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准確的數據是進行科學決策的重要前提。對經手的數據弄虛作假,是作風不實的表現。習近平反復要求樹立正確政績觀,發揚求真務實的作風,以釘釘子精神擔當盡責。
2018年,可以說是嚴打數據造假之年。
針對經濟數據“注水”等情況,國家統計局組織開展統計督察,並強調落實統計造假作假“一票否決制”﹔山西臨汾干擾環境監測數據案被查處,生態環境部多次表態“零容忍”﹔作為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2018年以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重點治理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等現象。
經濟數據注水?一票否決!
繼遼寧之后,內蒙古、天津2018年初主動曝光GDP“注水”,引發輿論熱議。經濟數據虛增空轉、重復計算、故意虛報等問題,逐一浮出水面。
2018年9月,習近平在東北三省調研期間,曾對此專門了解情況。
“你們在統計數據上壓了多少水分?” 在沈陽座談會上,當遼寧省委負責人談到主動做實經濟數據時,習近平插話問道。
“僅財政收入就有1000多億。”該負責人回答。
“這是個實實在在的變化。”習近平隨后要求,越是困難,越需要“真把式”,要真抓實干。
為了確保包括經濟數據在內的統計數據真實准確,2018年猛下重拳,突出統計法定職責履行,並強化監督檢查和問責。
7月召開的中央深改委第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督察工作規定》。該規定自8月24日起正式施行,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責任制得以建立並落實。
統計督察的對象是與統計工作相關的各地區、各有關部門,重點是各省區市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和與統計工作相關的領導班子成員。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將督察統計違紀違法案件移送和責任人責任追究情況,包括是否落實統計造假作假“一票否決制”。
在國家統計局網站2018年曝光的7起典型統計違法案件中,遼寧、內蒙古、天津三地均“上榜”。國家統計局表示已提出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處分處理建議。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注水”過經濟數據的不止上述三省區市。審計署2017年第三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結果顯示,雲南、湖南、吉林、重慶4省10個市縣(區)虛增財政收入15.49億元。山東、廣東、福建等地也在去年表態,將對統計違紀違法全面排查,整治好大喜功現象。
與此同時,國家統計局正加快推進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在浙江、湖北、陝西試點的基礎上,2019年將在全國范圍鋪開,實現地區GDP與國家GDP基本銜接。
干擾環境監測數據?零容忍!
山西臨汾,這個因空氣污染而聞名的城市,2018年又因環保問題登上了“頭條”。
8月,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山西省臨汾市國控環境空氣自動監測數據造假案有關情況的通報》,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從根本上解決污染問題,絕不允許將改善環境質量的壓力轉嫁到生態環境監測數據上。
該案的發現得益於生態環境部的一次飛行檢查。
3月28日,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在監測數據審核時發現臨汾市部分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數據異常。生態環境部第一時間派工作組赴當地檢查,調查事實清楚、証據確鑿后,依法移交公安部門。
后查明,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臨汾市環保局原局長張文清授意工作人員,通過堵塞採樣頭、向監測設備洒水等方式,干擾國控空氣自動監測站近百次,導致監測數據嚴重失真達53次。
根據兩高發布的《關於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干擾採樣致使監測數據嚴重失真的”,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論處。張文清及臨汾市環保局辦公室原負責人張燁、環境監測站原聘用人員張永鵬均受到法律嚴懲。
這是繼2017年宣判的西安市環境監測數據造假案后,依法懲處的又一起環境監測數據造假典型案件。
對臨汾市的追責還沒有結束。8月6日,生態環境部聯合山西省政府對臨汾市政府主要負責人進行了約談。約談指出,要深刻汲取教訓,全面舉一反三,依紀嚴肅問責,並以案為鑒,加強警示。
“對干預環境監測數據行為,堅持‘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生態環境部強調。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18年,北京、福建、山東、寧夏、河南、新疆等多個省區市出台了《深化環境監測改革提高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實施方案》。一些地方提出按照“誰出數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建立監測數據終身負責制。
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在加緊制定生態環境監測條例,以構建各類各級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和相關人員的責任體系。
搞數字脫貧?過最嚴考核關!
習近平多次強調,要防止形式主義,扶真貧、真扶貧,扶貧工作必須務實,脫貧過程必須扎實,脫貧結果必須真實,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2018年是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對脫貧攻堅標准把握不准,或提高標准,人為吊高胃口﹔或降低標准,搞數字脫貧、虛假脫貧”是重要治理內容。
為嚴防數字脫貧,中央建立了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去年3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離脫貧攻堅目標實現期限越近,任務越艱巨,越要實行嚴格的考核評估。
據了解,經過兩年多實踐,目前基本形成了年度考核評估、階段性評估和脫貧退出后普查相互結合的脫貧攻堅考核評估體系。其中,主要通過第三方抽樣調查方式,對考核年度脫貧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穩定實現情況和因幫扶不實、脫貧質量不高導致的返貧情況進行評估,督促各地重視脫貧質量和退出的穩定性、可持續性。
“誰是貧困人口、什麼原因致貧、採取什麼措施脫貧,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裡都有記載。一個貧困戶如果有三個致貧原因,要享受五到六項扶貧措施才能脫貧。”2018年12月13日,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
“最嚴格”,還體現在紀檢監察、審計等監督手段的充分運用上。
審計署去年6月發布的對145個貧困縣扶貧審計結果顯示,13個市縣對脫貧標准把握不准,有2個縣脫貧數字造假,虛增貧困村收入虛假脫貧,或隨意調整脫貧人數,涉及20個村、2343名貧困人口。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去年設立的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曝光專區,迄今已曝光24起典型案例。廣西等地虛報脫貧貧困戶收入等問題被通報,相關責任人受到黨紀處分。
2018年,中央還首次就脫貧攻堅展開專項巡視。10月9日,十九屆中央第二輪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召開,將對內蒙古、吉林、安徽等26個地區和單位進行巡視。截至20日,巡視組已全部完成進駐。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