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別“囧途”——部分地區農村春運“最后一公裡”探訪

2019年02月03日10:52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2月2日電 題:漸別“囧途”——部分地區農村春運“最后一公裡”探訪

  新華社記者

  擠火車到縣城、趕班車到鎮上、找摩托到村裡——從縣城到村裡,返鄉途中的這“最后一公裡”,長期以來都是春運難點之一,常被吐槽為春運“囧途”。

  記者近期在部分偏遠農村地區採訪發現,隨著農村通村公路普及,農村客運系統完善,農村春運“最后一公裡”出行難現象已大為改善。

  道路越來越好走 客車送到家門口

  在廣州打工的湖南省邵陽市隆回縣高平鎮村民聶慶偉,之前春節返鄉都不敢多帶行李。他解釋說,過去村裡道路坑坑窪窪,客運班車隻走縣道。從縣城到鄉鎮后,還得再托親戚朋友騎摩托車來接,“下了火車還得轉幾趟,行李多了拿不了”。

  今年春節,聶慶偉提著大包小包坐上從廣州到新化南站高鐵,再從新化縣城坐班車直接到村灣裡,“全程不到一個半小時,都是水泥路”。隆回縣城市公共客運管理所負責人米久華說,隆回縣從鄉鎮到行政村的客運通達率達到97%,春節期間,農村客運公交都已加密班次,很多村組可以實現公交直接開到家門口。

  隨著近年來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持續加大,不僅平原農村,連山區、林區等偏遠地區在道路“村村通”基礎上,加快實現“組組通”﹔加上農村客運體系的逐步完善,返鄉“最后一公裡”相對已經很順暢。

  貴州,山高坡陡、村寨分散。綏陽縣地處大婁山山脈中段,縣城通往各鄉鎮多為盤山公路。這個縣北部的青杠塘鎮等4個鄉鎮,曾被一座海拔1400多米的大山阻隔,10多萬名村民出行不便。

  記者在現場看到,陰雨天氣下盤山公路在霧中若隱若現,顯得十分險峻。青杠塘鎮回龍村村民曾建設說,過去翻山越嶺走小路需要一個多小時,而且每到冬天,路面大霧加上結冰,經常有車被困山上。

  2015年,當地自籌資金,修通一條1.85公裡長的隧道,驅車通過隻需5分鐘。曾建設說,有了這條隧道,不僅返鄉方便,游客都多了,很多人開起了農家樂。

  道路修通,加上私家車普及,讓很多農村地區客運站在春運期間,也很難看到往日人頭攢動的景象。地處秦巴山區的湖北神農架林區木魚鎮是當地旅游主要集散地。跑客車10多年的司機戴兵說,過去“一票難求”,而現在30多座的大巴車,就賣出不到10張票,“主要原因是私家車多了,現在春運農村客運都很少出現高峰期”。

  三級“路長”管養護 村民出門能“打車”

  記者採訪發現,不少地區完善農村公路管理體制,借助現代科技手段,讓農村居民春運“最后一公裡”更加便捷。

  在神農架林區,目前通組路已經基本全覆蓋。針對道路彎大、坡陡等情況,林區去年累計投入1.2個億,完善通村道路的防撞牆等安防設施。當地財政還投入800多萬元,按照縣道、鄉道、農村路每公裡1萬元、5000元、2500元標准發放運營維護經費,建起三級“路長制”。

  神農架林區副區長向毅說,春節是群眾出行高峰期,也是交通事故、酒后駕車高發期。目前全區276名“路長”都已配備摩托車,承擔起林區1672公裡農村道路的維護,安全監管,近年來安全事故發生率明顯降低。

  農村居民也能用上“網約車”,這是在貴州省黔東南州雷山縣試點智慧交通平台“通村村”的實踐。

  雷山境內峰巒起伏、江河縱橫。盡管早在2015年底,就實現了村村通油路,但對於百姓而言,路通了卻依舊不好走。

  雷山縣客運站站長王貴說,由於縣內山高坡陡、村寨分散,導致客運班線分布不均,加上缺乏有效的乘客出行數據參考,不能靈活調整班線、車次,往往出現“高峰人找車、平時車找人”的現象。

  在貴州省交通廳支持下,雷山縣率先試點利用大數據,實現人車信息匹配的客運軟件“通村村”。在全縣“通村村”智慧交通調度中心大廳,春運期間,訂單通知聲不時響起,十分忙碌。

  從縣城到大塘鎮橋港村,雷山縣客運車輛司機黎樹華這條線路跑了4年。“農村地廣人稀,以前有時候一趟隻能拉到一兩個客人,跑一趟油錢都不夠。”黎樹華說,借助“通村村”,乘客提前預約,他順路去接,減少空駛,每月能多出1000多塊收入。

  “通村村”創始人羅永安說,雷山縣行政村實現全覆蓋后,農村群眾出行候車平均時間由原來2小時降低到30分鐘,全縣農村地區客運車輛實載率從平台上線前的56%上升到80%以上,“現代技術讓農村春運‘最后一公裡’暢通、便捷了”。

  農村公路管護力量有待充實

  一些受訪基層干部坦言,農村客運進入“春運節奏”后,“最后一公裡”目前仍面臨惡劣天氣影響和道路養護不足兩方面調整:

  一方面,部分山區冰雪天氣造成出行難。貴州省交通部門介紹,今年春運期間將出現三次降溫過程,降水較往年偏多,出現階段性雨雪冰凍天氣概率較大,給春運運輸組織保障和道路交通保暢等工作帶來較大挑戰。

  另一方面,農村道路養護保障不足。湖北神農架林區農村公路管理局局長羅萍說,林區不少公路出現“油路變砂石路”等老化情況,基層超載治理手段有限,公路修復成本增加不少。

  多地基層干部反映,下一步重點應關注農村道路養護,增強農村道路日常管理、突發應對等方面能力,呼吁通過頂層設計,推廣交通警務體制改革、“三級路長”制探索,打通基層交通道路管理條塊障礙,引導養護、執法等權限下移,出台財政配套措施,充實農村公路管護力量。(記者高薇、向定杰、白田田、李勁峰、李思遠)

(責編:王仁宏、曹昆)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