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南京12月12日電(姚媛、實習生朱亮)明天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首個國家公祭日,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主任張連紅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是把南京記憶上升為國家記憶、中國記憶走向世界記憶的重要一步。”他同時呼吁推動南京大屠殺研究成果的國際化,並進一步推動中國的國家公祭日國際化,使之成為亞太地區一個國際性的公祭日。
張連紅說,隨著學界研究者的推動,加上影視、文學作品的創作以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以后的影響力,社會各界對南京大屠殺的認識由原來的膚淺、簡單、不完整提升到一個新高度,“我們不僅要記住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暴行,更重要的是對遇難同胞生命的尊重,國家公祭日的目的主要是緬懷。”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理事、江蘇省檔案館研究員徐立剛也認為,設立國家公祭日體現了以人為本和敬畏生命的理念,它要求人們銘記被侵略、被殺戮的歷史,以史為鑒,反對侵略戰爭,促進人類文明,維護世界和平。
“南京大屠殺不僅是南京的痛,更是中華民族之殤。”張連紅稱,以往隻有南京在這一天舉行南京大屠殺的紀念活動,今年設立國家公祭日,由此促進南京記憶上升到國家記憶,最終成為整個中華民族的一個共同記憶。
為重大民族災難設立公祭日屬於國際慣例。據了解,波蘭、德國等國將奧斯維辛集中營解放的那一天(1月27日)設為國家級哀悼日,聯合國2005年確定每年1月27日為“國際大屠殺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是二戰中三大慘案之一,也是民族災難,人類浩劫。”徐立剛稱,設立國家公祭日是與國際慣例接軌,符合悼念死難者、銘記歷史的普世價值,順應人類普世倫理要求。他認為,這有利於增強民族凝聚力,有利於喚起民眾與國家患難與共的情感,有利於世人學習和傳承歷史,有利於與國際社會進行溝通。
2014年6月,南京大屠殺檔案申報世界記憶遺產,主要目的是讓中國記憶走向世界記憶,讓全人類共同去面對這段歷史悲劇。“南京大屠殺推向世界記憶,不單單是靠理解就行,更應當將南京大屠殺的研究成果國際化,無論是影視作品的拍攝還是文學作品的創作都要強調國際化。” 張連紅希望在亞太地區確立一個國際性的公祭日,以共同緬懷二戰中的死難者,而將中國的國家公祭日推向國際化是目前最高的期待。