捎上民企“心裡話”——全國人大代表張天任採訪手記

2019年02月18日10:45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杭州2月17日電 題:捎上民企“心裡話”——全國人大代表張天任採訪手記

  新華社記者王俊祿

  過去6年,建言98篇,涉及多個重大領域——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天任可謂一位“高產”代表。

  這似乎跟他從事的新能源行業有關——匯聚能量,傳遞能量,張天任總是利用各種機會,“見縫插針”地開展調研,汲取民意民智,並高效地轉化釋放為一個個具體的報告和建議。

  2013年1月,張天任當選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2018年1月,張天任又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過去6年時間裡,張天任提交的議案和建議達98篇,涉及民營經濟、新能源產業綠色發展、三農與社會治理、區域協調發展等多個方面,不少問題得到積極回應或正在解決。

  張天任說,他眼中人民滿意的好代表,要上接“天氣”下接“地氣”,准確把握國家發展大勢,注重體察社情民意,努力為百姓“代言”。同時,還要善於把問題建議和立法工作有機結合,推動社會的點滴進步。

  他認為,人大代表關注民營企業,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民營經濟發展重要指示精神的實際行動,是代表“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的重要內容。尤其要找到普遍規律,積極建言,助力破解民營經濟發展難點,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營造民營企業發展良好環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張天任聚焦民營經濟發展,調研主題多數與此有關。在他案頭,擺放著他初擬的“企業技術改造”“構建工業互聯網大平台”“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對民營經濟扶持力度”“打好實體企業降成本組合拳”“振興實體經濟”“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等約20篇報告,不少調研貫穿全年。參加全國兩會前的這段時間,他正結合調研不斷修改完善。

  “這些都是民營企業的集體心聲。”張天任認為,民營經濟風險大、利潤薄,又面臨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應當得到更多關注和支持。“肩負人大代表這一沉甸甸的責任,我一定會繼續不斷提高履職水平,敢於擔當,勇於作為,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責編:王仁宏、曹昆)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