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書記見過他們之后,他們的生活有啥變化?【5】

王靖、鄧華

2016年01月04日14:10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總書記見過他們之后,他們的生活有啥變化?

  苗家老漢施成富的幸福生活

  2015年12月7日 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施成富老人在整理自己經營的農家樂。新華社記者 龍弘濤 攝

  在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78歲的苗家老漢施成富現在可是個“名人”。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個大山裡的苗族村寨考察。這天,總書記來到施成富家,拉著他和他73歲的老伴龍德成拉家常,還和村干部、村民代表坐在他家門口座談。就在座談時,習近平對扶貧攻堅作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准扶貧”重要指示。一夜間,十八洞這個偏僻苗寨聞名天下。

  “這不是我們家嗎!”遠在浙江打工的施成富三兒子施全友看了電視新聞后,異常激動,跟老板辭了工,登上了回家的列車。

  十八洞村坐落在偏僻幽靜的山谷中,是一個苗族聚居的貧困村,因有18個天然溶洞而得名。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225戶939人,人均耕地0.83畝,2013年,人均純收入僅1668元。湘西所在的武陵山區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

  如今,這個湘西小村裡成了“景點”。來十八洞村觀光的游客常常在他家合影留念。隨著游客越來越多,在外打工長了見識的施全友有了在家裡辦農家樂的想法。

  在駐村扶貧工作隊幫助下,施成富家裡100多年的木頭老房子邊,新修了廚房和廁所。鍋台變高、變干淨了,地面變成水泥的了,還增添了淋浴設備,村裡第一家“農家樂”就這樣開張了。

  2014年5月,鞭炮聲中,“成富家廚房”開門營業,招牌菜是苗家臘肉、豆腐、酸湯。施成富特意將總書記與村民們座談的照片放大,挂在牆上,並寫了一首苗歌:“圍坐一圈心歡暢,總書記來話家常﹔訪貧問暖深關懷,宏偉藍圖精細繪。”

  所謂好事成雙,現在,“成富家廚房”生意好的時候,一個月能收入五六千。出外打工時,已經是大齡青年的施全友通過網絡和32歲的重慶姑娘孔銘英相識相戀。2015年元旦,姑娘嫁到了山村,施全友成功“脫光”,施成富和老伴笑得合不攏嘴。

  幾年前,孔銘英第一次來十八洞村時,透風的竹篾牆,黃泥巴地的堂屋,家裡隻有一盞電燈,一個小電視。“當時感覺這個村很窮,各方面都不如我們秀山。”孔銘英說。

  看到施家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孔銘英離開重慶,嫁到湖南。施全友在十八洞村舉辦了一場熱熱鬧鬧的苗寨婚禮,把孔銘英娶進了門。有了勤儉持家的重慶姑娘當賢內助,施全友的日子也過得越來越紅火。家裡不僅新添了消毒櫃、冰箱、滾筒洗衣機,還新買了一輛二手面包車.

  十幾年前就有駕照,施全友第一次開上了自己的汽車。車子不僅用來採購食材,也載著村民們去鄉裡趕集。一位村民收3塊錢車費,還常常一座難求。

  “賺了錢,我還想買個座位更多的小客車,一次可以拉二三十個人。”施全友說。媳婦“野心”更大,“賺了錢我也要考駕照,我的願望是能開上寶馬、奔馳。“

  按照十八洞村的“九不評”原則,施成富家不僅辦起了農家樂,還買了小車,已經被列入2015年的預脫貧名單。這個十八洞村曾經的貧困戶即將在年底“脫貧摘帽”。

  “要是我在外面打工,十多年都成不了這個樣子。”施全友說,“希望村裡的旅游搞得更快點,我們多賺些錢再生個孩子。”

  天氣好的時候,施成富和老伴會坐在家門口,晒著太陽,笑瞇瞇地看著家裡的變化。施成富特別鐘愛那身卡其色外套和藏藍色鴨舌帽。這身當年見總書記時的穿戴,他總舍不得脫。

  “村裡這兩年的變化,超過了過去70多年。”施成富說。(記者:李丹)

  老人楊林太:明年和外孫出去旅旅游,北京最好

  2015年12月9日,74歲的楊林太老人在平日常去的一家虛擬養老餐廳裡打好飯准備就餐。新華社記者 陳斌 攝

  74歲的楊林太生活很規律。每天:11點左右,他就走進蘭州市城關區虛擬養老餐廳鴻瑞園店。

  “來啦?”楊林太端著餐盤,坐到兩位老“飯友”身旁,隨口問候著。這頓飯“兩葷一素”,軟爛的蘿卜燜肉、蒸蛋等很適合老年人的牙口。一餐飯15月,他自己花6元,另外9元是政府補貼。

  鴻瑞園店裝修得朴素,最特別的是楊林太身后的柱子上,挂著一張習近平總書記為他端飯的照片。2013年2月4日,習近平到甘肅考察,曾經來這裡了解社會化養老情況。他端起一個盛滿飯菜的餐盤,走到楊林太面前,輕輕送上,請他用餐。自此,楊林太成了“飯友”口中“習總接見過的人”。

  “最近好著呢?”83歲的“飯友”安文遲邊吃邊問。

  “挺好,心情好身體才好。這也計較那也計較哪成?”楊林太說。

  “又添了兩歲,身體狀態反而好起來了。”楊林太說這是他近兩年來的最大變化。

  楊林太患有高血壓,嚴重時高壓能到200毫米汞柱。2010年,他辦理了慢性病長期門診,每月去定點醫院檢查、開藥,“算下來,個人出的錢隻有總費用的一半”。2013年,他的血壓下降到140至160毫米汞柱。

