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書:指責中國“盜竊”知識產權、強制技術轉讓毫無依據

2019年06月02日10:23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2日電(記者於佳欣、張伊伊)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日發布的《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說,歷史和事實充分証明,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成就不是偷來的、不是搶來的,而是通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得來的,指責中國發展靠“盜竊”知識產權,完全是無中生有、極其荒謬。

  白皮書指出,美國無視中國多年來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改善外資營商環境等方面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績,對中國作出諸多不客觀的負面評價,採取加征關稅、限制投資等經貿限制措施,挑起中美經貿摩擦。

  白皮書說,中國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已建立起符合國際通行規則和適應中國國情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重視發揮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主導作用,取得顯著成效。中國民眾和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顯著提高,對外支付知識產權使用費大幅提升,知識產權申請和登記量快速增長。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成效獲國際廣泛認可。

  白皮書還引用了美國商會及雜志的觀點。中國美國商會《2018年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其會員企業在華運營的主要挑戰中,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已由2011年的第5位降低到2018年的第12位。《外交官》雜志文章指出,中國將成為全球知識產權的領軍者。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外國公司所提出的擔憂,許多已通過司法改革和加強執法機制得到解決。

  根據白皮書,目前,中國的主要創新指標已進入世界前列,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2017年,全社會研發投入達1.76萬億元,規模居世界第二位﹔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38.2萬件,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發明專利授權32.7萬件,同比增長8.2%,有效發明專利保有量居世界第三。

  白皮書強調,中國始終以互利共贏作為基本價值取向開展國際技術合作。中國鼓勵和尊重中外企業按照市場原則自願開展技術合作,堅決反對強制技術轉讓,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犯罪行為。指責中國強制技術轉讓沒有事實依據,完全站不住腳。

(責編:王欲然、申亞欣)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