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盲”人員是易感人群
經過十余年“遷徙聖戰”極端思想的蠱惑和教唆,近年來新疆“伊吉拉特”活動更加活躍,一些不明真相的穆斯林群眾受蠱惑后走上“伊吉拉特”之路,淪為“蛇頭”的賺錢工具,他們變賣土地、房產等生產生活資料,輾轉多個國家,往往陷入極度貧困,甚至家破人亡,而參與“伊吉拉特”的最終后果就是成為“聖戰”的炮灰。
楊恕在國際案例研究中發現了不少荒唐的現象。“我們研究中亞的例子,發現一些極端主義者、暴力恐怖分子連《古蘭經》都沒認真看過,卻認為宗教極端勢力是穆斯林的權威,這個現象比較普遍,非常荒唐。”
不久前,記者在新疆第一監獄舉辦的“宗教辨析會”現場,聆聽了一場阿布都瓦依提 賽迪瓦卡斯和服刑人員之間的對話。聽講的17名服刑人員,均是因犯“分裂國家罪”或“組織、領導、參加恐怖組織罪”而受到法律制裁。
服刑人員紛紛就在宗教方面的疑惑進行提問,阿布都瓦依提 賽迪瓦卡斯一一解答。在服刑人員的自我介紹中,他們並沒有多少宗教方面的知識,均是受宗教極端思想蠱惑走向犯罪。
新疆第一監獄服刑人員麥麥提艾力 卡米爾丁在辨析會結束后說:“我的個人體會是,那些人(宗教極端勢力)打著伊斯蘭的旗號,目的就是利用人們對宗教最淳朴的感情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大家得看清他們的意圖,不要誤入歧途。”
阿布都瓦依提 賽迪瓦卡斯對《古蘭經》、《聖訓》等伊斯蘭教經典有著35年學習研究的經歷,精通阿拉伯語。像這樣的宗教辨析會,他曾主講過一百多場,而此前他也曾對涉暴恐犯罪服刑人員的犯罪成因、思想動態進行大量一手調研。他總結,這類人有三個突出的特點:“首先文化水平低、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低﹔第二是不懂法﹔第三是對伊斯蘭教的認識不夠,甚至連基礎知識都沒有。文盲、法盲加‘教盲’,‘三盲’人員成為最易受宗教極端思想感染的人群。”
宗教極端於法不容
宗教極端勢力成為國際公害,嚴重影響國際社會安全與穩定。近年來,受宗教極端思想滲透和蠱惑,各國均有極端分子赴敘利亞、伊拉克等國進行“聖戰”,並有回流國內實施暴恐犯罪的跡象。
根據歐盟刑警組織去年6月公布的數據,前往敘利亞和伊拉克參加“聖戰”的人數已經超過3000人,其中來自法國、英國、德國、比利時和荷蘭的人數佔相當大的比例。
在中國,借“伊吉拉特”之名,非法出境和參與暴恐犯罪,將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偉介紹,去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要求成員國阻止本國的極端分子或恐怖分子出國參加暴恐活動。法國通過反恐法案,對涉嫌出國從事恐怖活動的人,吊銷護照、沒收身份証件。英國新反恐法規定相關部門有權沒收可能前往恐怖活動敏感國家的潛在極端分子的護照並要求其搬離原住地。
“第二種措施是阻止已經出去的人員回國,防止這些人回流后在國內組織發動暴恐襲擊。”李偉說。英國立法規定,政府可對英籍赴中東地區參戰人員採取發布“臨時驅逐令”等管制措施,對已回流人員可採取一定人身限制措施並強令其報告出行計劃。
李偉介紹,國際社會將傳播極端思想也納入到法律監管的范圍。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等越來越多的國家對反恐法進行修改。意大利在刑法層面引入新罪,規定幕后進行宣傳、教唆、招募活動構成犯罪,被“哈裡發”和“伊斯蘭國”吸引、意欲加入恐怖組織或越境前往戰斗地區亦構成犯罪。
各國嚴厲打擊招募人員赴敘利亞參戰的組織和個人,並以策劃恐怖主義活動罪名逮捕、控告赴敘參戰人員。
歐盟鼓勵成員國加強對極端分子的追蹤和控制。法國在“准聖戰分子”尚未離境或抵達敘利亞之前就實施逮捕,英國在嫌疑人尚未行動之前就控告其實施恐怖活動。澳大利亞反恐法禁止公民無正當理由前往恐怖組織活躍的熱點地區,違者最高可判10年監禁。
加大反恐力度,維護國家安全和國際秩序成為國際社會共識,各國除了完善反恐法律體系,還採取各種措施“去極端化”。“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打擊極端勢力和跨國恐怖犯罪將成為國際社會的必然選擇。”楊恕分析。
(來源:國際在線)
![]() |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