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抗戰遺跡

守護不可忘卻的記憶(假日觀察)【3】

2015年08月15日04:0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台兒庄大戰紀念館

  身臨其境展新意

  本報記者 潘俊強

  巨幅畫面與逼真的塑像有機結合,配以燈光、音響,戰斗氣氛極為濃烈,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垂柳依依,鬆柏蒼翠,古運河畔,風景如畫,台兒庄大戰紀念館坐落在此,與大戰遺址台兒庄火車站隔河相望。

  正值暑期,有父母帶著孩子,也有學生夏令營集體到台兒庄大戰紀念館來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台兒庄大戰紀念館副館長李大軍介紹,台兒庄大戰紀念館於1993年台兒庄大戰勝利55周年建成開放。目前,館藏文物史料3000余件,自開館以來,已接待國內外游客2000多萬人次,大中小學生600萬人次。

  “比如,《血戰台兒庄》全景畫館利用繪畫、燈光、音響和解說等手段,再現了中國軍隊在台兒庄以陣地戰、運動戰、游擊戰痛殲日軍,浴血搏殺,直到取得勝利的歷史過程。”李大軍介紹,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紀念館進一步挖掘史料,運用信息科技手段,來展現還原當時的戰爭場景。巨幅畫面與逼真的塑像有機結合,配上特殊燈光、立體音響,戰斗氣氛極為濃烈,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全景畫館是一個18邊形的筒式建筑,高28米,直徑43米,建筑面積3100平方米,是全國唯一一座反映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正面戰場的大型全景畫館。

  除了豐富表現手段,紀念館還組織專業人員面向國內外搶救征集大戰文物資料,尤其是遠在美國的李宗仁將軍的侄子為紀念館捐贈的李宗仁將軍生前文物資料,抗戰后代萬以淦捐贈的《陸軍13軍抗戰紀實》等絕版資料,極大地豐富了館藏和展覽內容。

  紀念館不僅是還原歷史的地方,更是教育后人的大課堂。紀念館工作人員積極與蘇、魯、豫、皖等省市的教育部門聯系,每年組織大中小學生來館參觀。從今年“5·18世界博物館日”開始,紀念館啟動了大戰故事系列宣講活動,進校園、進軍營、進社區,利用現有館存歷史資料,對學生、軍人、普通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除了繼續台兒庄大戰常規展覽和紀念活動之外,我們還打算在8月15日當天,舉辦台兒庄大戰六十軍史料專題展,再現國共兩黨合作共御外敵的壯舉。”李大軍說,台兒庄戰場的硝煙雖然已經散去,侵略者早被趕出國門,但民族恥辱不能忘,憂患意識不能丟。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才能從容的開創偉大的未來。

  本版制圖:張芳曼


  《 人民日報 》( 2015年08月15日 05 版)

(責編:王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