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閉幕 中國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正能量

宋子節

2019年06月30日07:57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當地時間6月29日下午,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四次峰會在日本大阪落下帷幕。

此次G20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深入闡述對世界經濟形勢的看法主張,致力於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找根源、把准脈、開好方,把握好世界經濟的大方向。G20峰會中一系列會晤與共識彰顯出中國始終發揮負責任大國的建設性作用。在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明顯上升的大背景下,中國在把脈世界經濟、捍衛多邊合作、完善全球治理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領航帆:中國智慧為世界經濟和全球治理把准航向

G20遇見中國,是爬坡過坎的世界經濟走向復蘇的必然選擇。自聖彼得堡峰會初次亮相G20峰會,習近平主席為這個國際經濟合作主要平台帶來的中國方案,超越全球市場短期的不確定性與風險,致力為世界經濟行穩致遠出謀劃策。

此次G20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深入分析了當前世界經濟存在的問題,明確提出為世界經濟和全球治理把准航向的三條原則和四點建議,宣布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五項重大舉措,起到釋放積極信號、提振信心的重要作用。

在發言中,習近平主席把脈世界經濟:“世界經濟已經進入新舊動能轉換期。我們要找准切入點,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通過發展數字經濟、促進互聯互通、完善社會保障措施等,建設適應未來發展趨勢的產業結構、政策框架、管理體系,提升經濟運行效率和韌性,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看來,中國對於世界經濟的把握凸顯出尊重規律、把握大勢、共勉未來的特點,“習近平主席講話的核心是風物長宜放眼量,保持平常心,尊重規律,把握大勢,共勉未來,齊心協力把世界的事和本國的事做好。”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一直以來,中國緊抓世界經濟發展規律的“牛鼻子”,運用中國智慧為世界經濟和全球治理把准航向。記者梳理2013年到2019年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的發言中發現,“創新”一詞提及三十余次﹔“協調宏觀經濟”“開放型世界經濟”等幾乎成為每年必提的關鍵詞匯。在全球化逆風而行的背景下,中國的全球經濟治理觀清晰准確,為G20機制以及世界經濟發展未來發展指明方向。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表示,“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領導人,我們有責任在關鍵時刻為世界經濟和全球治理把准航向,為市場增強信心,給人民帶來希望。”

中國的信心,也是世界的信心。中國的機遇,也是世界的機遇。正如印度尼赫魯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斯瓦蘭·辛格所評價的:“從長遠看,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提出的倡議為減少分歧、擴大共識、改善全球貿易體系提供了思路。”

穩定錨:為捍衛多邊主義和國際秩序發出了新的強音

隻有團結協作,才能凝聚力量。隻有持之以恆,才能積累共識。

翻開習近平主席的G20日程,短短幾天多邊活動成果斐然——主持中非領導人會晤、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出席中俄印領導人會晤、會見韓國總統文在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德國總理默克爾等。與此同時習近平主席還參與了多場重要會議,彰顯中國支持多邊主義、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積極姿態。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凝聚共識,是為下一步合作不斷走深、走實奠定堅實基礎。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時,習近平主席提出要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世界貿易組織等多邊機制框架內加強政策協調,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謀發展振興﹔中非領導人會晤中,習近平主席與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塞內加爾總統薩勒等就深化中非合作、支持非洲發展和聯合國工作、維護多邊主義達成廣泛共識﹔中俄印三國領導人圍繞當前國際形勢、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深入交換意見,為當前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突出的國際形勢注入了穩定性和正能量。

“伙伴精神是二十國集團最寶貴的財富。”習近平主席在2016年、2018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上提到的這句話,是中國對G20精神一以貫之的認定與堅持。多年來,無數次會晤與共識,印証中國始終在G20舞台上呼喚秉持同舟共濟伙伴精神的初心。

建設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金融體系,提高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是推動G20發展的重要環節。28日,習近平主席出席的三場“小多邊”會晤都在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間舉行。這恰恰說明,應當借助G20這一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的平台,鞏固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團結,推動各方就實現更均衡的全球治理達成新的共識。

正如中國外交部非洲司司長戴兵28日在大阪介紹會晤成果時所說,多邊會晤的進行有利於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自由貿易體制,“這將促進各國攜手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進程,成為共同捍衛國際正義的強大的正能量。”

當前全球經濟、安全、文明等諸多領域存在的形形色色挑戰,同樣需要各國攜手才能有效應對。一系列會晤的舉行與共識的達成,向世人展現出一個自覺踐行命運共同體意識的中國,也映照出一個滿懷自信的發展中大國給世界帶來的改變。

推進器:中國行動賦能世界開放型經濟建設

將共識轉化為行動,將成果落到實處,中國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既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出路,更有促使世界走向未來的新力量。

在本次G20講話中,習近平主席宣布五項重大舉措,從進一步開放市場、主動擴大進口、持續改善營商環境等多方面彰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創造機遇惠及世界的行動與擔當——

“中國有信心走好自己的路、辦好自己的事,同世界各國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創造世界經濟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懈努力。”

“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目的就是動員更多資源,拉緊互聯互通紐帶,釋放增長動力,實現市場對接,讓更多國家和地區融入經濟全球化,共同走出一條互利共贏的康庄大道。”

長期以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對世界經濟挑戰和熱點問題時沒有缺席。自2013年G20峰會至今,從“中國採取的經濟政策既對中國經濟負責,也對世界經濟負責”,到“中國有條件有能力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各國創造更廣闊的市場和發展空間”,再到“中國支持加強多邊反避稅合作,願為健全國際稅收治理機制盡一份力”,在習近平主席擲地有聲的講話中,一以貫之地展現著以中國經濟發展促進世界經濟正效應的“大國擔當”。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幻、大國關系如何復雜、全球治理如何困難,中國都會克服阻力,做好自己的事。”張燕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每一次G20峰會,習近平主席都在向世界展示中國為推進世界經濟穩定發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深化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加進口商品、擴大對外投資、採取負責任的宏觀經濟政策、共同維護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中國始終致力於攜手各國共同營造自由、開放、包容、有序的國際經濟大環境,讓二十國集團真正成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器與全球經濟治理的推進器。

在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亞太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亞歷山大·洛馬諾夫看來,習近平主席就“加快形成對外開放新局面”提出的多項重大舉措,是具有戰略導向性、發展前景美好的經濟政策,對世界貿易和全球經濟治理等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將給中國的合作伙伴帶來更多益處。”

“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信心。”阿根廷—中國商會中國投資總監吉列爾莫·克魯茲表示,“因為中國在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促進全球包容性發展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共商架設合作之橋、促進共同繁榮大計。此次G20峰會落下帷幕,相信未來中國將繼續與其它國家一道攜手同行,凝聚共識,在國際風雲變幻中,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凝聚互動合力,開辟增長源泉。

(責編:岳弘彬)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