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習近平出訪吉爾吉斯斯坦、上合組織峰會成果:
好兄弟守望相助 為全球治理提供“上合方案”

李兵兵

2019年06月14日19:56  來源:人民網-強國論壇
 

6月12日至14日,習近平主席對吉爾吉斯斯坦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比什凱克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中吉關系樹立了怎樣的新型國家關系典范?比什凱克峰會有哪些看點?當前國際背景下,如何看待“上海精神”的價值和意義?強國論壇邀請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亞所代所長李自國進行解讀。

守望相助 中吉關系再上一層樓

強國論壇:6月12日-14日,習近平主席對吉爾吉斯斯坦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您認為此次出訪有哪些亮點?

李自國:習主席這次在出訪之前,就在吉爾吉斯斯坦媒體發表了署名文章來闡述兩國關系。這是中方非常重視中吉關系的一個象征。另外,中吉之間的“新型國家關系”,其內涵是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我們明確反對霸權主義、單邊主義、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我們要構建開放、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的外交關系。

習主席訪吉對中吉關系有一個新的提升,進一步深化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進一步明確了“一帶一路”倡議與吉爾吉斯共和國2018-2040年國家發展戰略進行對接,在對接中挖掘潛力,列舉出在交通、農業、經貿等領域的合作方向,包括參加中國的進口博覽會,加強兩國的金融合作,以及提出旅游合作等,這是雙方對進一步深化戰略伙伴關系內容的充實。

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熱恩別科夫授予習近平主席“瑪納斯”一級勛章,是對習主席在推動中吉合作、推動上合組織合作發展的高度肯定,也體現出吉爾吉斯斯坦對習主席個人的尊重和認同,同時也是對中吉關系良好發的一種肯定。

強國論壇:中吉友好關系是新型國家關系的典范之一。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如何理解“新型國家關系”的意義?

李自國:當前整個國際社會處在巨大的變動當中,很多的國際規則都遭受到挑戰,包括貿易上的霸凌主義、保護主義。在這種背景下,中吉之間展示出來的新型國家關系,是對國際關系正面引導的一個范例。也是在比較嚴峻的外部安全形勢下,兩國之間深化合作從而推動整個地區合作的范例,為雙方戰略安全提供一個新的幫助。在習主席的署名文章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提法,叫“守望相助”——比原來的合作進一步,不僅是要相互幫助,更要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中,戰略上相互支持和協助。原來中吉之間經常說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現在增加一個——好兄弟,表明要發展兄弟般親情的、利益交融的國家關系。

強國論壇:您對未來中吉關系的發展前景有哪些展望?

李自國:中吉關系從戰略伙伴關系的確立,到全面的戰略伙伴關系,到進一步深化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是一個遞進的過程。這一次的聯合聲明是在歷史成果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第一是進一步提升政治互信,中吉關系經歷了歷史的考驗,保持了穩定性和繼承性。

在安全合作上,雙方相互倚重的程度會進一步加深。宗教極端思想的蔓延對於整個地區安全穩定都是極大的威脅,兩國都面臨著同樣的任務,去宗教極端化方面要進一步加強。另外打擊跨境犯罪也需要進行方方面面的密切協作,在經濟交往、人員往來不斷增加的背景下,如何將極端分子在中吉之間自由游走的空間清零,這一點未來的合作空間也非常大。

最主要的還是經濟合作。隻有經濟的發展才能促進地區的穩定,穩定反過來給經濟的發展提供后勤保障。中吉之間合作的領域很廣,特別是在交通基礎設施領域,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推動鐵路的建設﹔在能源合作領域方面,雙方已做了很多項目,包括達特卡-克明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吉爾吉斯電網項目等,吉政府還授予了中方單位獎章,體現對中國建設的質量和能力的肯定,后續有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在吉爾吉斯斯坦的建設,這也是對雙方都具有重要價值的項目﹔吉爾吉斯斯坦新水電的開發以及老水電的改造,雙方也有很廣闊的合作空間﹔吉爾吉斯現代紡織業發展也很快,而中國在紡織業有傳統的技術優勢,也可以給吉方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聯合聲明中還提到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就是農業合作,包括山地牧業、特色養殖,也包括電子商務,未來農業技術機械、水利灌溉、良種培育、節水、土壤改良等合作的空間會比較大﹔再就是旅游業的合作,吉爾吉斯斯坦在國家發展戰略當中提出要大力吸引中國的游客來進行特色旅游,包括農業游、山地游、休閑游、冰雪游等。

踐行“親誠惠容” 周邊外交政策 深化互利共贏

強國論壇: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應如何看待和發揮中國周邊外交的重要作用?

