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時政>>滾動新聞

特寫:西藏“燃燈日”緬懷宗喀巴大師

2014年12月16日22: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特寫:西藏“燃燈日”緬懷宗喀巴大師

特寫:西藏“燃燈日”緬懷宗喀巴大師

  12月16日,拉薩大昭寺廣場上大量信教民眾轉經祈福。12月16日即藏歷十月二十五日,是藏傳佛教格魯派一年一度的傳統宗教活動—“甘丹昂曲”,又稱“燃燈日”,是紀念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圓寂成佛的日子。傍晚時分,環繞大昭寺的八廓街上桑煙裊裊,來自四面八方的信眾口中念念有聲,以轉經的方式祝願祈福。李林 攝

  中新社拉薩12月16日電 題:西藏“燃燈日”緬懷宗喀巴大師

  作者 白瑪卓瑪

  12月16日(藏歷十月二十五日),是藏傳佛教一年一度的傳統宗教紀念日“燃燈日”。在淨朗的夜色中,在高原的風中,冬季的八廓街些許寒冷、些許溫暖。大昭寺屋檐四周閃爍著酥油燈光,庄重悠揚的法器聲夾雜著朗朗的誦經聲。對於藏傳佛教信徒,今夜的拉薩格外虔誠。

  藏族姑娘玉珍將幾十盞供燈整齊擺放成寶塔形,排放在自家窗台上,她住在大昭寺附近的邦達倉大院。此刻站在窗台邊,她雙眼微閉、雙手合十,口中吟誦著兒時就已熟知的祈禱文:“甘丹阿曲盡在屋檐邊,吐巴巴吐鍋中徐徐煮,無緣慈悲大海觀世音,無障智慧總主文殊師,破除一切邪魔密藏主,雪域聖者之首宗喀巴,洛桑扎巴我向您祈禱”。

  藏語“甘丹阿曲”又稱燃燈日,甘丹,藏語字面意思為佛教殊勝之地,又與宗喀巴大師創建西藏甘丹寺並圓寂於該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阿”為藏歷十月二十五日的簡稱,是宗喀巴大師圓寂成佛之日,“曲”意為供養。每年藏歷十月二十五日,藏族信眾都會緬懷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

  年過八旬的僧人羅布手執一根細木棍,手腕微顫,點亮了一盞又一盞酥油燈。燈火搖曳,金光燦燦,映出他慈祥溫和的面龐。

  羅布說,宗喀巴大師對他恩重如山,大師著有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引導了他此生的修行。

  站在大昭寺金頂邊看古城,從居民房頂和窗台上點燃的排排酥油燈發出的微光,今夜的拉薩都在緬懷宗喀巴大師傳法興教,對雪域眾生的恩澤。

  大昭寺民管會常務副主任拉巴喇嘛介紹,為了緬懷宗喀巴大師在藏傳佛教傳承、嚴格戒律以及修行次第方面顯赫的功德,寺內所有僧人從下午五時就舉行法會、念誦大師的恩澤、潛心領悟大師的教誨,其后才開始點酥油燈。

  拉巴說,窗台樓頂列盞供燈,最初是由於酥油燈之多,如今已成民間習俗。西藏寺廟及藏族民眾在燃燈日點燈紀念,既是緬懷宗喀巴功德,更是向大師表達弟子們弘法利眾的決心。

  晚8時許,法號、法螺、金嗩吶聲響起,數萬盞酥油燈全數點燃。在這似降未降的夜幕中,大昭寺緩緩現出金色的輪廓。閃閃爍爍的酥油燈光連成一片閃爍的燈河,風吹拂,燈火跳躍。

  此刻,微光映出無數信眾齊齊誦念宗喀巴大師祈禱頌的臉龐,肅穆、庄重。誦經聲又通過燈盞邊的麥克風傳向大昭寺廣場。

  這一天,虔誠的藏族民眾會在家中圍桌吃“吐巴”(藏式面疙瘩粥),各家點燃的酥油燈將整夜通明。尼瑪次仁一家就住在丹杰林巷子內,此時他們已在家中吃過“吐巴”,加入了八廓街浩浩蕩蕩的轉經隊伍中。

  這裡有來自西藏各地的信眾,他們摩肩接踵,扶老攜幼,手搖轉經筒,繞著大昭寺順時針轉經,口中傳出嗡嗡不絕的誦經聲。大昭寺周圍的煨桑爐旁,許多信眾將大把的柏枝投入爐中,霎時間,桑煙蒸騰,直升夜空。(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