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常住人口減16.5萬人 連續兩年負增長

2019年01月24日05:57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昨天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北京市經濟運行平穩、穩中提質。

  經初步核算,201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3032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6%,實現了6.5%左右的年度預期目標。根據昨天發布的數據,去年北京第三產業對經濟貢獻已經接近九成。數據還顯示,2018年北京市第三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3%,高於地區生產總值增速0.7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7.9%。其中,金融、科技服務、信息服務等優勢行業在全市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首度超過四成﹔貢獻率合計達到67%,比上年大幅提高了12.9個百分點。

  常住人口減16.5萬人

  連續兩年負增長

  昨天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北京常住人口為2154.2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6.5萬人,同比下降0.8%。據了解,2017年末北京常住人口數量同比減少2.2萬人,也就是說,北京市常住人口連續兩年實現負增長。

  從年齡構成看,目前北京0-14歲常住人口226.6萬人,佔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為10.5%﹔15-59歲常住人口1562.8萬人,佔比72.6%﹔60歲及以上常住人口364.8萬人,佔16.9%。從城鄉構成看,城鎮人口1863.4萬人,鄉村人口290.8萬人﹔城鎮人口佔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為86.5%。

  數據還顯示,2018年北京市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去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361元,比上年增長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與此同時,北京市居民消費持續升級,服務性消費在總消費支出中的比重已經達到54.9%,同比提高2.4個百分點。

  去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747.7億元,比上年增長2.7%﹔其中,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2632.9億元,增長10.3%,拉動全市零售額增長2.1個百分點,佔據了大部分貢獻。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北京市的餐飲收入增幅遠高於商品零售收入,增幅分別為7.3%和2.2%。

  商品住宅銷售面積

  同比下降14%

  去年,北京市商品房銷售面積為696.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超過兩成。其中,住宅銷售面積526.8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4%﹔辦公樓和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下降幅度更大,分別達到30%和53.1%。

  從去年北京房地產市場建設情況來看,去年全市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6.2%,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微增0.6%﹔辦公樓和商業營業用房開工面積則繼續大幅下降,降幅均在三至四成之間。去年,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積為1557.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2%。其中,住宅竣工面積大幅增長21.1%,辦公樓竣工面積大幅下降22.2%,商業營業用房也下降了2.5%。

  另外,北京的“集約”在2018年提升了效率效益。從生產效率看,去年前11個月,北京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勞動生產率為44.8萬元/人,同比提高5萬元/人。從能源利用效率看,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5%﹔能源清潔化程度不斷提高,天然氣和電力佔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的比重超過7成,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

  消費升級態勢明顯

  經濟運行平穩

  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全市經濟保持了平穩運行的發展態勢,全市在推動減量集約、轉換發展動力、優化首都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和增進人民福祉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在“減量”優化發展空間方面,去年全市規模以上法人單位關停搬遷361家,其中制造業、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企業佔83.4%。

  同時,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數據顯示,全年新設科技服務業和文體娛樂業企業88716家,合計佔全市新設企業的48.4%。

  促進轉型升級方面,全市新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保持在1/3左右。其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全市GDP的23%,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消費升級態勢更加明顯,服務性消費佔市場總消費的比重為53.8%,對市場總消費增長的貢獻率達8成以上。此外,符合城市戰略定位的產業投資快速增長,信息服務業和科技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31.2%和7.7%。

  社會保障方面,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用於城鄉社區、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分別增長20.2%和14.5%,高於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平均水平﹔保障房建設加快推進,全年保障性住房投資增長44.1%,保障性住房新開工面積佔比達45.2%。

  文/本報記者 張欽

(責編:白宇)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