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本
原汁原味的遺址保護
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董耀會認為,野長城的修復應著重在“修舊如舊”的基礎上,對其進行最大限度地加固,如果原先散落在野長城周圍的城磚在強度上能夠適應,那麼依然要堅持使用原先的城磚,盡量保持其原有的姿態。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位於北京八達嶺長城景區西南5公裡處的群山之中,還藏有一處古長城與其對望。進入八達嶺古長城沒多遠,就可以看到步道兩邊殘缺的城牆,外側已用花崗岩壘成。據考証,此處就是“李自成破關”原跡,拾級而上站在高處,沒有修繕過的殘長城可以一覽無余。
景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說,八達嶺古長城在原來殘破坍塌、野草叢生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種盡可能維持原貌的加固與補坍,以保留長城那份歷史滄桑和厚重感。從今年6月開始,延慶縣文物管理所又一次開始對縣內的野長城進行修繕,主要針對3段敵樓倒塌、城牆損毀比較嚴重的野長城。
在國家文物局2013年批復的《關於延慶縣八達嶺鎮石峽關口段長城(公路處豁口及88號敵台)搶險加固方案》中,明確要求修繕過程中不得大面積補砌、補筑長城牆體,對於早期坍塌並已呈穩定狀態的長城牆體,應當實施遺址保護,不得進行原址復原或重建。
建議
保護長城需要“眾志成城”
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長城保護還處於一種無序狀態。1984年,全民性的保護長城活動開始。2006年,國家頒布《長城保護條例》,這一條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部對單體文物頒發的國家級法律文件。條例實施后,長城保護有法可依,對長城保護有了很大的發展。
董耀會說,中國文物學會、中國長城學會、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設有的長城保護專項基金,這些機構的設立都體現了長城保護的好形勢。但需要看到的是,沒有地方政府和社會的參與,單憑某個機構或單邊力量很難保護好長城。
國家文物局相關負責人本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當前長城保護管理最重要的矛盾:一是長城遺存分布范圍極廣,而與之對應的是基層文物保護力量的薄弱。不少文物資源豐富、邊遠貧困市縣的文物工作人員數量在5人以下,文物經費以千元計,日常巡查都存在困難,更不用說開展科學保護和執法督察等工作。
另一方面,當前各級政府和公眾對長城的認識、保護意識和認識不夠,因基礎設施建設、採礦、城鄉建設活動等導致的破壞事件屢有發生,有的地方將長城保護片面地理解為“恢復完整原貌”和旅游景點過度開發,不尊重文物保護理念和工作規律,制約了長城保護整體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2005年,國家文物局出台了“長城保護工程(2005-2014年)總體方案”。此后的十年間,中央財政在長城保護方面投入資金將近9億元人民幣,實施的長城調查、保護規劃編制與保護工程超過100項,不可謂投入不多。但將這9億元平均分攤在20000千米長的長城上,平均每千米的長城的經費投入所剩無幾。
據了解,針對目前的情況,國家文物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正在編制長城保護下一階段工作計劃,並將開展長城保護工程檢查驗收工作,除了擴大保護管理的社會基礎,國家也正在加緊研究和制定更加科學的長城保護措施。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公約》及相關規定,國家文物局正在進行長城的“世界遺產監測”工作前期研究與信息系統建設工作,對長城進行有效的預防性保護。而錄入了全部長城資源調查數據的長城資源保護管理信息系統,最快也將於今年內和廣大公眾見面。
“長城的保護管理,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僅靠文物部門是不行的,必須通過提高全社會的長城保護意識才行。”董耀會說,目前大多數人對長城保護還沒有清楚的概念,因此喚起公眾參與的熱情,讓保護長城從一種小眾情懷延展到全民行動,政府部門和社會力量加強協作,隻有這樣眾志成城,才能更好地保護長城。
記者手記
對長城好就行
7日中午,記者在北京左家庄中街豪成大廈的辦公室見到董耀會時,他正伏在書桌前查看著一摞資料,作為共計十一卷的《中國長城志》總主編,中國長城學會常務副會長,著名長城專家,二十多年來,董耀會一直致力於長城的保護、修繕和宣傳工作。1984年5月至1985年9月,董耀會曾與兩位同伴一起風餐露宿508天,從山海關走到嘉峪關,完成了中國人首次徒步考察長城的壯舉。
採訪前對長城的印象和很多人一樣:雄峙中國北方大地,縱貫萬裡山河﹔世界偉大的古代建筑奇跡之一﹔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礡氣勢和宏偉規模﹔詮釋著人類的智慧和創造力,更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與象征……然而現實的觀感卻給了我當頭一棒。
雄關險隘,雄奇壯美——這是它在我們心中的樣子。斷壁殘垣,岌岌可危——這是它如今的面貌。
國家文物局曾發布調查稱長城總長為21196.18公裡,橫貫15省(直轄市、自治區),分布404個縣域。其保護工程之浩大,任務之艱巨國內無出其右。雖然與二三十年前相比,長城保護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但仍未達到讓人滿意的程度,尤其是人跡罕至的野長城,現實仍很嚴峻,保護刻不容緩。
採訪過程中,董耀會的手機總會不時響起,“都是在問長城保護的事”,他說,因為近期媒體的報道,有關長城保護的話題再度引發各界關注,對長城遺址保護的呼聲更是一浪高過一浪。“我所做的事、講的話,隻有一個出發點,那就是對長城好就行。” 魯明
上一頁12 上一頁12
(來源:新民晚報)
![]()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