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鐵取消出站驗票改革為何被叫停?【2】

2015年03月24日08:55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原標題:哈鐵取消出站驗票改革為何被叫停?

  3基層聲音

  堵漏人數指標難完成

  春節剛過,歷史已逾百年的亞布力站寒風刺骨。身穿棉大衣的檢票員吳軼嫻說,現在出站正常驗票,人多有時就不驗了。也許是車上車下查得嚴,無票、逃票的旅客基本沒有,車站堵漏重點主要是抓行李超重。

  據齊齊哈爾站到站補票人數統計,去年9月份213人,補票款1096.5元,10月份69人,補票款1198.5元,11月份254人,補票款2087.5元。補票款僅佔到站補款總額10%左右,其余都是行李包裹超重超限補收的運費。

  該站客運車間黨支部書記孫玉海、副主任丁民等人向記者反映,堵漏收入主要靠行李包裹補費,堵漏人數完成指標比較困難。依據哈局“增收補欠”的倒查追責機制,列車上堵漏追究車站的責任,車站堵漏追究列車上的責任,每個月都有指標進行倒查,雙方完成任務都十分困難。

  “現在車站對我們到站補收追責,基本上也都是超標行李這塊兒。”馬寧坦言列車上堵漏收入,主要是靠超標行李補費來完成的。

  對於取消出站驗票造成大量逃票、越站現象的觀點,多數受訪列車乘務人員認為,對車上檢票沖擊不大,倒是“增收止欠”下達的堵漏人數指標,有些脫離實際,導致部分車次根本無法完成。

  記者在K7256次列車上,看到一些持無座號車票乘車的旅客,擠在硬座席過道上。據列車長王濤東介紹,這趟乘務單程就有50多個車站,小站和臨時乘降點多,車上乘務員驗票比較勤,在旅客上車后跟蹤補票,對短途旅客做到心中有數、到站提醒,特殊

  區段再驗一次,到站前必須還得驗一次,這樣會把旅客無票率基本控制為零。

  “我沒發現向社會公開取消出站驗票后,買短途票坐長途車的越站旅客增多。車站出站驗不驗票,我們車上檢票都得這麼嚴!”王濤東的說法頗有代表性。

  “我們這個月每趟乘務補款指標是7000元,堵漏人數指標是350人,現在連完成一半都有困難。”T5001次列車長王鶴對此深有感觸,現在實名制沒票車站都進不去,更別說上車了,車上補票難度越來越大。

  記者調查發現,補票人數指標和補票收入不成比例。以齊齊哈爾站為例,月度到站補票人數高時逾200人,補交車票收入二千元上下,連一個檢票員的工資都不夠,若按出站口每班5個檢票員的人員配備計算,更是相去甚遠了。這種不計投入產出的管理方式,既不經濟也不科學,更重要的是還丟了服務。因此,出站驗票作業長期廣受旅客詬病。

  至於旅客超重超限行李的堵漏補收,完全可以探索其他更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而不是簡單地在出站口驗票與否上“拉鋸”。相形之下,為何在民航、公路等運輸企業早已解決的問題,輪到鐵路就變成一塊難啃的“硬骨頭”,這種現象值得人們深思。

  改革的本質就是利益格局的調整。取消出站驗票政策的“溢出效應”,不僅提升公眾分享鐵路改革成果的獲得感,形成倒逼全局深化改革的壓力,顯然也動了鐵路高度集權體制的“奶酪”。

  一位鐵路中層干部私下向記者透露,哈局如此“變臉”確有難言之隱,由於權力過度集中,基層改革經常陷入“兩頭不討好”窘境:若不解決實際問題就會被公眾譏諷為“花架子”,若觸及體制機制障礙又容易被上級警告是“捅婁子”。

  4旅客態度

  對取消驗票拍手稱快

  “我經常坐火車,大包小裹東西一大堆,出站時還得倒出手來掏票,感覺很不方便。”在齊齊哈爾火車站候車廳,送父親回山東的旅客鰲彥陽對記者說,“現在車票都實名制了,出站再驗根本就沒必要,何況車上車下都驗了好幾遍了。”

  在大慶西站二樓候車廳,剛做完膝關節手術的旅客孫殿武扶著拐杖說:“取消出站驗票是個利民政策,方便百姓,不然出站時我還得拄著拐拿票排長隊。”

  許多旅客對取消出站驗票拍手稱快。認為隨著實名制購票驗票的推行,鐵路應在優化管理流程、提升服務水平上下功夫,不斷通過深化改革,重構鐵路、旅客和職工和諧共贏的新型關系,取消出站驗票就是一個典型樣本。

  “以前經常是兩手都佔著,嘴叼著票出站”,在齊齊哈爾開往哈爾濱的列車上,常年外出打工的農民魏志國形象地說:“我一年要坐好多次火車。現在出站不驗票了,門開著就直接出去了。”

  對於哈局變相叫停出站口放開“新政”的舉動,多數受訪旅客表示並不知情。一部分旅客認為,現在老百姓素質提高,逃票情況不會太多,即使發生逃票現象,也屬於鐵路內部管理問題,完全可以通過完善管理機制來解決。為防逃票而恢復出站驗票,則大有“飯店跑單,食客得挨個對賬”之嫌。

  “我們不知道應該怎麼改,先從哪兒下手,但我們評價鐵路改革的成效,就看給沒給旅客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來自上海的旅客王連勇言簡意賅。

  當然,也有旅客懷疑鐵路部門的改革動機,認為之所以如此輕率叫停改革,恰恰說明這並不是真正要改革,而是為了應付上面、應對下面、敷衍輿論和公眾的一種方式,所以才會知難而退,不了了之。

  哈爾濱鐵路局堅持認為,鐵路既要承擔社會責任,為百姓提供最優質和便捷的服務,又要講究經濟效益,如果漏收嚴重就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目前這項探索還不成熟,造成了一定漏收。至於下一步怎麼辦,還得根據調研論証和實際情況,才能做出最終決定。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相對於取消出站驗票改革的種種變數,打著與實名制相配套旗號的停售站台票措施,卻通過各種“花樣翻新”的服務承諾保留下來。有的車站推出愛心卡服務接送旅客,有的需要扣押証件換証進站,有的提供接受列車電話預約接送服務等等,各站都在想盡一切辦法,頂住各種輿論壓力,力爭將取消站台票的臨時性措施常態化。

  根據《鐵路旅客運輸規程》和《鐵路旅客運輸辦理細則》相關條款規定,“為便於進站接送旅客,車站應積極發售站台票”,“遇特殊情況,站長可決定暫停發售站台票”,但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哈局各主要客運營業站都不約而同“遇特殊情況”,暫停發售站台票長達數月之久,對公眾訴求和質疑則採取拖延推諉的方式應對。

  “為什麼在站台票取消措施上就不怕麻煩?因為麻煩的不是自己,自然能找出各種方法來!”一位鐵路退休干部直陳要害,批評鐵路部門缺乏自我革新的勇氣。他認為現在的出站驗票已流於形式,檢票員把檢票變成“檢閱”,如果檢票員隻起到“看門”的作用,那這項工作還有何存在的實際意義?(記者劉荒、王建威)

  上一頁12 上一頁12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推薦閱讀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服務業實現快速發展|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 我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

開放發展,合作共贏創新局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 協調發展,補齊短板潛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