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教室:2000萬多動症兒童的實驗田【2】

2015年09月16日09:5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一個人的教室:2000萬多動症兒童的實驗田

  浩浩的單獨教室離三(3)班隻有大約50步的距離,但他與同學們的精神世界正拉開得越來越遠。

  一名同學說自己並不討厭浩浩,只是“爸爸媽媽說他有病不治,不讓我跟他玩”。

  當被問起誰是浩浩最好的朋友時,有同學不假思索地回答:“他沒有朋友。”

  幾個曾經跟浩浩說過幾句話的“最好的朋友”,也忽然在某一天后不再理睬他。

  不知什麼時候,講台上的座次表上,浩浩的名字被人摳掉,留下一個顯眼的窟窿。

  但在劉軍眼裡,兩年的大班生活已經讓浩浩改變了很多。

  “一年級時他還經常大喊大叫,二年級時他已經學會了遵守一些規則,基本不會影響其他孩子上課了。”

  只是這些都不能阻止那道他與“正常孩子”間越筑越高的圍牆。

  因為在早期回答問題時大聲喊叫,后來就算按順序回答問題時,任憑他高舉雙手,浩浩也會被自動跳過。

  直到有一天,他告訴爸爸:“我被拒絕太多次了,以后再也不舉手。”

  曾經有一位比較照顧浩浩的體育老師,浩浩課上課下都會拉著他的手,一步不離。有一次體育老師剛走進教室,浩浩突然站起來大聲喊:“黃老師,我愛你!”從未流露過感情的浩浩終於有了感知愛、表達愛的能力,這讓劉軍感到無比欣喜。

  可教室裡另外一名老師卻輕蔑地笑了笑反問道:“他還會說我愛你?”

  “這兩年我和浩浩經歷了太多無奈,但我們也不能要求太多。”劉軍低著頭說。

  幸運的是,這些疏離和拒絕都未影響到浩浩的成績。他小學一年級便能熟讀六年級的語文課文,即使在艱難的單班教學中,浩浩的數學課進度也已經領先了普通班級兩個單元。

  他對知識的理解似乎有著異於常人的能力,他喜歡看法律類的圖書,有時劉軍打他,他就會把《刑法》裡“故意傷害罪”的內容背出來,指責爸爸打人犯法。

  這讓從教20多年的李海強感到興奮,他們想盡學校最大的能力來驗証一個命題:像浩浩這樣不存在學習能力問題的特殊的兒童,到底適不適合在普通小學接受教育?

  一項可怕的數據縈繞在李海強的心頭:近幾年的調查顯示,我國學齡期兒童多動症的出現率約為4.31%到5.83%,換句話說,我國目前大約有2000萬的學齡期兒童患有不同程度的多動症。

  其實,積玉橋學校不遠處就有一所專門接收特殊兒童的學校,只是那裡的學生大多都有智力障礙,學校的教學也主要是培養他們基本的生活技能。

  “我們不能讓浩浩到這樣的學校去學習怎麼穿衣服、怎樣系鞋帶。”李海強篤定地認為浩浩不應該簡單地被歸類為“特殊兒童”,被普通小學教學教育拋棄,進入“特殊教育學校”。

  一家當地媒體報道浩浩的經歷后,一星期內就接到了十幾個多動症兒童家長的求助電話,這些孩子有的直接被學校拒收,有的在入學數天后被學校要求強制休學。

  在被高樓包圍的積玉橋小學裡,浩浩的教室成了整個武漢市,甚至全國不多的一小塊試驗田。

  進入積玉橋學校之前,浩浩也曾被多所小學拒絕。校長祝正洲仍然清晰記得浩浩來報名時,劉軍那句讓他無法拒絕的話:“不要求浩浩學習成績多好,隻要他能正常地活下去。”

  就這樣,盡管浩浩的家不在積玉橋學校的學區,祝正洲還是接收了他。

  因為家離學校比較遠,別的孩子都能三五搭伴步行上下學,劉軍卻每天騎著電動車載著浩浩,在一條狹窄的、擁擠的、充滿魚腥味的市場裡走走停停。

  浩浩的家在一間臨街的破舊樓房裡,白天即使關上窗戶也能清晰地聽到外面汽車的喇叭聲和商戶擴音器裡的叫賣聲。房子沒有客廳,推開門便是媽媽的臥室,報紙和廣告海報貼滿了半個房間,但仍無法完全遮蓋已經成片脫落的牆壁。裡屋是浩浩和爸爸的房間——一張硬板木床、一張堆滿雜物的書桌、一個已經關不上門的衣櫃。一台40英寸的電視機,幾乎是這個家庭最貴的家當。

  劉軍和妻子曾做過一些小生意,“雖然掙不了大錢,但維持三口之家沒什麼問題”。浩浩出生后,問題愈發明顯:發音不清晰、不停地亂動、注意力不集中、眼神游移不定。

  浩浩一歲半時,劉軍夫婦開始帶著他輾轉在多個城市看病,購買的有關兒童自閉症、多動症的書籍已經塞滿了櫃子。

  浩浩上學后,劉軍轉讓了店面,開始24小時照顧浩浩,“就像他的影子一樣”。

  家和學校,這幾乎是浩浩的全部世界。因為擔心浩浩在外面惹事,劉軍在門上加了一把鎖,“一不留神他就往外跑”,浩浩一共跑出去過4次,其中一次甚至坐船過了長江,從武昌跑到了漢口。雖然每次他都能自己回家,但為了安全,劉軍寧可把他與外界隔離。

  看到爸爸拿出啤酒,浩浩鬧著自己也要喝一瓶。或許是在外面壓抑太久,失去耐心的劉軍很快爆發,對著浩浩的屁股捶一拳,又馬上把浩浩摟在懷裡把他的眼淚擦干。

  劉軍偶爾也會拿一些開心的事安慰自己。幼兒園時,浩浩曾完整地表演過一場集體舞蹈,這場表演的錄像,劉軍和妻子經常拿出來觀看。

  二年級的一次班會中,別的同學都說自己要當工程師、醫生,或者科學家,但浩浩卻說自己的理想是“當大老板”。他告訴爸爸,自己有錢后,等爸爸媽媽老了,就能養他們了。

  講述這兩件事時,劉軍露出轉瞬即逝的笑容。

  雖然空間狹小,客人來了甚至隻能坐在床上,但浩浩仍能在兩個房間裡來回穿梭。他一會兒在書桌上把白紙剪成豎條,一會兒又抄起一本厚厚的法律工具書,躺在床上讀起來。

  不一會兒,浩浩又從床上坐起來,寫下一副歪歪斜斜的對聯,貼在房間的門上:爆竹聲聲除舊歲,祝小劉升學快樂。

  就在前一天,浩浩剛剛跟三(3)班的同學照了集體照。照相時他少有地盯著鏡頭,眼神沒有游離,開心地笑。

  上一頁12 上一頁12

(來源:中國青年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