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論

正視與南方差距,山東激活危機意識

2019年07月07日04:59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正視與南方差距,山東激活危機意識

山東省政府這種坦承和廣開言路的姿態尤為可貴,也增加了自揭短板和反思、反省的誠意與“公信力”。

“山東政府是真著急了”。據媒體報道,7月4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題為《究竟該向南方學什麼?——濰坊市委書記南方考察歸來的“發展之問”》的文章,並在“今日關注”欄目中置頂顯示。除了選摘濰坊市委書記惠新安的部分講稿,該文還在最后專門整理了部分網民的評論,直指山東特色酒文化、政府過度干預、思想觀念落后等弊端,言辭犀利。

這篇市委書記南方考察歸來的講話稿,因其直面問題、言辭犀利,在前段時間就已引發輿論關注。山東省政府官網再度刊載並搭配同樣犀利的網友評論,意味著其反映的問題得到了更高層面的認同,警示意義也被放大。

滿滿問題意識的講話稿和“不留情面”的網友評論被一同刊登,釋放出雙重信號。一則,對於濰坊乃至山東所存在的問題,當地官方和民間社會有著高度共識﹔二是,面對問題和差距,官方不僅沒有選擇遮遮掩掩,而且杜絕了“隻能自己說而不准他人說”。這種坦承和廣開言路的姿態尤為可貴,也增加了自揭短板和反思、反省的誠意與“公信力”。

但在輿論場上,這份以“向南方學習什麼”為標簽的講話稿走紅,它所直接呼應的,其實是與一些南方省市相比,山東的發展還存在一定差距。比如,經濟增速、產業結構,以及觀念、營商環境等。

盡管其中一些可能是歷史原因等客觀因素造成,但誠如講話稿所反映的一些城市的發展差異所示,觀念和機制問題才是主因。換言之,這種差距並非不可逾越的鴻溝,而完全可以通過轉變觀念、加速改革來彌補。

置於更大的時代背景下來審視,山東一些地區開始正視與南方地區的差距,其實是一種競爭意識、危機意識的激活,這對所有地方而言,都具有啟示價值。有經濟學家曾指出,中國經濟奇跡的一個重要奧秘就在於地區間的經濟競爭。而在新的內外發展環境下,包括山東在內的一些省份開始對標南方、正視差距,這種新的地區間競爭意識的強化,可謂正當其時。因為,其表面看是經濟層面的競爭,實質是改革深度的競爭、觀念轉變速度的競爭。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語境下,各地在推進改革、發展經濟、轉變觀念等各方面都應有隻爭朝夕、時不待我的競爭意識、危機意識、追趕意識。並且,與改革開放之初很多改革和創新無經驗可循不同,今日之南北東西,都已有成功經驗和先進做法可互相借鑒。這為新的區域競爭和互學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包括山東在內的所有地方都應抓住機遇。

(責編:袁勃)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