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一次套取資金僅9元多,但也逃不過懲處。前不久,湖北省洪湖市曹市鎮向東村衛生室醫師楊某某利用工作便利,在新農合系統中偽造虛假就診治療記錄23次,套取新農合補助資金216元,受到嚴肅查處。這是湖北整治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的一個縮影。
研究部署“零遲緩”,日常監督“零間斷”,靶向監督“零放過”,執紀問責“零容忍”。湖北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整治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時,始終堅持“四零”理念和工作方法,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紀律保障。2018年,全省共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12731個,處理黨員干部15207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5555人次,組織處理9953人次,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85人。
堅持研究部署“零遲緩”,當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護航者。去年以來,湖北省紀委監委先后16次召開常委會,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責任感,傳達學習、專題研究部署推動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制發《關於2018年至2020年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的工作方案》等文件,督促省扶貧辦等12個部門出台本系統深化專項治理工作方案,形成專項治理工作大格局。
堅持日常監督“零間斷”,織密全方位、立體式監督網。據介紹,湖北省、市、縣紀委監委均開通“963888”扶貧領域違紀專項舉報電話和“精准扶貧違規違紀問題舉報直通車”,並與各扶貧相關職能部門建立健全問題線索移送機制,定期開展扶貧領域問題線索大起底。用好省委扶貧領域專項巡視成果,針對發現的6大類24個方面問題,在全省部署開展為期6個月的扶貧領域突出問題專項集中治理,做到日常監督“零間斷”。十堰市茅箭區紀委監委在精准“大走訪”中發現區財政局一名干部扶貧工作走形式、不負責,最終對15名相關責任人開展問責,並由此決定把精准走訪轉為常態活動。建始縣建立“互聯網+監督”平台,對民生領域資金項目發放等情況進行實時動態監督比對,目前已有13人因不符合要求被取消相關扶貧政策享受資格。
堅持靶向監督“零放過”,著力提升發現問題的精准性。湖北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充分利用信息比對方式,針對住房安全保障、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生態扶貧等7個方面19個政策項目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對領導干部、財政供養人員、村干部貪污套取、虛報冒領、截留挪用、以權謀私、優親厚友、失職瀆職性質惡劣的,一律從嚴查處﹔對主體責任不落實、監督檢查不認真、線索核查不深入,或是弄虛作假、搞“數字脫貧”的,一律從嚴追責。去年以來,全省通過信息監督檢查篩選並查實問題4.93萬個,處理黨員干部8772人,其中,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54人﹔黨員干部主動退交違規資金710萬元。
堅持執紀問責“零容忍”,強化震懾作用。湖北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處扶貧領域貪污挪用、截留私分、虛報冒領、雁過拔毛、強佔掠奪、優親厚友等腐敗問題,以及在扶貧工作中做表面文章、弄虛作假,打折扣、搞變通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堅持失責必問、問責必嚴,切實把問責板子打實。來鳳縣百福司鎮套取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搞“面子工程”,包括時任縣委書記在內的48名黨員干部被問責。“零容忍”體現在哪怕是再小的違紀問題也決不姑息遷就。保康縣黃堡鎮耿家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遠洪在精准扶貧中收受群眾一條煙、兩瓶酒﹔石首市大垸鎮古長堤村黨支部書記李后發在為村民申報辦理低保過程中收受香煙兩條,均受到嚴肅處理。(通訊員 楊宏斌)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