李自國:周邊外交是中國外交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因為它直接涉及到中國的國家安全和對外經濟合作開放。對於包括吉爾吉斯斯坦在內的整個中亞地區,第一是安全領域的合作,特別是防范和打擊“三股勢力”的活動以及宗教極端思想向我國的滲透。所以,在上合組織框架下開展聯合反恐演習的定期合作機制,我們與吉爾吉斯斯坦開展聯合巡邊,每年舉行邊防合作都卓有成效。

中亞地區位於歐亞大陸的腹地,要走向海洋,參與國際分工的難度非常大,而沒有便利的交通,參與難度會更大。這一點與“一帶一路”利益切合度非常高,中亞國家也把與中國的設施聯通作為戰略性的合作方向,非常期待與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合作,能夠使整個中亞地區迅速發展成亞洲之間交通樞紐的作用。

在經貿領域,中俄與中亞國家的經貿合作不斷上升到新的台階。中國是吉爾吉斯斯坦最主要的投資者,對吉爾吉斯的直接投資連年排名第一,在吉爾吉斯斯坦吸引外資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

中國周邊外交秉持“親誠惠容”的理念,不僅在中亞地區,在南亞、東南亞都有比較好的表現。人員往來越來越密切,交通基礎設施聯系越來越多,利益捆綁越來越強。這些國家都認識到,中國的的確確在奉行親誠惠容、睦鄰友好的周邊外交政策。

弘揚“上海精神” 為全球治理提供上合方案

強國論壇:今年正值上合組織成立18周年。新起點上舉辦的比什凱克峰會有哪些看點?

李自國:上合組織從2010年6月成立,到現在已經成年。如何在不確定的國際環境下發揮更大的作用、更大的擔當,是上合組織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

第一,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要成為構建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國家關系的典范。我們要向整個國際社會來展示我們的形象,發出更強的“上合聲音”。

第二,當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仍然非常突出,貿易霸凌主義猖獗,在這種背景下,上合組織需要有共同的應對方案,要提供更多的“上合方案”。

第三,“上海精神”是上合組織成立以來最核心的價值觀,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促進共同發展。18年來的發展也証明了上合組織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具有活力和影響力。“上海精神”需要各方共同強調、共同遵循、共同弘揚。

本次比什凱克峰會是對去年青島峰會成果的落實,包括習主席提出的“新五觀”等,都需要在比什凱克峰會上得到深化。

當然,上合組織還面臨著周邊安全問題,所以在打擊“三股勢力”,防范恐怖主義回流等問題上也會有更多動作。另外,在國際上孤立主義、民粹主義抬頭的背景下,需要進一步強化上合組織在教育、科技、人文、媒體、旅游等領域的合作。特別是放大“上合聲音”,減少外部力量對上合組織的挑唆,需要加強媒體的合作與溝通。

強國論壇:怎樣看待“上海精神”對完善全球治理體系的價值?

李自國:從互信互利、平等協商、相互尊重、多樣文明、促進共同發展的內涵中可以看出,“上海精神”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直擊國際社會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平等互利、開放合作,也是對單邊主義和利己主義的一種回擊。上合組織不斷得到國際社會的承認,更多的國家願意加入上合組織,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基於“上海精神”所確定的基本原則。在這個原則下,他們感覺到自己國家的舒適感,以及尊重多樣文明、各種文化的平等地位,同時也是對文明沖突論、文明優越論的否定。

強國論壇:“一帶一路”與上合組織有天然的聯系。怎樣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與沿線國家發展戰略更好對接,發揮更大的作用?

李自國:上合組織成員國都已經與我們簽署了“一帶一路”戰略合作協議,有的國家還簽署了多個合作文件,表明了“一帶一路”在地區受歡迎的程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堅持好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則,通過這個基本原則和各個國家去進行對接。“一帶一路”建設不是飄在空中的,是要腳踏實地,把“五通”工作一步步做實的。共商過程就是戰略對接的過程,沿線多數國家都有自己的發展戰略規劃,找准對方的訴求,國家發展的重點、最渴望合作的領域,通過一個個項目,不斷構建利益的共同體,我們最終會形成一個命運共同體。 

(責編:王欲然、申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