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15時,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了一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消息:雲南省委原書記秦光榮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在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對比此前發布的此類消息可以發現,這是中央紀委首次在發布審查調查消息中使用“主動投案”這個說法。此前,2018年7月31日和8月17日,在發布河北省政協原副主席艾文禮和河南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王鐵接受審查調查消息時,使用的說法是“已投案自首”。
黨的十九大以來,反腐敗斗爭已取得壓倒性勝利。據十九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工作報告透露,黨的十九大以來共有5000余名黨員干部主動投案。那麼,為什麼這次對秦光榮的表述不是“投案自首”而是“主動投案”?這兩者之間有何區別?記者請教了有關專家。
“自首”是一個法律名詞,我國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於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採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也就是說,從法律意義上來說,自首有兩個構成要件:“自動投案”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投案是構成自首的基本條件,但如果投案后不如實供述,也不構成自首。從時間上來說,投案在前,自首在后。
從性質上來說,“自首”的主體已構成犯罪、觸犯刑法,其中涉嫌職務違法犯罪者可以向監察部門自首,涉嫌刑事犯罪者則應當向公安機關自首﹔而“主動投案”的主體則不一定構成犯罪,如果構成違紀,可以向紀委主動投案﹔如果構成職務違法但尚未構成職務犯罪,也可以向監委主動投案,但以上情形並未構成職務犯罪,不能稱作“自首”。隻有構成職務犯罪、足以移送司法機關的情形,才有可能構成“自首”。
那麼,秦光榮“主動投案”,就等於“自首”嗎?從字面來解讀,不一定。首先,有可能他主動交代的涉嫌違紀違法的情形尚未嚴重到構成職務犯罪﹔其次,有可能他盡管已主動投案,但尚未如實供述職務犯罪的罪行﹔也有可能是他涉嫌職務犯罪的情況較為復雜,目前要認定“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還需一個過程,尚不能認定為自首情節。對比艾文禮、王鐵的“已投案自首”的表述,可以推測,這兩人在主動投案后,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布審查調查消息前,已經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那麼,秦光榮到底屬於上面推測的哪種情形呢?他“主動投案”到底最終有沒有構成自首?隻有等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布對其處分決定時才能見分曉了。採訪中,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自首”是法律用語,應當由司法機關來認定是否構成“自首”,紀檢監察機關在審查調查之初隻能對其“主動投案”的行為進行認定,因此此時不提“自首”為宜。
此外,還有人提出疑問:為什麼中紀委在公布白恩培、王三運接受審查調查的消息時,對其職務的表述分別為十二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十二屆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不提其擔任過的省委書記的職務﹔而今年以來查處趙正永、秦光榮時,對其職務表述則分別為陝西省委原書記、雲南省委原書記,不提其在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擔任的職務?在請教專業人士后,記者得知,這是因為白恩培、王三運被查處都是在2018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換屆前,他們當時還在全國人大專門委員會任職﹔而趙正永、秦光榮盡管也曾擔任過十二屆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但換屆后二人均已卸任。(一本政經工作室·姜潔)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