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疫苗更安全? 專家:國內各環節均有規范制度

趙麗

2016年04月27日08:08  來源:法制日報
 
原標題:進口疫苗更安全? 專家:國內各環節均有規范制度

疫苗生產儲存等環節技術要求嚴格監管部門接種機構職責明確

我國建完備法律制度保障疫苗安全

4月25日,是“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自1986年6月確認設立以來,“全國兒童預防接種宣傳日”已經走過了30年,但在今年,這一天顯得很特別——

4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第668號國務院令,公布《國務院關於修改〈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的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決定”加大了處罰及問責力度,還明確,發生重大疫苗安全事件,地方政府及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

新版疫苗條例的實施,讓群眾重拾對疫苗安全的信心。實際上,包括疫苗條例,我國已經建立一套保障疫苗安全的體系。

預防接種取得諸多成就

預防接種工作的開展,不僅有效保護了群眾健康,也大大降低了傳染病的發病率,提高了群眾的期望壽命。

北京市衛計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北京市已連續31年無脊髓灰質炎野病毒病例發生,連續19年無白喉病例發生,麻疹、百日咳、新生兒破傷風、乙腦、流腦等疾病的發病率、死亡率均已降到歷史最低水平。

北京市的數字只是全國的縮影。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北京大學醫學院教授庄輝向《法制日報》記者介紹,自1978年開始實施兒童免疫規劃以來,我國預防接種工作取得不小成就:

麻疹、甲型肝炎、流行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等傳染病的發病率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消滅了本土脊髓灰質炎野病毒傳播。最后一例本土脊髓灰質炎野病毒病例發生在1994年,比世界衛生組織宣布西太平洋區於2000年消滅脊髓灰質炎野病毒傳播提前了6年﹔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急性乙型肝炎發病率以及乙型肝炎相關肝硬化、肝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明顯下降。

此外,還有一系列具體數字,在庄輝看來值得細說:

我國於1992年將乙型肝炎疫苗納入免疫規劃管理(疫苗及接種費用由家長負擔)。2002年后,乙肝疫苗免費,但仍收取接種費。2005年新生兒乙肝疫苗免疫完全免費﹔

自1992年至2014年,5歲以下兒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攜帶率由1992年的9.67%降至2014年的0.32%,下降96.8%,約1億名兒童免受HBV感染,提前實現了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5歲以下兒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低於1%的目標。2014年2月24日,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辦事處主任申英秀特向中國政府頒獎,以表彰我國在兒童乙肝防控工作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除了上述數字外,還有兩個數字值得關注。

國家聯合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曉明表示,一個疫苗從研發到上市至少要經過8年甚至20年的研發階段,疫苗在獲得注冊前需經過嚴格的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疫苗在上市使用前要執行嚴格的批簽發制度。從研發到生產的每一環節,疫苗出現安全性問題,就會被直接“斃掉”。

(責編:蓋琳(實習)、盛卉)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