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紀委辦公廳印發意見  加強和改進案件審理工作

2019年05月27日07:16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近日,中央紀委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案件審理工作的意見》,對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案件審理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強調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案件審理部門要強化精准思維、堅持實事求是,以事實為根據,以紀律、法律為准繩,對案件進行全面審核,嚴把案件質量關,確保每一起案件都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的檢驗。

  據悉,《意見》共18條,對案件審理工作的政治責任和職責要求、嚴格履行審核把關職責、強化監督制約職能、切實保障案件審理時限、建立健全涉嫌職務犯罪案件協作配合機制、全面推行案件審理質量責任制、加強案件審理隊伍建設等方面加以明確,旨在切實保障和提高案件審理質量,推動紀檢監察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

  《意見》強調,案件審理部門作為紀檢監察機關的“關口”“出口”和“窗口”,必須准確把握職責定位,切實履行政治責任。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自覺把“四個意識”“兩個維護”落實到案件審理工作全過程和各環節。要旗幟鮮明講政治,自覺將個案審理放在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工作大局中考量和把握,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相統一。要不斷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始終將審核處理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問題放在首要位置,將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落實到具體人和事中。

  《意見》要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堅持和完善“凡案必審”“查審分離”以及由案件審理部門向紀委常委會會議匯報案件等基本工作制度,堅決杜絕“先定后審”“未審即定”和“查審不分”等問題發生。堅持獨立審理,防止審理過早介入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工作。案件審理部門要堅持原則,敢於、善於提出不同意見,切實發揮好監督制約職能。要切實保障案件審理時限,決不能違背工作實際和辦案規律,片面強調“快立、快查、快審、快結”,堅決防止“重速度輕質量”的情況。

  《意見》明確,對擬移送司法機關的涉嫌職務犯罪案件,要嚴格按照刑事審判關於証據的要求和標准進行審核。堅持罪刑法定、疑罪從無、証據裁判、非法証據排除等原則和理念,確保案件事實清楚,証據確實、充分,並能排除合理懷疑,形成相互印証、完整穩定的証據鏈。

  《意見》要求,深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做實做細案件“后半篇文章”。准確把握黨的政策和策略,按照突出重點削減存量、零容忍遏制增量的要求,立足本地區本部門政治生態,統籌考慮違紀違法行為的性質情節、后果影響、被審查調查人認錯悔錯態度等情況,依規依紀依法、審慎穩妥提出處理意見,實現“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加強與有關黨組織及監督檢查、審查調查等部門的協調配合,注重對受處分人的思想教育,做好處分決定宣布工作,及時發現和糾正處分決定執行“打白條”“打折扣”“搞變通”等問題。深入開展“以案促改”工作,充分發揮反面典型的懲戒、警示和教育作用。

  《意見》明確,建立健全涉嫌職務犯罪案件協作配合機制,加強與司法執法機關的互相配合制約。堅決防止設定“零延期”“零退查”“零不訴”“零無罪”“零上訴”等脫離實際的工作目標,推動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與檢察機關、審判機關共同對案件質量負責。

  《意見》還強調,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及其主要領導要高度重視案件審理工作,加強對案件審理工作的領導和指導,切實研究解決案件審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困難。要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派駐(派出)機構和基層薄弱地區案件審理工作的精准指導和對口幫扶。要選好配強審理干部,著力加強基層和派駐(派出)機構案件審理工作力量。(記者 周根山)

(責編:岳弘彬、曹昆)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