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成都8月3日電題:大渡河畔說奇跡:感悟長征的勝利密鑰
新華社記者丁玫、謝佼、胡璐
那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也是一次開創新局的偉大遠征。
80多年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以非凡的智慧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戰勝千難萬險,付出巨大犧牲,勝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冊的長征。
大渡河系列戰斗是長征中尤為耀眼的奇跡。面對重重天險、敵軍阻截,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得到人民的支援,攻克了天塹、擊潰了敵人,成為世界戰爭史上的一次神來之筆,檢驗了馬列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真理成色!
今天,我們重臨大渡河岸。河水洶涌、急流如箭、思緒閃回——
突破艱險奇崛,敢於戰勝一切困難的集體英雄主義
眼前的大渡河谷,山鷹盤旋,山勢高峻,深峽如刀劈,隔絕兩岸。
“大渡河裡想行船,一隻腳踩鬼門關!”宋福剛念出昔日船工民謠,“從這裡強攻通過的,除了紅軍,歷史上再沒第二個!”
1935年5月,紅軍長征途經安順場,當地老秀才宋大順力勸紅軍快快過河,切莫停留。時年90多歲的宋大順曾親眼見過石達開覆滅於此,明白蔣介石的“如意算盤”用心之險惡。
宋福剛是宋大順的曾孫,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副館長。“彝漢雜處、一線中通、江河阻隔、地形險峻、給養困難,蔣介石稱之為‘絕地’!”宋福剛說。
但紅軍毫不退縮。
5月21日紅軍先遣隊出發,用誠意化解了民族隔閡,“彝海結盟”快速通過彝區﹔
24日晚,紅軍先遣隊搶在敵人放火前佔領安順場,奪得渡船一條。天剛亮,紅軍就開始渡河。
紀念館裡,一條木船擺在大渡河急流照片前。宋福剛說,這是當年渡船的仿制件。船短而窄,隻能容納不到10人。孫繼先率十七勇士分兩船強渡。
當地船工爭著開船。驚濤駭浪裡,第一船冒死沖向東岸。敵人子彈擊起密集浪花,船速極快,卻突然撞上了礁石!4位船工舍命跳下船,站在河裡用背頂著船靠岸。敵人反扑,紅軍炮彈在敵人中開了花。孫繼先帶著第二船又到了,接著是第三船……守敵和援敵先后被擊潰。強渡大渡河成功了!
但是,渡船太少難以盡渡。26日,紅軍兵分兩路北上瀘定橋。27日晚敵軍急調一團兵力開往瀘定,另一團攔截東岸紅軍。紅軍迅速反應:提前一天奪橋!
命令由“十萬火急”變成“萬萬火急”。28日,西岸的紅四團突破了人體極限——一天一夜“狂飆”行軍240裡!29日清晨趕到瀘定橋。
天亮,東岸紅軍與攔截敵軍交戰,佔領海子山,殘敵退入旅部。下午4點,西岸紅軍以迫擊炮、重機槍壓制守橋敵軍,22名英雄邊沿著劇烈擺蕩的鐵索邊攀爬、邊戰斗﹔后面戰士將木板鋪上鐵索橋。東岸紅軍同時強攻敵旅部。當瀘定橋守敵向旅部求援時,旅部已被端掉。西岸紅軍一舉奪下瀘定橋!
過河后紅軍仍處大渡河谷深凹險地。他們迅速南下,5月31日攻佔化林坪,6月1日強攻海拔2800米的飛越嶺。
紅軍攀上海拔3000米的桌子山,從陡坡上滑到敵側翼陣地,敵人反扑,正面仰攻的紅軍沖了上去……戰至深夜,紅軍終於打開了北上通道。
激流裡勇進、時間中飆行、鐵索間強攻、高峰上飛臨,那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任何敵人壓倒、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征服的英雄氣概和革命精神,永遠在大渡河谷回響!
