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邵陽“無媽鄉”一百多個兒童“失母”【2】

2015年05月20日09:57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湖南邵陽“無媽鄉”一百多個兒童“失母”

  記者調查發現,在湖南邵陽黃荊鄉有100多個孩子沒有娘

  母親出走的背后,絕不僅僅是貧困

  27℃的高溫下,站在湖南省邵陽縣黃荊鄉青山完小走廊裡的二年級學生軍軍,卻穿著厚厚的羽絨服,汗珠不時滴落。原來,去年11月軍軍的爸爸病逝,媽媽扔下他一去不回,季節變換,再無人提醒他加減衣裳。

  位於湘南的黃荊鄉,是國家級貧困縣,地處湖南腹地山區的一條“干旱走廊”。“黃荊嶺,石頭殼,缺水少田,光棍多,討十個媳婦,五個跟別個。”這首民謠是對當地最真實的寫照。黃荊鄉在當地被稱為“無媽鄉”,記者日前赴該鄉採訪時,遇見了很多和軍軍一樣沒有媽媽的孩子。據統計,該鄉在校“失母學生”131人,其中母親逃婚與改嫁的有116人,佔總數的88%。

  而發生在這些“失母兒童”身上的故事都很相似:媽媽在他們很小的時候離開了,再也沒回來,在帶走母愛的同時,也把深深的傷痛烙在了這些孩子的心底。從此,“媽媽”這句世界上最溫暖的稱呼,在他們的世界裡成了一種禁忌。

  奪走孩子們母親的罪魁禍首,當地人普遍歸結於——貧窮。黃荊鄉“石漠化”土地含鹽度高,很多村子根本種不了水稻,這是造成極度貧困的根源。

  雖然,出走的母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受不了窮困,但記者通過在當地走訪發現,驅使母親出走的,絕不僅僅是貧困,家庭暴力也是她們不得不逃離的另一個主因。

  “媽媽在家的時候,經常被爸爸‘狠狠地揍’。”“失母兒童”志明傷心地告訴記者。令人震驚的是,採訪中,小貴、阿森等多個“失母兒童”都說,“媽媽在時,爸爸經常打媽媽,一點小事就打”。

  而丈夫懶惰,不思進取,一門心思等靠要,也是母親們出走的又一原因。多名知情人說:這些“失母兒童”,大多有一個懶惰的父親。嫁了這樣的丈夫,生活貧困而看不到希望,才驅使母親們離開。

  另外,由於貧困,當地不少男子想方設法從雲貴等地“討老婆”,有的干脆騙婚或者買妻。小貴的媽媽是父親3000元買來的,軍軍的媽媽被賣過幾次……對於這些被拐來的外來媽媽而言,遠離家鄉的她們在這裡很難找到依存感,一旦選擇逃離,極少回頭。

  令人心痛的是,母親的出走,留下重重后患,首當其沖被迫吞下苦果的,正是失去母愛的孩子。

  記者通過和這些“失母兒童”接觸發現,孤獨、內向、自卑、沒有安全感是他們的共性。沒有母親,孩子的家庭教育面臨巨大缺失,記者採訪了近20名“失母兒童”,隻有3個孩子表示在家裡沒有挨過打。這一切,令“失母兒童”內心更加焦灼,也造成普遍沒有上進心。在黃荊鄉,沒有媽媽的孩子考上大學的,幾乎找不到個例。

  但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黃荊鄉“失母兒童”的不幸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關注:各級婦聯組織捐款捐物,縣裡各單位工作人員和沒媽的孩子扶貧結對疏解孩子的“親情飢渴”,各地愛心人士同樣帶來關懷。各級政府為改變黃荊鄉窮困面貌也下了大力,水泥路通到了黃荊鄉,自來水通到了黃荊鄉……

  這一切,都讓100多個“失母兒童”感到了溫暖。

  幫扶治窮雖已初見成效,但要想真正留住媽媽,讓黃荊鄉的孩子們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專家指出,必須在治懶、反家暴、打擊拐賣婦女等方面完善制度、政策。

  “隻有留得住媽媽的心,才能真的留得住媽媽。”正如一個孩子悄悄地對記者說的這句心裡話。

  上一頁12 上一頁12

(來源:中國婦女報)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