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大計 精彩開局 習近平這樣推進建設雄安

2019年02月23日08:19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原標題:千年大計 精彩開局 習近平這樣推進建設雄安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到雄安新區考察,並在安新縣召開新區規劃建設工作座談會。同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由此,這項被稱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新城計劃正式進入公眾視野。

  這是2018年12月6日無人機拍攝的雄安新區白洋澱上的村庄。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兩年間,習近平數次赴雄安調研,他視察“千年秀林”建設情況、點贊一線建設工人,要求把新區的每一寸土地規劃得清清楚楚。

  千年大計始於“一”。對於雄安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習近平數次講話高屋建瓴、綱舉目張,為建設未來之城、綠色之城、創新之城明確方向、繪就藍圖。

  一張白紙繪就一幅藍圖

  雄安新區現在還是一張白紙。受到各方面利益牽絆較少,要發揚改革創新精神,建立體制機制新高地。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在河北考察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工作。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在河北考察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工作。

  從研究論証到命名,雄安新區誕生的每一個重要節點,習近平都傾注了許多心血。

  2013年5月,一輛飛馳的列車沐浴著春光,在廣袤的華北平原上馳騁。這天,習近平總書記一大早便赴天津考察調研,在深入了解當地經濟發展情況后,他指出,要譜寫新時期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京津“雙城記”。同年8月,習近平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發展問題時又重點強調,要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是擺在黨和政府面前的重大課題。如何“破題”,習近平熟思審處。

  2015年2月10日,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九次會議審議研究《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時,明確提出“多點一城、老城重組”的思路。“一城”,就是要研究思考在北京之外建設新城。

  一年之后,又是一個生機盎然的春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聽取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有關情況的匯報,確定了新城的規劃選址,同意定名為“雄安新區”。

  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是黨和國家的戰略部署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按照黨中央要求,履行規劃編制主體責任的河北省,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經過反復磋商研究,雄安新區規劃編制最終確定為“1+4+54”的規劃體系。即以《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為統領,雄安新區總體規劃、起步區控制性規劃、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白洋澱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四個綜合性規劃為主體,防洪、水系、海綿城市、排水防澇等22個專項規劃和水資源保障、清潔能源利用、城市住房制度等32個專題研究作為基礎支撐,形成新區頂層設計。

  藍圖已繪就,號角已吹響。雄安新區就如同一張白紙,正等待著新時代的奮斗者潑墨揮毫。

  一個理念促成一流標准

  雄安新區將是我們留給子孫后代的歷史遺產,必須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准、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理念,努力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9年1月16日,習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區市民服務中心聽取雄安新區總體規劃、政策體系及建設情況介紹。

  “被動式建筑”、“一站式”政務辦理模式、無人駕駛智能公交車、無人超市、信息化手段管林護林……

  兩年來,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雄安新區堅持先謀后動、規劃引領,借鑒國際經驗,不留歷史遺憾。一座新時代的標杆之城正在漸漸拔地而起。

  要堅持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編制好城市總體規劃,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清清楚楚再開工建設﹔

  要防患於未然,不要掉以輕心,不要走彎路,務必系好新區規劃建設的第一顆扣子﹔

  我們設立雄安新區要瞄准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兩步走”的目標,創造“雄安質量”,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成為全國一個樣板﹔

  ……

  諄諄囑托,殷殷期望。謀定而后動,厚積而薄發。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雄安新區建設穩步推進:

  位於北京黃村的建設中的京雄城際鐵路(2019年1月5日無人機拍攝)。

  重大工程方面,雄安市民服務中心項目順利封頂﹔京雄城際鐵路最長橋梁工程完成頂推施工﹔11萬畝“千年秀林”暈染著綠色的希望。

  規劃管理方面,雄安新區經受住了炒房、落戶、炒車等多重考驗,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為高起點高標准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招商引資方面,從第一家國有企業注冊,到第一批高新企業入駐,再到四家國有銀行雄安分行獲准設立,雄安新區日新月異的變化令人歡欣鼓舞。

  ……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自雄安新區設立到規劃編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理念貫徹始終,一個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正逐漸從規劃藍圖變為現實樣板……

  一種精神樹立一個樣板

  建設雄安新區是一項歷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歷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如果說前期工作是以謀劃籌備為主,接下來規劃批准后就將轉入建設實施階段,要尊重城市開發建設規律,合理把握開發節奏,穩扎穩打,一茬接著一茬干。

  ——2017年2月23日,習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9年1月16日下午,習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區“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一區造林區域秀林驛站,同當地護林員代表親切交流。

  “家有梧桐樹,不愁鳳凰來。”奮斗青春、風華正茂,雄安是一座青春之城,更是一座奮斗之城。

  2019年1月,剛剛迎來新一年的華北大地煥發著奮斗的氣息。習近平新年后的首次地方調研便來到雄安。在雄安新區規劃展示中心,他通過大屏幕連線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建設工地現場,向施工人員揮手致意,稱贊他們是雄安新區建設的“開路先鋒”。

  在政務服務中心,習近平和創業者們親切交談,勉勵他們把握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把握住歷史機遇,做民族復興、改革創新的弄潮兒,創造新的輝煌業績。

  在“千年秀林”大清河片林一區造林區域,習近平乘車穿行林區察看林木長勢,登上秀林驛站二層平台遠眺林區全貌。他說:“藍天、碧水、綠樹,藍綠交織,將來生活的最高標准就是生態好。雄安新區過去有一定的基礎,現在搞‘千年秀林’,將來這裡一定是最宜居的地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雄安新區就要靠這樣的生態環境來體現價值、增加吸引力。”

  千年大計,開局為要。奮進新時代,建設未來城。

  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托與真誠鼓勵,在這片熱土上正轉化為新一代奮斗者的火熱實踐。

  從“千年秀林”造林現場,到雄安市民服務中心建設現場﹔從三賢文化廣場,到白洋澱景區……所有懷揣共同夢想的人們,不舍晝夜、緊鑼密鼓地為著一個共同目標忙碌著、奮斗著,穩扎穩打系好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第一顆扣子”, 使千秋之城經得起歷史檢驗。

  面對歷史性工程,保持歷史性耐心,功成不必在我。以奮斗者的姿態,堅持新發展理念,雄安新區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網)

  文字、圖片資料來源: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

(責編:袁勃)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