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訊
昨天下午,北京市實施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新聞發布會舉行。市發改委、市園林綠化局、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市水務局就副中心建設作出了詳細介紹。
建成軌道交通7號線二期、八通線二期,開工建設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開工建設人民大學通州校區一期,確保北京學校小學部按期交付使用,建成約785公頃的馬駒橋濕地公園,1160多公頃的東郊、東南郊森林公園,開工建設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通州院區、中國藝術品交易中心等項目……市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素芳表示,今年,城市副中心將集中推動240余項重大工程,當年計劃完成投資750億元左右。
副中心城市綠心
命名“東方綠星”
會上首次公布了副中心城市綠心名稱。據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城市副中心重點功能區之一,城市綠心以“千年惠林”為規劃願景,命名為“東方綠星”,力求打造“萬畝城市森林、百萬喬冠樹木、百種鄉土植物、24節氣林窗、四季景觀大道”融為一體的城市森林。
城市綠心位於城市副中心一帶一軸交匯處,規劃建設面積約11.2平方公裡,其中總綠化面積約7.39平方公裡。目前,城市綠心園林綠化建設工程的綠化標段已全部進場,城市綠心完成綠化1000畝,計劃今年年底初見成效,2020年底建成。此外,今年力促城市綠心的劇院、圖書館、博物院三大建筑開工建設,率先打造副中心城市新地標。
此外,潮白河森林生態景觀帶一期等19個綠化工程將於年內完成。到2020年,城市副中心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將達到90%,高於中心城85%的指標。
城市副中心站
加快推動開建
市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素芳介紹,2019年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行動計劃已經編制完成。
構建通達便捷的開放交通體系上,加大軌道交通建設力度,實施重點區域堵點疏堵工程。建成軌道交通7號線二期、八通線二期,加快推進京唐鐵路北京段和城際鐵路聯絡線一期,開工建設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
開工建設人民大學通州校區一期、北京衛職院新院區、北京二中通州校區和北海幼兒園,確保北京學校小學部按期交付使用﹔開工建設安貞醫院通州院區、友誼醫院通州院區二期,建成潞河醫院四期和通州區中西醫結合醫院。449公頃的潮白河森林生態景觀帶一期等19個綠化工程將於年內完成。
此外,抓好環球主題公園主體工程及配套等在施項目進度,開工建設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通州院區、中國藝術品交易中心等項目。
建設海綿城市
七成降雨不外排
市水務局介紹,推進城市副中心自然生態的海綿城市建設,提升副中心防澇能力,綜合採取透水鋪裝、建設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生態濕地等低影響開發措施,實現對雨水資源“滲、滯、蓄、淨、用、排”的綜合管理與利用。
據悉,目前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及周邊共約20平方公裡區域正在開展海綿城市試點區建設,預計2019年將基本達到70%降雨不外排的考核要求。
未來海綿城市還將在整個副中心范圍逐步鋪開,到2035年實現副中心80%建成區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不低於80%的目標。
在加強水環境綜合治理上,將實現“兩帶六片區”項目全面開工建設,系統推進“通州堰”分洪體系建設,營造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景觀﹔實施北運河(通州段)及溫榆河綜合治理,加快城北水網、兩河水網、城南水網等水務項目進度。
藍綠交織
將成城市副中心底色
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總規劃師施衛良介紹,大幅增加綠色空間總量,讓藍綠交織成為城市副中心的底色。建立全流域水污染綜合防治體系,貫通約163公裡連續濱水岸線。在城市副中心東西兩側建設生態綠帶,南北兩側建設生態廊道控制區,讓城市副中心矗立在森林環抱之中。
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鼓勵養老服務事業與產業協同推進,完善助殘服務體系﹔提高以公租房為主的保障性住房和以共有產權房為主的政策性住房比例﹔完善“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均衡設置基層公共文化設施。
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和合作共建等方式,推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等向廊坊北三縣地區延伸布局。有步驟地推進各項任務落實。要強化交界地區環境治理和生態管控,共建大尺度生態綠色空間,堅決遏制貼邊發展和無序蔓延。此外,將調整完善城市副中心管理體制,實現“副中心的事副中心辦”。文/本報記者 李天際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