,也為他們判別目標屬性提供了可靠依據。”2017年年底,張磊重新回到了潛艇聲納崗位。隨著潛艇航跡不斷向深藍延伸,張磊遇到的新噪音越來越多,“針對敏感目標,我們聽上千遍都很正常,但怕就怕沒聽過。如果不能准確判別目標,潛艇指揮員怎敢出手?”張磊每年都會被海軍邀請幫忙識別有效艦船噪音,作為數據下發部隊。雖然不一定每次都能在海量數據中找到一個有效艦船噪音,但他仍然樂此不疲,“多一個艦船噪音,我們就多一分把握”。(記者 劉小兵)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