  過去這兩年,他堅持治療,血壓已穩定在90至120毫米汞柱。“以前每年住一次院,這兩年都沒住了。”茶色石頭鏡也遮不住他眼中的笑意。

  在中國,像楊林太這樣的老年人,總數已經超過2億,其中“空巢”老人又佔到老年人總數的一半。如何老有所養,成了政府和千家萬戶都要面對的大問題。地處西北的蘭州市,通過利用市場資源,打造“虛擬養老院”,老人們以“居家養老”為主,同時通過政府補貼的社會化服務解決就餐、就醫等老年人最頭疼的問題,成為解決養老難題的新嘗試。

  去虛擬養老院之前,因為記性不大好了,楊林太在家做飯時出過幾次意外,有回差點連鍋都燒穿了。如今,虛擬養老院不僅解決了吃飯問題,午間還成了老人們每天聚聚聊聊的歡樂時光。說說新聞上講的事,吹吹年輕時的牛……飯桌上笑聲不斷。

  人老了,時間也好像有點“走不動”了。楊林太家門上的挂歷還“停”在9月、10月那頁,他都沒發現。他說,平時一個人看電視、遛彎有點寂寞,虛擬養老院讓他的生活多了些活力。

  “以前隻知道虛擬養老院能吃飯,現在發現打掃衛生、理發也都能辦。”他說,這兩年服務電話也不怎麼佔線了,一打就通。

  楊林太感受到的便利背后,是社會化養老服務業的升級。城關區虛擬養老院院長秦甜甜介紹,現在養老服務已從“吃飽穿暖”向“安全健康”等方面拓展,具體服務項目達15余項。“預計年內,我們會上線一款對老人實時定位的APP。如果發生意外,126家加盟企業就能就近提供援助。”

  拿著能免費乘車的“敬老卡”,幾乎去遍公交終點站的楊林太聽說了這事,覺得特別好。“萬一突發情況,也能有人來應個急了。”

  楊林太說,政府把能給老年人辦的事都“包圓”了。他就盼著明年外孫高考完,送他出去上學時順便旅旅游,“北京最好”。(記者:張玉潔)

  2015年12月 劉軼在課堂上與同學們互動。新華社記者 陶亮 攝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文化小學四年級(1)班的孩子們微晃著頭、大聲朗讀著《少年中國說》,琅琅讀書聲抑揚頓挫,孩子們情緒飽滿。

  班主任兼語文教師劉軼站在講台上,用手勢調動著同學們的情緒。長著一張娃娃臉的劉軼穿著一件粉紅色外套,一頭黑發披在肩上,臉上挂著滿意的微笑。“現在全班同學都會用普通話朗讀了。”

  劉軼曾經被中國網友稱為“中國最幸運教師”。2014年9月9日,習近平來到北京師范大學。當天,在他和全國教師代表座談時,劉軼作為貴州省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國培”計劃高級研修班的一員參加。

  “受到總書記的接見是人生中最難忘的時刻。”劉軼說。這之后不到一年,同樣難忘的時刻再次來臨。

  2015年8月,研修班全體參訓教師給總書記寫了一封信,將大家這一年來對西部教育的所思所想向總書記匯報。9月9日教師節前夕,他們收到了回信,習總書記在信中勉勵老師們牢記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努力做教育扶貧的先行者、學生成長的指引者。

  “讀到總書記的回信,我比所有人都激動。”作為這封信的主要執筆人之一,劉軼說,“現在自己更有使命感和責任感。”

  2015年八月,劉軼放棄市區文化小學優越的工作環境,來到郊區剛剛建好的新蒲新區文化小學工作。這所學校的學生都是當地農民的孩子,“我剛來時發現許多孩子連拼音都不會讀,普通話也說不好,首都在哪、省會在哪都不知道。”

  在教學上,劉軼花了許多心思,連下課都不離開班上,利用課間時間和孩子們交流,“培養他們說普通話的習慣,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找到他們的閃光點,幫助孩子們樹立自信心。”

  她來時,孩子們衛生習慣都不太好,指甲過長,衣著不潔,頭發凌亂。劉軼告訴他們“衣貴潔不貴華”。不過一兩周時間,孩子們的小手白淨了,頭發干淨了,衣服整潔了。

  針對學生讀課外書較少的情況,劉軼將自己女兒看過的書帶到班上,又從網上購買了些送給學生們,保証每個同學都有一到兩本,鼓勵大家課余時間讀書。

  孩子們很喜歡這個新來的溫柔女老師。劉軼偶爾外出學習離開幾天,學生們就會拿著爸爸媽媽的手機給她發短信:“劉老師我好想你呀!”“劉老師什麼時候回來呀?”

  2015年十一月的一天,劉軼推開教室門,就看見黑板上寫著“感恩劉老師!謝謝劉老師!”幾個大字,全班同學整整齊齊站在講台上大聲說:“劉老師,我們愛你!”

  “那一刻,我掉淚了。學生喜歡你,在乎你,需要你,這就是做老師最大的幸福和快樂。”

  短短幾個月時間,看到孩子們的變化和進步,劉軼相當開心,“就像總書記說的,老師要做學生成長指引者,夢想喚醒者,讓孩子們知道,通過努力會有不一樣的人生和精彩的生活。我想我能行。”(記者:李春惠

(責編:曾偉、肖紅)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