周密調研靈活指揮,把偶然性因素轉化為必然性勝利
表面上,紅軍大渡河系列戰斗勝利存在偶然因素,如過彝區遇上識大體的小葉丹、安順場正好西岸有船、瀘定橋守敵恰好沒有拆完橋板……但這些偶然的背后,恰恰蘊藏著深刻的必然。
為什麼紅軍所經之處,必受人民擁戴?因為紅軍是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戰,紅軍與人民的魚水之情牢不可分。就如過彝區,紅軍真心實意地幫助彝族群眾翻身,恪守民族平等政策。除冕寧團結小葉丹外,在越西一縣有上百彝族群眾自發加入紅軍。
為什麼紅軍大渡河系列戰斗每戰必勝?因為紅軍用辯証唯物主義武裝頭腦,信仰真理、尊重科學,進而發現規律,掌握勝利。
原國民黨二十四軍參謀長張伯言等人回憶,當時拾得紅軍行進路線略圖,沿途大小路徑裡程、村落居民,注解非常詳細,好似戰前專人勘察一樣。紅軍情報全面准確,牢牢把握住了戰略主動。
紅軍戰略部署思慮深遠,戰術執行若雷霆萬鈞。安順場分兵,東岸除紅一師外,還有干部團,如果奪橋失敗,東岸就由劉伯承、聶榮臻“到川西創造個局面,干部團有干部,隻要有群眾,搞革命根據地就好辦”。西岸紅軍也作艱苦打算。聽黨指揮,三軍用命!
反觀敵軍,在安順場敵軍崗哨忙著賭錢﹔瀘定橋,敵軍士兵忙著抽鴉片﹔飛越嶺,敵團長謝洪康詐傷臨陣脫逃……
事實証明,誰站在了真理的一邊,誰就站在了勝利的一邊。
堅定的理想信念,凝聚起敢於勝利的磅礡力量
穿越時光回望那段血火征程,眼前,是一張張年輕堅毅的面容——
安順場,隨時准備犧牲的16位渡河勇士已出列,突然一名戰士又沖出來,哭喊著:“我也要去!我一定要去!”
行軍中,大雨滂沱,戰士們放棄做飯,吃生米,喝冷水,連開會都是邊行軍、邊召集、邊開會﹔
瀘定橋,22名勇士有4人犧牲。東橋頭被敵人點燃,火海裡,火人一樣的奪橋勇士沖了進去……
戰斗結束,功臣受到獎勵:列寧服、鋼筆、日記本、搪瓷碗、筷子。不拿工資的紅軍戰士,為了什麼在拼命?
奪橋勇士劉金山說:“一心隻想怎麼盡快爬過去,把敵人消滅掉。”之所以想法純粹,是因為心中信念堅定:為窮人打天下!
紅軍楊田銘忘不了:在除夕之夜,全家人砍兩擔柴換來幾升米和半斤肉,被地主團練搶走。父親、哥哥被反動派殺害,媽媽病死,年幼體弱、孤苦伶仃的小妹妹被豪紳販賣、當牛做馬……
茫茫黑夜,受苦人的路在哪?就在手中搖擺的鐵索上,在身后人民的武裝裡!
安順場船工帥士高的孫子帥飛說:“當時爺爺22歲,他覺得人家都為窮苦老百姓打天下,拋頭顱,洒熱血,我為什麼不能做一點犧牲呢?”最多時,77名漢族藏族船工輪番開渡。
被偉大理想組織起來的人民,不可戰勝。
在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裡,陳列著多位外籍人士的親筆留言。布熱津斯基盛贊:“中國是用那些敢於翻越千山萬水人們的犧牲精神和勇氣統一起來的。”歐格森伯格稱:“這個地方的確証明了,一個國家的命運是由人們的意志決定的。”索爾茲伯裡寫道:“在長征中,沒有一次戰斗或地方可以和瀘定橋相比擬。我為飛越大渡河以及贏得這一勝利的紅軍男女戰士而歡呼!”
軍事是政治的延續,勝利靠人心的集合。長征不僅是軍事行動,更是共產主義理想在中國的廣泛傳播。感悟長征奇跡,就是感悟真理的必然,感悟中國前進方向的正確。(參與記者:周相吉、高健鈞、康錦謙)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