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平安:深化改革優化結構 促進農機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

2019年06月20日15:57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蔣平安常委:深化改革優化結構 促進農機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

深化改革優化結構 促進農機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

——蔣平安常委代表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的發言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十多年來,在國家的大力引導和扶持下,我國農機裝備產業和農機化事業都有了長足發展,農業生產實現了從人力畜力為主向機械動力為主的歷史性跨越,我國也一躍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農機制造基地和銷售市場。但客觀分析,無論是農機制造還是應用,我們與國際先進水平尚有較大差距,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

蔣平安

黨中央對農業機械化事業歷來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要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去年12月,國務院又專門作出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制造產業轉型升級的新部署。我們調研感到,在廣大農民對農機需求持續增長的大背景下,農機化事業正經歷著產品向高端化、制造向集聚化、服務向社會化的深刻變革。順應這一大勢,從制造、應用、外部環境等方面綜合發力,深化改革,優化結構,促進農機化事業高質量發展,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新使命。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 強化主體責任,大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壯大農機高新技術企業和新型農機服務組織為重點,盡快改變目前“小、散、弱”的產業生態,帶動農機制造與應用、服務與需求在更高層面相互適應。各級政府應將推進高質量農機化納入發展規劃和議事日程,統籌協調好農機農藝融合、機械化信息化融合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破解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障礙,推動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轉型升級。

二、 強化科技創新,提升農機裝備有效供給能力。以解決部分領域“無機可用”與核心部件“卡脖子”等突出問題為導向,聚焦基礎前沿和關鍵共性技術,協同農機制造骨干企業和重點科研院所,搭建國家層面的農機裝備創新平台和行業技術創新聯盟。通過設立科研專項、組織課題招標、開展對口協作等方式,吸引全社會關聯優勢企業參與農機裝備短板弱項的科研攻關,對中高端、多功能、首台套裝備給予獎勵。引導各地科學布局,重點建設一批富有特色、集中配套的農機裝備產業園區。加大專利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嚴厲懲處農機質量違法和假冒品牌行為。

三、 強化信息引領,以智能化帶動農機裝備產業升級。進一步支持企業實施智能制造工程,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機制造和裝備上的應用,提升智能化制造水平和質量管控能力。高度重視並大力扶持基於互聯網的農機服務平台建設,通過衛星定位、遠程監測、供需匹配、智能感知、軌跡記錄等技術創新手段,不斷提高農機服務效率,降低交易、作業與監督成本。

四、 強化政策完善,營造有利於農機裝備產業發展的環境。在科學評估的基礎上,優化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提高其精准性和指向性。如,加大對高端農機裝備產品和專業農機服務組織的補貼力度﹔探索以遠程監控技術為手段的農機作業補貼﹔將秸稈離田還田、農田殘膜回收、畜禽糞污處理等綠色環保農機作業納入購機補貼范圍。建立健全農機更新報廢制度,加快淘汰老舊農機。修訂技術規范,將“宜機化”納入品種審定、農藝推廣以及農田基本建設的評價體系。鼓勵開展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機融資租賃業務和信貸擔保服務,調動農民購機用機的積極性。

五、 強化國際合作,推動農機裝備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結合“一帶一路”倡議和對外援助,引導更多具有競爭力的農機制造企業和性價比優良的農機產品走出去﹔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促使更多農機裝備制造急需的專業人才及先進適用技術和產品引進來。鼓勵相關機構和企業參與國際標准制定與修訂,推動檢測結果國際互認。

發言人系民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會主委、新疆農業大學校長

(責編:宋子節、王欲然)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