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能夠阻擋紅軍前進的步伐

2019年07月03日08:2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沒有什麼能夠阻擋紅軍前進的步伐

85年前的那個冬天,離開湘南的紅軍部隊一路奔襲,挺進桂北。在突破了敵人的三道封鎖線后,前方等待著他們的是湘江這道天險。

說起湘江戰役,大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是紅軍長征出發以來最壯烈的一仗,也是關系紅軍生死存亡的關鍵一仗。7月2日,沿著當年紅軍戰士的足跡,記者一行驅車前往中央紅軍主力過江的鳳凰嘴等古老渡口,踏上這片曾被血染的土地,追尋那段舍生忘死的壯烈往事。

坪山渡口、大坪渡口、鳳凰嘴渡口、界首渡口,從北向南沿湘江依次排開,這是湘江戰役時紅軍過江的四大渡口。

歐鬆告訴記者,那時,擺在紅軍面前的是這樣的險境——西面有湘江和越城嶺的阻擋,北、南、東有敵人的重兵圍追堵截,敵人已經張開一張“口袋”,等著紅軍往這“口袋”裡鑽。不能北進、不能南下、更不能后退,唯一的出路就是殺出一條血路,搶渡湘江,向西挺進!

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記者看到在鳳凰嘴渡口上游有座八字堰,那裡的江面較為寬闊,枯水季節的水深大概到腹部,可以直接涉渡。1934年12月1日,紅軍的九、五、八軍團正是在這裡搶渡湘江。

說起湘江戰役,鳳凰鎮建安司村的村民每人都有無法磨滅的記憶。村民蔣濟勇老人今年已經96歲了,坐在鳳凰嘴渡口邊,他向記者講述起他在11歲時經歷的湘江戰役。當時他躲在牆角,看到有兩架飛機在江上低空盤旋,不停向正在渡江的紅軍扔彈、打槍。紅軍戰士踏著冰冷的河水過江,那時正是白天,紅軍目標明顯,蔣濟勇看到一個個戰士倒在江水裡。

遭到敵機狂轟濫炸的紅軍損失慘重。隨后趕來的桂軍更是架起機槍對過江的紅軍瘋狂掃射,戰士們成片倒在了血水之中。12月1日下午,湘江東岸的紅軍才終於渡過了湘江。

今年57歲的建安司村村民蔣仕發沒有經歷過湘江戰役,但自打幼時起,紅軍過湘江的這段往事就經常被爺爺蔣朝庭和父親蔣庭忠提起。“紅軍大部隊過江后,繼續向西前行。但有十幾個紅八軍團的戰士留在了村裡養傷。”蔣仕發對記者說,他的爺爺就收留了兩位戰士,一個姓李,一個姓張。

蔣朝庭將紅軍戰士藏在家中的“窖眼”裡,並找來村裡的醫生為他們治療。“窖眼”是當地囤積過冬糧食的地窖,為了不讓來村裡搜查的保安團發現,蔣朝庭特意在這個2米多深的地窖裡用木板設置了一個夾層,將戰士藏在木板下,上面堆滿了紅薯、糧食。20多天后,傷情好轉的幾位戰士謝別蔣朝庭等幾位老鄉,一路沿江追趕部隊。

英勇紅軍血染湘江渡口的壯舉印刻在當地每個百姓的記憶裡,在距鳳凰嘴不遠處的大坪渡口,大坪村村民唐咸井告訴記者,那時爺爺唐修河目睹了紅軍在經過大坪渡口時,有些戰士不諳水性,在涉水過灘涂時便倒在了冰冷的江裡。惡劣的環境並未阻擋紅軍堅定的步伐,一批又一批將士前仆后繼,在敵人的追擊下跨越了100余米寬的湘江。

湘江戰役是壯烈的。“血染十裡溪,三年不食湘江魚,尸體遍江底。”當年紅軍戰士的遺體順流而下,被沖到了河邊,村民不忍看到他們暴尸江中,便自發撿撈尸體。這些戰士大多都是年輕人,在1934年的那個冬天,他們永遠沉睡在了湘江冰冷的江底。他們用自己的犧牲為紅軍的這次長征迎來轉機,為革命的勝利帶去希望的曙光。

走進距離鳳凰嘴渡口不遠處的鳳凰鎮和平紅軍小學,五年級二班的孩子們正在教室裡齊聲朗誦《七律·長征》,其中一個名叫蔣福的同學聲音尤為洪亮,說起紅軍的故事,他滔滔不絕,因為這些他從記事起就聽老師、家中長輩講述。在鳳凰鎮和平紅軍小學,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紅軍長征精神已經浸入他們的血液,在心中生根發芽。

80余年后,一個嶄新的江山在世人面前呈現,這場史詩般的遠征至今仍閃耀著火熱的光芒。(記者 李睿宸 張青 孫雲清 周仕興)

(責編:梁秋坪、曹昆)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