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奮斗定義我們的2018【5】

2017年12月25日07:10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為人民綻放最美芳華(影像記錄2017思想文化)

現代與傳統交織,主流與多樣齊飛,2017年中國文化呈現出一幅活力四射、精彩紛呈的畫卷。這一切都已經証明並將繼續証明:人民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

文藝隻有心懷人民,為人民鼓與呼,才能贏得人民的喜愛和尊重。與此相反,把文藝創作視為撈快錢的樂園,粗制濫造、低級庸俗,這樣的作品在2017年普遍遭遇收視與口碑的“滑鐵盧”。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日益增強,對文藝創作的質量要求會越來越高,隻有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優秀之作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故宮博物院千裡江山特展和趙孟頫書畫展再次引發“故宮跑”,傳統文化在2017年繼續散發熾熱魅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中國文藝的“根”與“魂”。通過創新形式,傳統文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2017年,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電影產業促進法施行,公共圖書館法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即將實施。文化立法工作在加速,群眾文化權益越來越有保障。公共文化的水平既是衡量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標准之一,也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准之一。人民群眾通過公共文化的洗禮也為進一步培育和打開文化市場創造了條件。

人民需要文化,文化為了人民。文化,隻有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才能綻放最美芳華。

——編 者

 

3月1日

3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施行,為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法律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施行,將促進電影產業健康繁榮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規范電影市場秩序。

6月

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財政部出台關於新形勢下加強戲曲教育工作的意見﹔中宣部、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印發《關於戲曲進鄉村的實施方案》。

6月10日

6月10日是我國首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開展了中國世界遺產成就展、世界遺產專題展播、走進自然遺產地等活動,各地也結合實際組織開展了科普講座、研究論壇、公益展覽。

7月

青海可可西裡和福建鼓浪嶼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我國已有52項世界遺產。

9月

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制片委員會等四協會聯合發布意見,要求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

9月9日

國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文物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嚴格落實文物安全保護責任,嚴密安保措施,嚴防監管漏洞,嚴打文物犯罪,嚴肅問責追責,堅決筑牢文物安全防線。

10月26日

電影《戰狼Ⅱ》以56.81億人民幣票房收官,位列全球票房榜第五十五名。

11月4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由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表決通過,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11月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以中英文版出版,面向海內外發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已出版24個語種,全球發行超過660萬冊。

11月17日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切會見參加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的600多名代表,並請兩位老人坐到自己身旁合影。

11月20日

今年全國電影票房首次突破500億元,創下新紀錄,其中,國產影片票房262億元。在票房過億元的78部影片中,國產片有39部。

11月21日

習近平總書記給內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們回信,希望他們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的優良傳統,扎根生活沃土,服務牧民群眾,推動文藝創新,努力創作更多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優秀作品,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12月18日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召開農家書屋全面建設10周年經驗交流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末,全國有農家書屋58.7萬家。10年來向廣大農村配送圖書突破11億冊。農民人均圖書擁有量從工程實施前的0.13冊增長到現在的1.63冊,增長了10多倍。 

 
(責編:王仁宏、曹昆)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