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崛起 生態之美入佳境
“遠色入江湖,煙波古臨川。”湯顯祖的佳句正是對撫州旖旎風光的真實寫照。如果說文化是撫州的魂,那麼山水就是撫州的體。綠水青山煥發著生機,孕育著希望,撫州的生態之美流淌在每一個撫州人的心間。
今年6月13日,肖毅在九江市召開的江西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上接過會旗,這標志著撫州成為2018年江西旅發大會的舉辦地。在當天的表態發言中,肖毅表示要將2018年全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辦成一次全省旅游盛會、一次推動撫州經濟發展的大會。
發展旅游無疑是撫州市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點金術”之一。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文化積澱,撫州旅游發展日新月異,旅發大會落地撫州就是最好的嘉獎和証明。
資溪大覺山景區(時雨 攝)
資溪縣森林覆蓋率達到驚人的87.3%。在喜獲“2016年度全省優秀旅游景區”之后,資溪大覺山景區今年2月又新晉為國家5A級景區,實現撫州5A級景區的零突破。大覺山5A景區的創建成功,很大部分得益於新的發展理念。
曹山寶積寺,位於宜黃城西十余公裡。這座有一千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寺,修復后集佛學研究、觀光、謁拜為一體,人文旅游資源底蘊豐厚。作為中國禪宗的曹洞宗祖庭,曹山寺今年舉辦了首屆中國曹洞宗禪學國際研討會,吸引國內外高僧大德、專家學者近兩百人參會。
而在宜黃城北十多公裡的桃陂鎮戈坪村,則是一個遠近文明的“明星村”。寬闊蜿蜒的宜黃河由南往東緩緩而抱,戈坪村被自然擁抱成優美的綠色小島。漫步其中,“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不少游客慕名前來。
大覺山、曹山寺和戈坪村只是撫州旅游、文化、生態快速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通過實施旅游強市戰略,撫州的文化、生態、古村、鄉愁等優勢正轉化為發展優勢。旅游產業正成為撫州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
今年以來,撫州接待游客137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2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0%和42%。圍繞打造全國歷史名城和中國戲都的目標,撫州正朝著全域文化旅游知名目的地邁進。
南豐國禮園內的蜜橘林(時雨 攝)
提到撫州旅游,不得不說南豐蜜橘。南豐縣琴城鎮水南村是南豐蜜橘發源地之一,種植蜜橘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由於獨特的土壤結構和氣候條件,這裡的蜜橘質量上乘,常被作為國禮送給外賓。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思路的轉變,和游人分享這裡的好山好水,發展鄉村旅游成為水南人的不二選擇。“我們這裡有歷史,有山,有水,鄉村旅游和種植蜜橘兩不誤,村民致富勁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足。”水南村黨支部書記陳勇說。
水南村的轉型升級是南豐旅游發展的典型代表。南豐縣委書記吳自勝表示,“南豐將實施點、線、面系統開發策略,優化全域旅游景區,提升全域旅游通道,優化全域旅游格局,進一步推動全域旅游出新出彩。”
綠色發展是發展理念的轉變、發展方式的改變。未來,撫州將著力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真正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把賦予在綠水青山中的經濟價值表現出來、凸顯出來、挖掘出來,努力走出一條既提升生態環境又發展社會經濟的發展新路。
伴隨9月的湯顯祖國際戲劇交流活動日益臨近,撫州這個“華夏夢都、才子之鄉”正向世界發出邀約:“撫州是一個有夢有戲的地方。希望大家到撫州來走一走、看一看,撫州能讓你夢想成真。”
![]()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